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間設計的六要素

  室內設計是建築內部空間的環境設計。那麼,你知道室內設計的六要素是什麼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室內設計的六要素

  1、功能

  功能至上是裝修設計的根本,住宅本來就和人的關係最為密切,如何滿足每個不同的使用者的細節所需,是設計師們經常與客戶溝通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常說業主是第一設計師,一套缺少功能的設計方案只會給人華而不實的感覺,唯有把功能放在首位,才能滿足每個不同的使用者的細節之需,使工作舒適、方便、更高的效率。

  2、空間

  圍繞功能規劃,使具有“凝固音樂的韻律美”,是設計的表現手法。空間設計是運用界定的各種手法進行室內形態的塑造,塑造室內形態的主要依據是現代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以及技術的合理性。常見的空間形態有:封閉空間、虛擬空間、灰空間、母子空間、下沉空間、地臺空間等。

  3、介面

  介面是建築內部各表面的造型、色彩、用料的選擇和處理。它包括牆面、頂面、地面以及相交部分的設計。設計師在做一套設計方案時常會給自己明確一個主題,就像一篇文章要有中心思想,使住宅建築與室內裝飾完美地結合,鮮明的節奏、變幻的色彩虛實的對比、點線面的和諧,設計師們就像譜寫一曲百聽不厭的樂章。

  4、飾品

  飾品就是陳設物,是當建築室內設計完成,功能、空間、介面整合後的點睛之筆,給居室以生動之態、溫馨氣氛、陶冶性情、增強生活氣息的良好效果。 5、經濟

  如何使業主在有限的投入下達到物超所值的效果是每個設計師的職業準則。合理有機地事例各部分,達到詩意、韻味是設計的至高境界。

  6、文化

  充分表達並昇華每個空間文化是設計的追求。每位業主的生活習慣,社會閱歷,興趣愛好,審美情趣都有所不同,家居的個性化,文化底蘊也得以體現。不斷創造優秀作品是設計師不斷進步的源泉。

  室內設計的五大基本原則

  室內設計是為滿足人類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根據空間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美學原理,同時結合歷史文脈、環境風格和氣氛等文化內涵,營造出功能合理、舒適美觀、符合人類生理與心理要求的內部空間環境。

  根據室內設計的定義,我將其基本原則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 整體性設計原則:保證室內空間協調一致的美感。室內設計既是一門相對獨立的設計藝術,同時又是依附於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師基於建築整體設計,對各種環境、空間要素的重新整合和再創造。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個人意志的體現,個人風格的突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將設計的藝術創造性和實用舒適性相融合,將創意構思的獨特性和建築空間的完整性相融合。這些都是室內設計整體性原則的根本要求。

  二、 功能性設計原則:空間的使用功能如佈局、介面裝飾、陳設和環境氣氛與功能統一。室內設計作為建築設計的延續與完善,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其目的是在建築設計提供的物質環境基礎上,根據人們實際的生活、生產需要,運用多種手法創造出理想的人工環境。而另一方面,建築較長的使用壽命,也決定了其最初設計時的定位不能滿足日後的使用需求。為了方便人們在其中的活動及使用,完善其功能,需要對這樣的空間進行二次設計,室內設計完成的就是這樣一種工作。可以說,將室內空間賦予相應的使用功能是室內設計最本質的工作。

  三、 藝術審美性設計原則:通過形,色、質、聲、光等形式語言體現室內空間美感。功能向審美和個性的延伸,是一個層次不斷提高的過程。室內環境營造的目標之一,就是根據人們對於居住、工作、學習、休閒、娛樂等行為和生活方式的要求,不僅在物質層面上滿足其對實用及舒適程度的要求,同時還要求最大程度地與視覺審美方面的要求相結合,在使用中體現美的感受與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不同的個性化要求,這就是室內設計的藝術審美性要求。正是由於這種審美的、個性化的要求存在,以及人們對於多姿多彩、源遠流長的各民族建築文化的追溯,才使得室內設計有著無限發展的可能。在現代建築室內空間的設計中,這種對於審美要求的迫切性與多樣性越來越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 生態性設計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其賴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環境越來越關注,低碳的綠色生活已然成為當今生活的主流。同樣,關注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建築室內與周圍環境之間的整體協調關係,強調建築室內環境與地球整體的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關係——這一生態環境的原則,越來越重要地擺在了室內設計師的面前。尊重自然、關注環境、保護生態是生態原則的最基本內涵。使創造的室內環境能與社會經濟、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發展,使建築室內環境融合到地域的生態平衡系統之中,使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健康地發展是生態環境原則的核心。設計師也需要本著生態設計、綠色建材、節約資源、降低能源等原則進行室內設計。

  五、 人本主義原則:室內設計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為人們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生活和工作的室內環境.人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對於室內環境的要求也有功能上合精神上的,而影響這些需求的因素十分複雜。作為與人的關係最為密切,為人們每日的起居、生活、工作等活動提供場所的室內空間,其品質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室內設計應以滿足人和人際活動的需要為核心,“為人民服務,這正是室內設計社會功能的基石。”室內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創造室內空間環境為人民服務,設計者始終需要把人對室內環境的要求,包括物質使用和精神倆方面,放在設計的首位。設計者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確保人們的安全和身心健康為滿足人和人際活動的需要,作為設計的核心。室內設計中以人為本的含義具體體現為,為使用者創造出一個健康、合理的生活、工作環境,其中包括老年人、行為有障礙者、有暫時或區域性行為不便者精心營造出的環境舒適、設施齊全、無障礙的室內環境。人本主義原則是室內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