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釣鯉魚的技巧

  秋天是釣魚的黃金時間,立秋之後,要對魚情進行分析,不是隨便去釣的,不然就成“空軍”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秋後鯉魚魚情分析

  立秋後,雖已經進入秋季,但剛剛入秋的氣候與夏末沒有多大差別,氣溫、水溫仍然不適合魚類的正常生活。一天之中,魚類除了早晚短暫的一兩個小時游到岸邊的淺水和遮陰處覓食外,大多數時間還是棲息於深水。

  所以,這時候最好是養精蓄銳,為真正的“黃金”時節做好準備。進入白露後,天氣已逐漸涼爽,水溫也下降到魚類適宜的溫度。此時,飽受了盛夏苦日的魚兒遊開始活躍起來,四處遊弋覓食。尤其在寒露、霜降節氣的晚秋,魚兒為填肚越冬貯存食料,就顯得更加饞嘴貪吃,易上鉤、易釣獲。

  與夏天相比,在日照相背和陽光輻射不到的大樹下、竹林邊、房屋旁,水溫會比無遮擋的亮水處要低。所以,秋天釣魚,主要應選擇陰涼處下竿。但這期間的早晚,特別是秋分過後多為陰雨的晚秋,氣溫下降,要考慮改“陰”釣“陽”。

  秋天的天氣比較多變,一旦出現突發性的驟冷驟熱,水溫也受氣溫的影響忽高忽低,魚類不但對這種水溫失常特別不適,還會由於突發性的驟熱更加缺氧,導致魚兒突然少攝食,甚至不攝食。所以,驟冷驟熱天氣不宜垂釣。同樣,秋天也多陰雨連綿或晴有早霧的天氣。若是有小風細雨或是早上有霧氣,這種天氣環流的情況能增加水中的氧氣,使得水活魚歡。是個釣魚的好時機。

  鯉魚喜歡陽光,但怕強光。進入秋季,尤其在秋分到寒露的這一期間,不僅氣溫、水溫很適合它的生存,晴天日照的強弱更適宜它的戀光習性。這個時候,在水深2 ~ 3米的橋墩下,或者大樹旁、暗礁邊以及河底多卵石、底沉多泥沙的地方下竿,一般都能有釣獲,甚至常會遇到大鯉。

  秋後根據溫度調整釣鯉魚方法

  同一個秋季,根據溫度的不同,也是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的,初秋、仲秋、晚秋。

  一、初秋的垂釣可以基本按照夏季的思路,因為初秋一般天氣都還比較熱,這個階段一般為立秋到處暑這一段。

  從立秋開始,因為還是“三伏天”,所以暑氣依舊惱人,可以用夏季用的釣魚方法,如釣蔭、釣深,一天之中儘量避開中午這比較熱的時間段,選擇早上或傍晚以後進行,甚至可以進行夜釣,也是很有情趣的。

  二、中秋這一階段,從處暑開始,這又是一年之中的黃金釣季。“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這是晉張翰筆下的秋釣寫實。釣友們把這個季段稱為黃金釣季,決不只因為佳境和肥魚,而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金風送爽,引面而來的微風使人們心曠神怡,且這個時候的溫度比較適合,對釣魚人提供一個舒適的釣魚環境,況且這個時候是魚兒的攝食旺季,能給釣友提供一個非常非常好展現平臺。此時去釣魚,除了可以繼續沿用夏季的各種餌料以外,還可以更多地收集獨具秋釣特色的蚱蜢、油葫嚴及各種青蟲和昆蟲,用它們釣草魚、鯰魚、黑魚和黃顙等,這可是天然且美味的餌料,當然會有令你滿意的效果,有時鯉魚也會對這種活餌感興趣。

  在釣法的問題上還是以釣邊為主,如在深水處釣鰱鱅草魚,應離底釣浮。釣鯉鯽鯰黑魚,則應釣邊釣底。因為岸邊的各種植物種籽和昆蟲,落入了水中便成為了魚兒的美食,吸引魚兒朝向岸邊游來,釣手追著魚兒靠邊下鉤,定獲車收,至少也不會落個空空如也。

  一般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餌料:以糧食香為主,可輔以果香、酒香類的餌料或小藥,具體要看水情和魚情來選擇。

  2、釣位的選擇:中秋早晚釣淺水、釣邊,夜晚釣深水,老俗話說:早晚釣淺,中午釣潭。

  3、線組的選擇:中秋季節魚的吃口比較猛,魚的體力也好,此時線粗可以適當放大,釣鯽魚可以使用到2號主線—1號子線,釣鯉魚可以使用到3號主線-2號主線。

  4、浮標的調釣:此時浮標的調釣可以相對較鈍些,因為魚的吃口動作都比較猛。

  三、晚秋一般是指中秋節後到冬至前這一段,餌料、釣法要相對接近於冬天的釣法,餌料一般偏腥或選擇蚯蚓等活餌,釣位要找避風向陽處為好,釣法一般調靈釣靈。

  從寒露前後開始,由於氣溫的繼續下降,太陽的光芒已經眷顧不到較深的水中,魚兒轉向了溫度相對較高的淺水區和向陽的岸邊***一者為了得到適宜的生存環境,二者為了得到更多的食料,因為這些地方的浮游生物比較多***。這正是“秋釣邊”的好時節,釣手最好使用手竿和短竿,不要以為近岸淺水無魚,其實魚都聚集於此,因為釣點較淺,所以要注意保持隱蔽和安靜,以免驚嚇到水中覓食的魚。

  如果氣溫再繼續下降,因為表層的水溫低於深處,魚兒潛入了更深的水中,這個時候的秋釣也就算進入了後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