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規則為話題的作文

  規則,是要“自覺”支撐的!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遵守交通規則”這個詞我們幾乎隨時都能聽見,而那些因交通事故所發生的血腥事件是多麼慘不忍睹,我們應該從中認識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中國有13億人口,3200萬人在我們眼中並不算是什麼,但我要告訴你,這是我國每年在交通上死亡的人數,並且我國幾乎每25秒就發生一件交通事故,你總不能視而不見吧!有多少人因交通事故而喪失生命,又有多少人因交通而使一個完美的家庭家破人亡……馬路上是許許多多人民的鮮血,車輪下是一條條年輕的生命,交通使一個無形的殺手,慢慢得像我們逼近。我們應該時時刻刻遵

  我們上學、放學和外活動,幾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所我要為的家介紹一下“怎樣安全橫過道路”。

  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在這個地帶,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一般都要減慢,駕駛員也比較注意行人的動態。在沒劃有人行橫道的地方橫過道路,要特別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須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兩邊都沒來坐車時就可以安全橫過道路了。人的一生是璀璨的,而交通事故卻讓他們變得暗淡無光。我們不能為了一時之便而讓自己終生遺憾。我們過馬路應該“一行二看三通過”,多莫簡單,只要你肯多用一些時間,便可以保護自己,防止車禍。

  同學們!請遵守交通規則吧!

  2: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裡有很多的規則,你是遵守了?違反了?還是猶豫了?

  星期六,我喜歡一個人帶點錢出去玩。這個星期六我有一個人出去玩了,突然,我發現一家玩具店正在搞活動,店裡人山人海。我從人群中擠了進去。“啊!好多玩具呀!”我驚歎道。我想買一套變形金剛,可太貴了,我只有十元錢,我覺得很難過,便低下了頭,忽然,我看到了貨架旁邊有一張一百元人民幣,我上前把它撿了起來。“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呀,終於可以買一套變形金剛了。”我心中暗暗想到,可過了一會兒,我又想:我不是想做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少年嗎?我應該把它歸還給失主。於是,理智和虛榮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一邊說:“拿去買玩具吧,你不是早就希望有一套變形金剛了嗎?”一邊說:“撿到別人的東西就要還給別人,不應該拒為己有。”最終,理智佔了上風。我想:掉錢的人應該會回來找吧。我便站在原地等待失主,過了一會兒,一個青年男子走了過來,問:“小弟弟,你看見一張一百元的人民幣沒有?”我問:“您掉錢了嗎?”“是的,你看見我的錢沒有?”他急促地問。

  我猶豫了一會兒,但還是把那張一百元人民幣還給了那位叔叔,那位叔叔高興的對我說:“小弟弟,你可真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謝謝你啦!”我不好意思的笑了。回到家後我責怪了自己,因為我在規則面前——猶豫了。

  3:

  當今世界,社會發展已不能再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了,至少也是一日萬里了,咱大哥大——規則也不甘示弱,許多新鮮的血液又注入了它的體內。可是我發現,在生活中,規則已經成為了“國寶級”都不可以擬的稀少,更喪失了它應有的意義,不信?看下去吧!

  一次,我去中心電影院看電影。當我走到荔晶時,恰巧發現了足以令人“宕機”的一幕:荔晶大酒店那一段路,不僅有寬寬的綠化帶,還有一人半高,大約有幾十公分左右間隙的護欄。一名女中學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十分完美的側身,一鑽!隨著一聲落地聲,這位MM平穩落地,瞬間,一輛本田小車飛馳而來。說時遲,那時快,這位MM身手敏捷地跳起來,雙手飛快攀上鐵欄杆,躲過了汽車。

  “你不要命了?”司機拋下一句狠話,便開著車呼嘯著離開了。

  那位MM無視於他,又往對面的人行道走去。忽然,她停在了路中央,無視眾多司機和交警,解下挎包,又取電話,在煲起了“電話粥”……作文

  過了好一會,那女中學生將手機放入挎包,這才慢悠悠地走上了人行道。

  一位老人看不下去了,上前對交警說:“你們不是交警嗎?為什麼不攔住她?”作文

  “老大爺,我們管不了這麼多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協助他們遵守規則。真正的規則,是在人們的心裡!”交警無奈地說。

  是啊!交警能幫得了我們多少呢?規則,是要“自覺”支撐的!

  4:

  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到英語老師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能改變規則,那就先掌握規則,積攢實力,將來做制定規則的人。”這句話一直被我銘記,不能改變規則,那就創造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老師的至理名言。所以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遵守老師們所制定的規則,現在的老師評判好學生和壞學生的標準,就成了他們遵不遵守規則。這些學生可以看做第一種人——遵不遵守規則的人。

  當然,如果所有人只是一味的遵守規則,而不知變通,那麼這個世界將少掉很多樂趣。我們還應當適時地利用規則,這樣,才能闖出一片新天地。這就出現了第二種人——利用規則的人。

  讀到這裡,有人不禁要問了,遵守規則也好,利用規則也好,都是建立在有規則的基礎上的,那麼,規則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這世上本沒有規則,那些所謂的規則,只是多年以來的民風民俗衍生而來的。於是乎,便有“好事者”將它們整理起來,制定成了規則。相對於前兩種人,這創造規則的人又不一樣了。前兩種人,前者是被動的接受規則,後者是較積極的利用規則,殊不知,能夠創造規則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

  封建王朝時期,那些君主就是創造規則的人,首先不說他創造的規則對百姓有利與否,但有資格、有能力制定規則的人,其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也值得讓我們尊敬。

  面對規則,弱者服從它,強者利用甚至創造它。面對規則,我們首先應當服從它,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利用它,甚至創造出全新的規則,爭做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