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明節要碰蛋習俗來源
清明節到來的時候不僅是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活動也有代表性的飲食習慣。清明節吃雞蛋是最常見的飲食之一,那麼大家知道清明節的時候為什麼要碰雞蛋嗎?下面小編整理了清明節碰蛋的習俗來源,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碰蛋的原因
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我國民間有清明節吃雞蛋、碰雞蛋的習俗,每到清明,總有幾個小朋友願意碰雞蛋,碰雞蛋就是將兩個雞蛋對在一起,互相捏,看誰能把對方的雞蛋捏破。因為不能吃熱食,所以這個遊戲成了小朋友們的最愛。
倘若要探究清明節裡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之情。
清明節為什麼吃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為吃“節蛋”。清明節為什麼吃雞蛋?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的起源是因為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
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傳說,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藝文類聚》***,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史記》***,秦始祖大業也是“玄鳥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記》***。
在農村的一些地區,還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事前的撞擊剝皮,難免引起孩童兩兩相撞的興趣。倘若要探究清明節裡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之情。
清明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民間有一種說法,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墓上,象徵“脫殼”,預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
春季是萬物孕育的季節,與雞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雞蛋又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清明時節,風和日麗,春意盎然,人們紛紛郊遊踏青,煮熟的雞蛋是便於攜帶的理想食品,這些都促使雞蛋成為清明節的節俗食品。
清明節吃雞蛋的傳說
據民間說法,吃了清明時煮的雞蛋,就一年不會頭痛了。關於這個習俗,其實還有一個傳說:說古代孝感一帶屬雲夢澤之一部分,是一片水鄉澤國,人們都以打魚為生。因為人們天天在湖裡吹湖風,得了頭痛病。一天,嘗百草的神農路過雲夢澤,看到一些人因頭痛在湖灘上打滾。神農很可憐他們,就到處找草藥,為這些人治頭痛病。可是什麼藥吃了也無效。三月初三這一天,神農從山上撿來幾個野雞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給人們充飢。人們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雞蛋後,忽然感到頭不痛了。
清明節吃雞蛋要適量
清明節有吃雞蛋的習俗,而且雞蛋也是非常有營養的,不僅含有優質蛋白,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對於煮雞蛋,一般建議用涼水煮七八分鐘為佳,儘量不要長期吃半熟的雞蛋,以免引起腹瀉等不適症狀,而且一定要適量吃。
雞蛋煮到七八成熟營養價值最高,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一般情況蒸、煮蛋中營養成分被破壞的最少,煎、炒次之。由於雞蛋中膽固醇的含量很高,血脂高的人群不宜多食,常人一天的食用量也最好不要超過兩個。
清明節吃雞蛋也是有講究的,碰雞蛋也是一項好玩的習俗。但是大家在吃雞蛋的時候也要講究一定的量,千萬不要吃得過多,影響自身的健康。
- 為什麼清明節要碰蛋習俗來源
- 最新紡織廠實習報告範文
- 屬蛇者和屬兔者的配對情況如何
- 每個人都是聖誕老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 好聽個性唯美浪漫情侶網名
- 如何與不同型別的家長溝通
- 高一數學必修五公式總結
- 謎語八兄弟同賞月打一字的答案
- 勵志努力的句子
- 快速瘦臉簡單方法是什麼
- 國學大師羅振玉的人物生平簡介
- 小學生的優美散文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作文寫我家鄉的中秋節
- 行政人事部年度工作計劃目標
- 描寫人非常傷心的句子
- 高一語文期末拼音複習題
- 蒲公英的花語含義及其傳說故事
- 積極陽光的英文網名_陽光積極向上的網名_青春陽光積極勵志網名
- 幼兒的風景簡筆畫圖片欣賞
- 春筍打一成語是什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