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秋天吃的水果

  立秋了之後,就意味著天氣溫度會逐漸有所下降和緩和,由夏季的炎熱走向秋季的乾燥涼爽。秋季養生注重飲食降燥,那麼,秋天吃什麼好呢?當然是新鮮水果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秋季時令水果

  柚子是秋季時令水果之一,可以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對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均有一定的療效。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對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病患者有很大的益處。此外,柚子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是枸櫞酸,可以幫助消除人體疲勞。

  橘瓤生食或取汁飲,有清熱生津、理氣和胃的作用,凡肺胃蘊熱、口渴煩熱、胸膈痞滿、呃逆食少者,可為滋養食品。做成蜜脯,有潤肺化痰、止咳,對肺熱咳嗽,痰多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生食有潤肺祛痰,止咳,解酒毒的作用,凡肺癆咳咳嗽日久不愈咳嗽痰多,虛勞略血,均可食用。紅軟熟柿有清肺胃蘊熱、生津止渴作用,可治口乾脣爛、心中煩熱等症。取未成熟鮮柿,搗泥取果汁加蜜調服,對治療甲狀腺腫有效。

  生食能滋肝腎陰液,強筋骨。久病肝腎陰虛、心悸盜汗,乾咳癆嗽、腰腿痠痛者,都可作為補養食品。常食鮮葡萄有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適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面浮肢腫、小便不利等症。煎湯加酒飲,可治風溼痺痛。搗取汁加糖調服治赤痢。

  秋季吃梨是最好的選擇。梨肉香甜可口、飽滿多汁,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潤燥效果非常好。而且它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燉煮或者熬膏。

  石榴性溫,有生津液、止煩渴的作用,是津液不足、口燥咽乾、煩渴不休者的食療佳品。將石榴搗成汁或者煎湯飲用,能達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的效果。

  生食或熬膏***果醬***,有補脾氣、養胃陰的作用。凡中氣不足、神疲納差者,可和為滋補食品;搗汁服用,有生津開胃、潤肺悅心的功效,可治心煩、口渴、咳嗽、盜汗等症。

  楊桃果肉水分豐富,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上風熱咳嗽或者咽喉腫痛,鮮食楊桃可改善症狀。如果小便熱澀,可取鮮楊桃2-3個,洗淨切碎、搗爛成汁,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次。

  秋天養生的小知識

  1、運動

  運動可促進女性荷爾蒙更好分泌,喜歡運動的女性相較於不愛運動的女性,往往體內荷爾蒙分泌水平更高,具體表現為月經更加規律,膚色毛髮都更有光澤,食慾、性慾等總體需求可能更高,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如果女性荷爾蒙能很好分泌,對於提高女性的生活質量有很大裨益。

  據美國一項科研結果證實,鍛鍊確實能調節改善雌激素的分泌水平。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使精力更加旺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女性進行耐寒鍛鍊,可以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但避免太激烈的運動。

  秋日清晨氣溫低,鍛鍊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鍊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人體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鍛鍊時,衣服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待身體發熱後,再脫下多餘的衣服。鍛鍊後不要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2、養肺

  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

  秋季氣候稍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氣,食養應以妨燥潤肺,在飲食上,以少量椒、蔥、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柔潤食品。女性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花生、紅薯、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等也是非常適宜在秋季食用的。

  3、心理

  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心境寧靜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私心太重、嗜慾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人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任何人都會有明顯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但性情開朗的人,會在最短的時間把這種不愉快化解到最小程度,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臨床上由於情志因素而引發各種疾病的情況時有發生,或患了新疾,或引發舊病。發生在中年女性因情緒不佳、心態不穩經常引發的面板問題有黃褐斑、痤瘡、乳腺小葉增生,甚至可引發帶狀皰疹等,而原有面板過敏、溼疹、銀屑病等疾病往往由於長期情緒抑鬱或情緒不穩而復發或加重。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而且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裡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面板紅潤,面有光澤,少發疾病。所以預防疾病的關鍵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心理調節。

  蓮子、枸杞子、百合、紅棗、桂圓等有鎮靜安神及補益作用,有利於減輕更年期症狀。

  4、藥養

  重點放在滋補津液方面,平時可服用人蔘、沙蔘、麥冬、百合、核桃仁、杏仁、川貝、澎大海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中藥來保養。若容易發燥病,則用生地、百合、黨蔘、麥冬、甘草來預防。

  如果你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性體質。用黃廂、黨蔘、西洋參沏水喝、泡酒,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

  如果你面色蒼白,口脣淡白,夜熱盜汗,肌膚枯澀,舌淡紅無苔就屬於血虛體質。你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椹做粥,在雞湯、肉時也可以加點。

  如果你顴面潮紅,口燥咽乾,盜汗,尿少而赤,大便祕結,舌紅少苔就是陰虛的體質。可以用麥冬、五味子、山藥、百合等,熬粥的時候可以放幾味。

  如果你畏寒肢冷,腰痠腿軟,咳喘身腫,容易腹瀉、尿清長,舌苔薄白就是陽虛體質,可以食用肉桂、羊肉、狗肉、生薑等。

  5、美容

  女性為預防貧血,可以經常吃一些動物肝臟、黑木耳、紅棗、豆類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富含膠質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如豬皮、豬蹄、動物筋腱等,是此期女性美容養顏不可缺少的食品。為促進皮脂腺的分泌功能,飲食上還應注意攝入含植物脂肪類的食物,如大豆、芝麻、葵花子、核桃、栗子等。尤其是芝麻,芝麻中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面板的危害,治療各種面板的癌症,使面板更加白皙光澤,其養血的功效對面板粗糙、乾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秋季氣候比較乾燥,此時多食用一些芝麻會使面板變得細膩光滑、紅潤光澤,並且吃多了也不用擔心會發胖。

  6、養陰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

  秋天氣候乾燥,很易感到口乾舌燥,面板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別注意水份的補充,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份的水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7、早起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收斂神氣。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機率,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8、防寒

  白露過後,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犯經絡筋骨,使筋絡阻痺,可出現四肢痺症。

  9、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10、排毒

  秋季人體容易累積毒素,女性朋友們可以通過快走、瑜伽、彈跳進行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