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簡單治療

  頸椎病屬中醫裡“痺證”,“痙證”範疇。多由於外感風寒溼邪,導致督脈受損,氣血滯澀,經絡閉阻,或氣血不足所致。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對於中醫來說,和其他病一樣,可以用穴位推拿按摩來治療的。可以按揉風池穴、天柱穴、肩井穴、合谷穴,急性頸椎病還可以按摩落枕穴,按摩時取正坐或俯臥,經絡養生網提示您對照以下的詳細操作圖,自己找到穴位後,用相應的按摩手法操作進行自我治療。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在現代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養成日常好習慣,在每個晝夜交替中,都能夠治療和預防頸椎病。就算不做長時間勞損頸椎的工作,頸椎也會在30歲之後開始走下坡路,所以日常好習慣最重要。

  1、早睡早起,凌晨1-5點是頸椎的自我養護期,一定要保證睡眠。

  2、工作坐姿不要東倒西歪,每隔2小時站起來活動肩膀頸部、錘錘腰。

  3、睡覺枕頭要適中,儘量睡硬板床。

  4、日常加強身體的鍛鍊,增強體質。一定要長期堅持,把頸椎病扼殺在襁褓之中。

  艾灸治療頸椎病

  01、灸合谷穴

  【取穴方法】在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面板1.5~3釐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週灸3~4次。

  【功效】鎮靜安神,通絡活血,調氣鎮痛。

  02、灸後溪穴

  【取穴方法】握拳,在小指指頭彎曲處的外側,有一條明顯的橫紋,在此橫紋的盡頭,左右各一。

  【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面板1.5~3釐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面板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疏經利竅,寧神。

  常見的頸椎病

  1、頸椎間盤突出

  病症表現:本病多為急性發病,少數病例亦可慢性發病。大多起於輕微勞損,甚至睡醒時伸懶腰而發病;或是見於外傷情況下。臨床表現主要視受壓迫的組織而定。

  另外,比頸椎間盤突出更為嚴重的稱之為“頸椎間盤脫出”,表現為慢性腰背痛並向下肢放射、有時出現椎旁及下肢肌肉痙攣甚至肌肉萎縮、活動受限,神經牽拉試驗陽性等。

  2、頸椎骨質增生***骨刺***

  病症表現:臨床症狀較為複雜。頸部活動時頸椎骨刺會碰到其它軟組織,會產生疼痛***或劇烈疼痛***,並伴有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嚥困難等。骨刺一般多發病於老年群體。

  3、頸椎管狹窄

  病症表現:本症好發於40~50歲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見。其主要症狀是腰腿痛,常發生一側或兩側根性放射性神經痛。嚴重者可引起兩下肢無力,括約肌鬆弛、二便障礙或輕癱。椎管狹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狀是間歇性破行。多數患者當站立或行走時,腰腿痛症狀加重,行走較短距離,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無力,越走越重。當略蹲或稍坐後腰腿痛症狀及破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