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設計原理有哪些

  裝飾從藝術設計角度而言,作為一種藝術方式以秩序化、規律化、理想化為要求,更加註重灌飾的行為和結果,同時也追求材料結構與功能特徵的美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室內裝飾設計與美感

  美感是人對美的主觀感受、體驗和評價,是一種賞心悅目和陶冶情操的心理狀態,是構成審美意識的基礎核心,也是創造美的心理基礎。美感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要求人要認識物件的美感,必須以直觀的方式去感受和了解物件。同時美又不同於一般的感性認識,它還需要理性認識的為內容,美的事物不僅具有感性形象和華麗的形式,還有豐富的內在本質和生活內涵。

  室內裝飾設計是否給人以美感,首先要看這個設計是否符合空間原理。美的空間必須具有合適的形態比例和材料,相宜的空間尺度和方便使用的裝置及光源、色彩的和諧。其次,設計的空間環境要符合形式美的原則,一件好的室內裝飾設計作品必須是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功能與形式美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創造美的空間環境,富有衝擊力的視覺效果以及人類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從而引發美感。

  中國的傳統室內裝飾設計風格體現著莊重、雅緻的特點,就以明清時期為代表,有著大型的建築,室內有木柱支撐,空間分隔用雕花格扇、漆畫屏風和落地罩、門窗等來裝飾。

  中國的室內裝飾設計風格在明代時期就以簡潔素雅著稱,雕刻的處理都集中在輔助材料上,雕刻圖案題材很廣泛,有的借鑑於青銅器、浮雕等,有的取材於民間民俗喜好等。裝飾設計風格不僅繼承了祖輩的傳統,有吸收了工藝美術的成果,雕飾材料上更利用玉石、貝殼等進行鑲嵌。在色彩運用上,南北方地區色調差異較大,北方由於天氣寒冷,偏暖色調,而南方風景秀麗,則色調偏素雅清新

  室內裝飾設計與意境

  意境是主觀與客觀思想情感相結合的產物,意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意是主觀範疇,境則是客觀範疇。審美過程的高階階段就是主觀與客觀情景交融,一個優秀的室內裝飾設計只要具有個性化、藝術特色以及優美的環境就能喚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鳴,達到意與境的統一。

  意境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共鳴,首先要有生動的藝術造型形象,室內環境集中了現實美的精華,抓住了生活中能喚起滿足人類特殊情感的特徵。室內裝飾設計寄託了設計師的情感,而裝飾作品就成了設計師的情感化身。這樣的結合方式,使得所有設計空間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現代主義室內裝飾設計風格主張設計為大眾服務,這一立場改變了數千年來設計只為給少數人服務的觀點,它的核心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幾何圖形,而是用簡潔明瞭的方式達到低造價低成本的目的,從而使設計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歐美國家在二十世紀初相繼出現了藝術領域的變革影響頗為甚遠,它完全改變了視覺藝術的內容和形式,一些反傳統且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諸如立體主義、未來主義等層出不窮。一些藝術先驅更是系統地剖析了裝飾的起源和它在現代社會中的位置,他們以簡單的內容形式來重視審美的設計作品,讓其符合現代文明的風格,大膽地拋棄了繁瑣的裝飾手法

  室內裝飾設計與物質材料和技術

  室內裝飾設計是藝術與實踐的結合,設計師的創意需通過物質材料和技術來實現。室內裝飾設計的發展受材料和技術狀況的制約,而材料和技術也促進了裝飾設計的進步。當今社會中的室內空間不斷擴大,形式多樣,使室內裝飾設計真正進入空間設計和環境設計的階段。

  隨著現代裝飾材料的豐富從而促進了室內設計的發展,先進的技術、功能的完善以及研究室內裝飾材料和技術是當前裝飾設計的重要課題。在裝飾設計草料與技術的關係上,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一種是無視材料和技術的制約作用,刻意追求新材料和新工藝。另一種是強調工業美,把材料和結構形式展示於人前,否定藝術加工的必要性。第三種是堅持技術與藝術的統一,使藝術形式和新材料、新技術相結合,讓藝術與技術統一起來。

  裝飾設計從狹義上可理解為人類對某種物品造型的結構、色彩和紋飾進行的工藝加工處理。所謂裝飾設計,廣義地解釋為人類對自身周圍環境所做的一切美化過程,也是人類在身體或者物體的表面加上附屬品使其美觀,是人類創造性的表達方式之一。

  環保管材

  塑料金屬複合管,是替代金屬管材的高科技產品,其內外兩層均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間為鋁,兼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效能,而且不生鏽,無汙染。

  環保漆料

  生物乳膠漆,除施工簡便外還有多種顏色,能給家居帶來繽紛色彩。塗刷後會散發陣陣清香,還可以重刷或用清潔劑進行處理,能抑制牆體內的黴菌。

  環保照明

  這是一種以節約電能、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照明系統。通過科學的照明設計,利用高效、安全、優質的照明電器產品,創造出一個舒適、經濟、有益的照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