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

  蕁麻疹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也叫風團皮疹,小時候春秋兩季必發,四肢及腰腹周圍多發,痛癢難耐,經常用手抓摳,第二天就會變成透明的小水泡,沒有什麼辦法,只有任其發展,好久才徹底好,然而很容易復發,非常折磨人。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韭萊汁治慢性蕁麻疹:用鮮韭菜汁外塗。每日兩次,連續外塗一週。將鮮韭萊切碎壓出汁後,用容器存於冰箱內可使用數日。

  二、小白菜治慢性蕁麻疹:小白菜500克許,洗淨泥沙,甩幹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紫荊樹花莖煮水治慢性蕁麻疹:可用紫荊樹***春天未長葉前,先開紫花***的花、莖煮水,薰洗,每天早、晚各一次,兩天即愈。

  組方、首烏、白朮各15克,當歸、白蘚皮、丹蔘***後下***各12克,赤芍、防風、蟬蛻各10克,鳥梢蛇***研衝***9克,川芎、甘草、全蠍***研衝***各6克。蜈蚣***研衝***2條。兒童用藥酌減。風寒勝加麻黃、桂枝、透骨草,去丹蔘、赤芍;風熱勝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當歸;溼熱勝加黃芩、苦蔘、地膚子,去黃芪;熱毒甚加金銀花、大青葉、黃連,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紅花、澤蘭,偏血熱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朮;氣血兩虛加黨蔘、白芍、熟地、大棗,去全蠍、蜈蚣,浮萍、荊芥、蒼耳子;疹塊難消加皁角刺、秦艽、路路通、莪術;反覆發作加地龍、殭蠶、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鱉蟲。每天1劑,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溫服。藥渣加水濃煎,濾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鐘,早晚各1次。3周1個療程,直至疹消癢除。避風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鮮、蛋品、牛奶、飲料、酒類、辛辣之品。孕婦、月經過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清熱除溼、。涼血解毒、活血通絡、化瘀消腫、益氣固表、養血和營、去癢止癢。

  療效1個療程即風團消、瘙癢止;重者2~3個療程疹塊及瘙癢消失,面板劃痕試驗陰性,血常規復查嗜酸性粒細胞降為正常。

  蕁麻疹的食療方法

  1、牛肉南瓜條

  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燉七成熟,撈出切條,南瓜去皮、瓤,洗淨切條,與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衛御風。

  主治:蕁麻疹,屬風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狀,遇寒尤劇者。

  2、玉米鬚酒釀

  組成;玉米鬚30克,甜酒釀100克,白糖少許。

  用法:將玉米鬚放在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後撈去玉米鬚,再加入甜酒釀,煮沸後放人白糖調味。每日2次,每次1劑。

  功效:解熱透疹。

  主治:蕁麻疹偏風熱型,疹色紅,灼熱瘙癢,遇熱尤劇,得冷則輕,伴發熱口乾。

  3、荸薺清涼散

  組成:荸薺200克,鮮薄荷葉10克,白糖10克。

  用法:荸薺洗淨去皮切碎攪汁,鮮薄荷葉加白糖搗爛,放荸薺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頻飲。

  功效:涼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屬血熱者,皮疹紅色,灼熱瘙癢,口乾心煩,發熱,舌紅苔暴

  4、烏梢蛇羹

  組成:烏梢蛇1條,姜、料酒、鹽、溼澱粉各少許。

  用法:烏梢蛇殺好洗淨,整條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許。先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後用小火將蛇煮熟,降溫後將蛇撈出。用手將蛇肉一絲一絲撕碎,將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鍋湯中,加鹽調味後,用大火燒開,調入溼澱粉。佐膳食,隔日1次,連食3~5次。

  功效:祛風通絡定驚。

  主治:氣血虧虛慢性蕁麻疹,經常復發,伴有飲食差,面色欠華,睡眠不佳,神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