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有泡泡怎麼回事

  新手爸媽看到新生寶寶吐奶,一定會非常緊張,不知所措。其實,對於寶寶吐奶這件事,大家也不必太擔心,因為幾乎每個寶寶都出現過吐奶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寶寶吐奶,指胃裡面的食物量大,且被強力排空。大多數的吐奶現象都是大多是因為寶寶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育成熟而導致,有時也與爸媽的餵養不當有關。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情況來判斷寶寶吐奶原因:

  正確判斷寶寶吐奶OR溢奶?

  判斷是吐奶OR溢奶?

  這兩者的共同點都是有奶水吐出,但兩者又是不一樣的。溢奶是指食道或胃之內的容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況,可能只是小寶寶打了一個嗝,從而致使少量奶液從嘴角溢位而已,溢奶量較少。而吐奶則是,寶寶喝完奶水一段時間後,胃部出現反覆收縮,進而從嘴巴噴出如小噴泉似的奶水。吐奶的量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

  一般來說,輕微吐奶和溢奶,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將會有明顯改善。

  判斷為生理性吐奶OR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通常通常發生在寶寶前4個月,特別是在新生兒階段,是屬於嬰兒階段的正常現象。一般情況是吃完後吐出來少量奶液,或者打了個嗝帶出來一口奶,奶狀為原狀液體,一般量不多,表現為溢位或輕吐,而且吐完後沒有痛苦表情,還是活蹦亂跳開開心心的。

  病理性吐奶則有可能會發生在任何月齡的寶寶身上,也有可能出現在患某種疾病的寶寶身上。吐奶時呈噴射狀,一般要把胃裡的奶吐光,還會吐出胃液。如果是餵奶間隔很長時間了,會吐出來帶奶塊、有酸味的半消化奶液,而且往往身體上還有其他不適,比如說感冒、咳嗽等。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有泡泡原因1:感冒、腹瀉感染

  寶寶感冒由於咳嗽,腹壓升高,也常常合併嘔吐的症狀。而流行性腹瀉、肝炎、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也會引起寶寶嘔吐。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有泡泡原因2:便祕

  如果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延長,也可出現腹脹、吐奶。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有泡泡原因3:腹部畸形的寶寶

  它比較常見於剛出生3個星期到2個月之間的小寶寶,通常在1個月時,症狀開始明顯。這種情況的寶寶往往是邊喂邊吐,吐完之後因飢餓又吵嚷著想要再吃。寶寶會越來越瘦、營養不良。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有泡泡原因4:食管閉鎖、腸閉鎖

  食管閉鎖的寶寶,出生後唾液較多,在吞1、2口奶後即有嘔吐、嗆咳、青紫甚至窒息。而腸閉鎖的寶寶在生後1天內常出現持續性嘔吐,吐奶後症狀常有所緩解,但吃奶後幾小時又開始嘔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膽汁和糞便樣的液體。

  一個月的寶寶吐奶有泡泡對策:

  1、跟生理性吐奶一樣,可以先豎起寶寶,拍打嗝,然後輕輕的用手從脖子向下直到胃部按摩一番,給寶寶吃物溫開水和溫熱的食,比如燉爛燉透的白菜、熬黏稠的小米飯等等,這類方法都能緩解寶寶吐奶問題。

  2、如果進行了上面的緩解吐奶措施後,症狀仍不減輕,而且吐奶頻繁,吐出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