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的投資理財方式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資產,除了總值達765億美元的微軟公司股票之外,其餘的都放到了他的個人戶頭和兩大基金上,這部分資產值約為115億美元,雖然這隻佔蓋茨財富的一小部分,但是在一般人看來卻無異於天文數字。

  由於蓋茨斂財的速度快得驚人——據說僅用13年就積累了如此龐大的資產——美國的傳媒就常常不由自主地將他神化。然而,他究竟有什麼投資祕方?美國《財富》雜誌在採訪了蓋茨的投資經理曼克爾.拉遜後披露,實際上這位世界首富在投資方式上並無新招,而只是如同一般美國人一樣,進行分散
風險的投資。

  比爾.蓋茨擁有
股票和債券,進行房地產的投資,同時還有貨幣、商品和對公司的直接投資。拉遜透露,其實蓋茨的投資取向十分保守,這在他的兩個

基金和個人資產管理方面都有反映。

  據悉,蓋茨把兩個
基金的絕大部分資金都投在了政府債券上。在他除股票以外的個人資產中,美國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債券所佔比例高達70%,而其餘部分的50%直接貸給了私人公司、10%投到了其他股票上、5%則投在了商品和房地產上。

  看來,蓋茨對個人資產的投資分配原則十分簡單:重心傾向於
風險較小的政府債券。他為何如此看重政府債券呢?拉遜分析說,蓋茨可能覺得自己90%多的資產已集中在一家公司(即他自己的微軟公司)的股票上了,由此他理所當然地加大了其餘資產對風險極小的債券投資。

  實際上,按照“
風險分散”的原則來看,比爾.蓋茨把他的絕大部分資產都押在“微軟”一家上,似乎也犯下了比例失調的忌諱。作為“微軟”的創始人,他雖有得天獨厚的一面,但也有較脆弱的一面。可以說,他把他的“雞蛋”幾乎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了,一旦“籃子”出現意外,所有“雞蛋”就都很難倖免於難。誠然,微軟公司實力強大,但即使如此,蓋茨仍決定作出努力,以促使自己投資多樣化。

  蓋茨曾披露,他計劃賣掉一些“微軟”的
股票。事實上,自“微軟”股票上市以來,他每季度平均賣掉的“微軟”股票達500萬美元,過去13年裡已經累計賣掉了25600億股的股票,總值達到50多億美元。此外,他還捐出7600萬股“微軟”的股票,最後使得他在“微軟”的持股量從13年前的44.8%下降至今天的18.5%。

  至於比爾.蓋茨是否也看重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科技股,其答案是否定的。他之所以不隨大流買科技股,一是怕與微軟公司利益發生衝突,二是怕別的高科技公司控告自己要“吃”掉它們,三是科技股時下也被炒得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