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空間的設計

  博物館是我們增長見識,休閒消遣時間的好去處。那麼,一個合理的博物館空間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如何對博物館空間進行設計與規劃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博物館建築空間設計的幾點思考

  目前,我國的博物館建設進入了一個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高潮。這次高潮比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來得洶湧得多、廣泛得多。相當多的省市在建設新中國成立來第二代以至第三代博物館。有的甚至在新建博物館僅使用不足十年又在謀劃建設新的省博物館。市縣級博物館和行業專題博物館也遍地開花。到2010年末,我國博物館總數已經達到3415個。我國在近十年新建博物館的數量和投資規模、建築體量,無疑居當今世界首位。這一形勢是在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注重建設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下出現的,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覺醒,是對過去多年文化建設欠賬的彌補,也是我國經濟建設成果一個重要標誌。在這喜人的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在2010年國際博協第22屆大會執行委員會上的發言中指出現在博物館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要害問題。筆者在總結本人組織博物館工程建設經驗教訓的同時,考察了一些新建的省市和地市博物館,有一些思考,現就其中空間設計方面的幾個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研究,以便推動我國博物館事業更加健康地發展。

  放眼長遠,優化展廳空間

  博物館作為承擔社會教育職能的公共文化設施,其主要功能是通過文物陳列展覽向觀眾介紹一定主題的歷史、藝術、自然等方面的文化科學知識,展廳是其主要功能空間。展廳的空間如何,直接關係到文物展覽的陳列布置狀況、觀眾的感覺和情緒、教育效果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展廳空間***是指單個展廳空間的面積和高度***如何,是一個博物館建築水平的主要標誌之一。因此,目前各地在新館建設中都很重視展廳的設計問題,但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還不斷出現一些不應有的遺憾,直接影響文物陳列展覽水平。具體有兩個問題。

  ***一***擴大單個展廳面積,充分考慮未來展覽需求。

  博物館一般有多個展廳,每一個展廳的面積大小原則上應根據展陳的內容考慮。現在博物館建築設計的耐久年限,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機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規定,一般都為100年,也有少數小型博物館為50年的。而現在博物館文物陳列已經徹底改變了過去幾十年一貫制狀況,普遍認為基本陳列一般應在10年左右改陳。也就是說現在基本陳列的生命週期為10年左右。現在有的省級博物館基本陳列僅展出三四年時間就開始編制新的陳列方案,準備改陳。這一變化的原因,首先是各地博物館特別是省市級博物館因政府投資增加,文物徵集力度加大,社會流散文物進入博物館的數量大增;同時各地考古成果豐碩,新的發現連綿不斷,出土文物眾多;再者是文物研究隊伍擴大和水平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物組合形成的新內容的主題陳列紛沓迭出;另外是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文物陳列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手段大量湧現且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展廳的面積不應該只根據當前陳列內容確定,而應該從陳列展覽主題變化和同一陳列展覽內容擴充的不確定性考慮。例如有的陳列展覽現在佔用500平方米就可以了,而過幾年後這個展覽又有許多新的文物徵集入館,增加了新的內容,陳列面積需要1000平方米甚至更多。所以,面積要儘可能大。因為大展廳根據陳列內容的變化可以隨意間隔為小展廳,而小展廳因為建築結構限制,卻不能隨意改為大展廳。大型博物館各個展廳之間建築隔斷一般設計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剪力牆是不能隨意拆除的。現在我國各地新建的博物館單個展廳面積大都在1000平方米左右,少數有的達到1500平方米以上,而超過2000平方米的很少見,個別也有2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的展廳。

  筆者認為1000平方米的展廳與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的博物館相比,已經不算小了,但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並不算大。在應對博物館陳列理念變化和研究成果方面,只有面積大的展廳才能從容應對。例如西部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省級博物館,過去沒有專題的少數民族歷史文物陳列,隨著館藏文物數量增加和研究的深入,新建的博物館中僅搞了一個少數民族歷史文物展,佔一個展廳1000平方米,現在又要改陳,將陳列面積擴大到兩個展廳共2000平方米。但因為當時未能充分預見到這個主題陳列變化趨勢,單個展廳是按近1000平方米設計的,現在要擴大面積只能佔用相鄰的展廳。兩個展廳之間的結構設計是剪力牆,不能拆除,只能在荷載允許的情況下,在剪力牆中間開一個門。如果結構上不允許,那這個陳列只能參觀一部分後出展廳,再進入另一個展廳參觀剩餘部分的陳列內容。無論剪力牆能否開門,陳列都有很大困難,參觀流線不順暢,不方便觀眾。當然要預見今後幾十年的陳列變化是困難的。但是,展廳面積設計得儘可能大一些,總是應對起來容易些。這樣做雖然建築成本略高一些,但從長遠看是值得的,而且也是應該做的。在近幾年新建的省級博物館中,廣東省博物館的展廳平面設計得比較好。它的展廳使用面積1.5萬平方米,分佈在3層、3層半、四層三個空間。同一平面的展廳空間未設剪力牆,單個展廳面積大小可根據陳列內容的需要進行調整。現在,該館設立9個展廳。其中最大的展廳——歷史廳達到4000平方米,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他們的經驗很值得借鑑。至於防火分割槽和防火間隔對展廳面積的限制問題,現在在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不是什麼難題。

  ***二***合理設計展廳層高,避免空間高度不足

  博物館的展廳空間尺度方面還有個高度問題。國家文物局主持編寫並於2001年出版的教材《中國博物館學基礎》***王巨集鈞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認為,博物館一般展廳的淨高以4.5~5.5米為宜。這個引數與1991年國家建設部和文化部頒佈的《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建標{1991}329號***要求的淨高3.5~5米相比,有顯著提高。應該說《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提出的技術引數,應是總結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博物館陳列展覽實踐確定的。而教材中提出的引數,是建立在總結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相繼建成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館經驗基礎上的,反映了2000年前後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博物館建築規模的擴大、陳列觀念變化的要求。應當說,這個引數的提出,是我國博物館發展過程中對展廳認識的一個重要進步。按照這個展廳淨高要求的資料測算,展廳建築層高一般應在8米左右。因為建築層高需要減去樑板及空調通風管道、強電管線、弱電管線、消防管道、橋架等所佔用空間的垂直高度和吊頂格柵的高度,下部還要減去地板水泥墊層和石材或者其他裝飾面層的厚度之後,才是展廳的淨高,也就是觀眾在展廳看到的空間高度。近年來新建的博物館,由於不同的業主和設計單位對展廳空間意義的研究和認識程度的差異,使展廳建築層高大不相同:有8~9.8米的,也有5~6米的,大多數6~7米之間。建築層高5米的展廳,淨高只能達到3米左右,與住宅差不多,作為博物館的展廳來說應該說是很不適宜的。

  博物館展廳的建築層高與展廳面積的大小、展品的體量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展廳面積大,層高應該高一些,面積與高度的比例保持相對協調,使觀眾有一個舒適的空間感覺,同時有利於保持較好的空氣質量。另外,展廳的高度應與展品的體量特別是展品的高度相適應,如大型的裝架恐龍標本、人物造像等展品,需要較高的展廳空間。新擴建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根據展品和麵積及其他功能的要求,展廳建築層高普遍高於8米,有的展廳建築層高竟達到10餘米以上。山東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院、洛陽博物館等展廳建築層高均在8米或8米以上,淨高在4.8米以上。其中新落成的山東博物館單個展廳面積均為1000平方米,展廳建築層高為8.4~9.8米,淨高為5.5~6米,感覺通達、寬闊、暢快。該博物館館長魯文生認為,展廳的淨高保持在6米以上為宜。現在,在博物館界主張展廳高一些的觀點較多。2000年之前建成使用的東部地區一家省級博物館,展廳建築層高5.5米,採取各種措施才使淨高僅保持到3.2米,現在明顯感到展廳有些壓抑。華北一家省級博物館準備將展廳的淨高保持在4.5米以上,但由於建築層高為6.5米的限制,最後只做到了4.2米的高度,也感覺低了一些。筆者認為,除特殊情況外,作為省市級大型綜合博物館的普通展廳,一般情況下層高設計為8.0~8.5米較為合適。這樣展廳布展吊頂後的淨高為5.5~6米,基本可以滿足當前陳列展覽和以後一般改陳的需要。

  以上談的是對目前一般情況下綜合博物館展廳空間尺度的看法。但這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博物館根據所處的自然條件、文化環境及館藏文物的實際情況,在設計上會有許多變化,實踐中也出現一些特例。例如法國著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地上一層展廳,其外形風格不僅與當地民居融為一體,展廳也採取當地民居風格。展廳的簷高約3.9米,脊高約7.9米,沒有吊頂,大量採用自然光,所以展廳並不顯得低。特別是展廳面積一般在四五十至七八十平方米,確實不大,在一般博物館找不到這樣小的展廳。但是,在江南這一建築小巧精緻的文化氛圍中,展品小巧,加之與圍在中間的園林式庭院相連,走廊、門道、展廳之間較為通透敞亮,有時甚至覺得展廳好像一個展櫃,而走廊倒像個大展廳中的展線,狹促之感並不顯著。當然,不可否認,這種根據展品量體裁衣般設計的展廳,在將來改陳時會有一些不便。特別是設計大型系統內容的展覽時,或者出現體量較大展品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優化分割槽層位

  展覽陳列區、文物庫房區、技術辦公區,是博物館的主要功能區。現在我國新建博物館基本上都為多層建築,這些主要功能區在建築中的層位設定,是一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問題。

  ***一***文物庫房的層位設計問題

  文物庫房是博物館的核心部分之一。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國內博物館界普遍認為博物館庫房放在地下比較好,原因很簡單,就是安全。另外有的博物館還因為受到佔地面積、城市限高等因素制約,把庫房選擇在地下。有的放在負一層,也有放在負二層的。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庫房放在地下可能不如地上好。具體原因有這樣幾點。第一,地下庫房的環境條件控制難度大一些,特別是沿海或者內地臨近河湖地區,地下水位較高,地下建築防水難度很大,施工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滲水問題。由於地下防水屬於隱蔽工程,尋找確定滲水源點十分困難,所以解決起來難度很大。第二,地下庫房底板之下如有架空層,在北方冬季氣溫較低時,底板溫度迅速下降,空氣中的水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凝結,影響文物的儲存環境。所以,凡有類似問題的庫房致使空氣溼度均難以控制。我國東部地區有的博物館因為佔地面積和高度的限制等原因,庫房設在地下,對溼度很難穩定有效地控制,有的博物館的庫房已經投入使用幾年甚至十幾年,書畫類的藏品不敢開箱。第三,由於裝置損毀和管理等原因,一旦零米以上部分出現給排水和消防水管道跑水,很可能灌入地下文物庫房,危害文物安全。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可能性確實是存在的。第四,建築造價高。建築地下部分的造價遠遠高於地上部分,華東地區測算,地下一層工程造價是地上造價的200%,地下二層的造價是地上造價的300%,其他地方的地下工程造價與地上造價比例也是大同小異。從上述情況,不難得出結論:博物館庫房設定在地上遠遠優於設在地下。無論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建築的經濟性來看,還是將博物館庫房放在地上為佳。

  至於過去我們把庫房設於地下最主要還是從避免文物被盜考慮的。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博物館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很快,防範制度措施比較完善,庫房設在地上或地下,防盜工作已經沒有明顯區別。特別是報警和影像記錄技術的廣泛應用,防盜問題已經不像過去那麼突出,而庫房和展廳的溫度、溼度、黴菌、昆蟲等對文物漸進的不可逆轉的損毀,已經成為文物安全的最大威脅。所以,把庫房從地下搬到地上,製造一個有利於文物保護的收藏環境,應是一個利大於弊的不錯選擇。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看到日本新建的九州博物館的一份材料,發現這個博物館把庫房設定在地上三層,感到新奇,仔細想來,他們可能是在總結了博物館文物庫房許多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所做的設計。這應是提高博物館文物保護水平的選擇。

  ***二***辦公區的層位設計問題

  博物館辦公區是博物館內部行政辦公和開展研究、技術檢測、文物修復等技術性工作的地方,與對外開放的文物陳列展覽區隔離,是相對獨立的空間。近十多年來新建博物館設計辦公區時,存在有少數博物館把辦公區安排在地下的情況,其原因也不外乎是城市限高和提高佔地利用率。從實踐情況看,效果不那麼理想。具體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地下利用人造光源工作,較長時間見不到陽光,對健康不利。雖然過去一般認為自然光與人工光之間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對人的健康沒有什麼明顯危害。事實上人工光源與自然光在光譜等方面還是有某些區別的,其中熒光燈的變頻閃爍在自然光中是不存在的。現在已有照明專家根據研究明確指出,人造光源的光源閃爍對人的視覺系統會造成傷害,以致引起偏頭痛等不適***《科技日報》2011年2月17日《人造光源對健康有危害嗎?》***。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在自然光條件下進行的,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更適應在光線柔和協調的自然光和空氣流通的地上環境工作和生活。無可否認,現在社會難以離開人造光源,但人還是儘量減少在人造光源下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增加接觸自然光的機會。筆者曾經接觸過長期在地下和半地下辦公室工作的博物館員工,他們對此均有直接或者隱晦的怨言。二是地下辦公室由於地下多種條件的作用,往往出現陰涼環境,與地上自然環境存在較大差異。如西部地區有的博物館辦公室設在半地下,在春夏和秋冬季節轉換時期,員工覺得發陰發涼,館長不得不給大家買毯子披。東部沿海地區也有的博物館,員工在地下辦公室工作覺得腳涼,館長給大家買棉鞋穿。這些情況表明,博物館辦公區設在地下的選擇是不宜提倡的。上海博物館原黨委書記胡建中,曾組織上海博物館建設並先後任國內多家新建博物館的顧問,他明確表示不支援博物館設計地下功能空間。博物館是為觀眾服務的,應為觀眾創造良好的參觀條件,但同時博物館工作人員應同時受到關懷,人本主義的精神應同時落實於博物館工作人員身上。實事求是地說,有的博物館出現將辦公區設在地下的情況,並非源於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健康不重視,而是對地下長期辦公可能出現的問題估計不足。

  ***三***展廳的層位設計問題

  展廳在多層建築中一般均設定在一樓至三樓,也有設在半地下或者地下一層的。至於這樣設定的原因,與對辦公區的考慮應該相同,主要原因可能還是限高和佔地面積所限。展廳設在地下也與辦公區設定在地下一樣,對長期工作在那裡的員工身心健康不如地上好。筆者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展廳還是設在地上好。《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第3.1.3條要求陳列室不宜設在四層或者四層以上。如果取消地下展廳,地上三層佈置不開,上四層也無妨。事實上,近些年新建的博物館,展廳設在一至四層或者二至四層的不在少數。原因在於,這些年來隨著技術裝備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博物館建築不僅平面佈置上全程無障礙,在多層建築的博物館中縱向上也實現了無障礙,樓層之間已經普遍使用電梯,特別是電動扶梯的普遍使用,極大地方便了觀眾。其中一些年幼年老及殘疾等行動不便觀眾,也能毫無障礙地順利到達各層展廳。而過去建設的無電梯的博物館,即使僅為二層,也已經遠遠不適應當代觀眾的要求。所以,多層建築博物館的展廳已可以不受樓層的限制了。當然,展廳的分佈也不宜樓層過多過於分散,讓觀眾多跑路。

  綜上所述,我認為博物館建築設計須遵循一個原則,即有人員長期工作的功能區,如展覽陳列區、文物庫房區、行政和技術辦公區、主要裝置區,應設計在建築的零米以上,如必須在零米以下安排功能空間,應該放置不需要長期有人工作的功能用房,如行政庫房、消防水池、備用發電機房等。同時,應該按照《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第3.3.6條的要求,辦公區、庫房總門以外的庫房工作區、有特殊要求以外的展廳,都應提倡設計天然採光或者部分天然採光。世界著名的大英博物館有些展廳也部分採用自然光。這不僅是節能的要求,也是保證博物館職工身心健康的要求。按照博物館展品原真性的原則,展廳部分採用自然光不僅使觀眾覺得更加舒適,也會使展品的色彩更接近真實。我國現在博物館建設中對使用自然光重視是很不夠的,過多追求展廳人造光源效果的傾向還很突出。這可能是博物館建設高潮中追求奢華的躁動,不久以後會逐漸理智起來。結合自身的體會及與近幾年一些新建博物館館長、建築師的交流,筆者認為,《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已經遠遠落後於博物館建設的實踐,在許多方面需要修改和補充,以適應時代的要求。這也應是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

  博物館與公共空間的設計方向探究

  “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Museion”,早在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建立了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1753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到了中國,1905年張謇創辦了我國第一家博物館——南通博物苑,自此翻開了中國博物館的新篇,中國的博物館事業迎來跨越發展。在世界博物館業繁榮發展下,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更多人對博物館事業的關注與參與,於1977年起,將每年的5月18日定位為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關注博物館所發揮的社會作用,致力於促進人類和諧共處的重要場所。

  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博物館逐漸成了多職能的文化複合體。博物館的發展來自於人的基本需求,體現為對文化的珍視、對歷史的敬重。但如今各地、各行、各業都在投入巨資新建、擴改建博物館,也暴露出諸多問題,重建設速度、輕功能保障,重新奇造型、輕地方特色,重硬體投入、輕可持續發展等。那麼,隨著未來博物館數量的增多,其中有多少能夠持久地延續下去?有多少會融合為公共空間的重要部分?又有多少會淪為虛有其表的建築?在這裡,我們需要從設計的角度,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思考。

  1.共生——堅持生態可持續的空間

  以往,我們對博物館建設的認識是鋼筋混泥土的“灰色”公共空間及設施,但隨著人類對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重視,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注重博物館與環境的融合、強調共生的設計理念越來越得到重視,這點也在許多現代博物館建築的設計作品中得以體現。

  小而美的瑞士拜爾勒博物館就是這一設計理念的例項。它位於巴塞爾,鄰近一處別墅古蹟。博物館四周環繞著茂密的樹林,設計形態開放,建築與環境之間過渡自然,使其完全融入自然環境。同時整體建築設計形象十分簡單,給人平靜和嚴謹之感,體現建築與自然的和諧。

  2.注入——公共空間設計與地方特色

  城市學家Lewis Mumford認為,博物館作為城市文明符號與主要象徵,是重要的公共空間,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能夠從物理與心理上拓展了城市生活的限制與疆界。博物館作為展示地區歷史文化等內容最為重要的建築,其公共空間往往是體現地域文化與地域精神的重要空間之一。這種空間由於往往具有複合特點,它集合著人們休憩、餐飲、娛樂、交流等行為的場所。公共空間往往通過其自身的空間特色與“空間精神”創造出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感染效果,是傳播地域文化與精神的重要地點。同時這樣的空間也能夠成為“都市名片”效益,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留下除展品之外更加深刻的印象。

  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可以說充分研究了多哈的城市特點,其公共空間無處不體現著地域性文化與伊斯蘭教的要義,使得空間注入了民族性精神,讓觀者可以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歸屬感與認同性,增加人們對於博物館更具有親切感與嚮往感。

  3.融合——無邊界的博物館與公共設計

  道格拉斯·凱爾納在《媒介奇觀》中指出,人們通過對博物館的欣賞,形成了一個隱形的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間。那麼,是否只有通過建立新的公共空間才能使得區域歷史文化能夠發揮傳承作用,提供更好的文化交流?一些已有的,也見證了歷史文化發展的公共空間也能發揮“無邊界”博物館的作用,例如“街頭博物館”。

  “街頭博物館”是將具有歷史和地域風格的建築當做陳列品展示於街頭。位於湖北武漢的黎黃陂路,全長604米,建於1900年,其前身是俄租界時的夷瑪街。自1861年漢口開埠後,列強紛紛湧入。漢口呈現了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繁榮,成為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而位於租界中心的黎黃陂路,則是這段屈辱歷史的縮影。如今政府將黎黃陂路整修後設立為“街頭博物館”,包括現存的十七處古建築,以發揮在城市發展、人文景觀乃至革命傳統教育提供切實、有深度的歷史借鑑,使之發揮“存史、資治、教化”的功效。

  同時,因地而建博物館,堅持融入自然的和諧生態,但有一部分無邊界化的,既包含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的“生態博物館”也十分值得關注。被認為是“活體博物館”的生態博物館強調保護、儲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與遺產的活態關係。其概念最早於1971年由法國人弗朗索瓦·于貝爾和喬治·亨利·裡維埃提出,在許多國家都有很好的發展。

  博物館不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在於其連線的歷史、拓展的空間、傳遞的文化。作為公共空間的博物館,是體現與傳遞地域文化與地域精神的重要空間之一。從大設計角度,博物館建設與自然生態的外部環境、獨樹一幟的地方特色以及巧妙的“無邊界”發展等方式相結合,紮根本土,立足文脈,堅持可持續的發展原則,未來博物館將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