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中藥方有什麼_腸胃炎中藥方治療怎麼樣

  中醫學認為,腸胃炎多因飲食不節、情志所傷、勞倦而發病,並根據病因及症狀的不同,分為寒溼、暑溼、虛寒、食滯四種類型,患者應根據,臨床表現,合理地選擇食物,辯證施治,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腸胃炎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腸胃炎的中藥方

  1.適用於風寒感冒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有乾薑、大棗。功能主治是發散祛寒,和胃溫和。

  2.用於氣滯寒凝所致胃脘脹痛、腹脹、噯氣的中成藥:主要成分為野木瓜、白礬、陳皮等。主要是理氣調中,和胃止痛。

  3.能溫中和胃,用於不死因食,胃脘滿悶或泛吐酸水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白朮、陳皮、半夏、茯苓、香附、枳實、豆蔻、廣藿香、厚朴、甘草、生薑、大棗等。

  4.適用於外感寒邪所致寒凝氣滯的胃脘脹痛,噯氣呃逆,不思飲食的中成藥:由香附、高良薑等組成,具有理氣散寒、安胃止痛的功效。

  腸胃炎的食療調理

  1、豬肚山藥粥:豬肚切片,粳米,山藥,加水煮,粥熟加少許食鹽調味服食。此粥熬煮軟熟的稀飯***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同時也為虛弱的您補充體力。

  2、白朮紅棗餅:生白朮,洗淨乾燥,研成細末,焙熟;大棗,洗淨,煮熟,去核,搗爛如泥。將大棗泥與白朮末混合,製成小餅,焙乾後食用。每次3~5個,每日2次用懷山藥煎湯送服。

  3、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入少許白糖調味,每日分2次服食。此粥可作為肥胖及神經衰弱者食療之用,也可作為日常養生健美的食品,所以,一般體質都可以吃。

  4、茶葉煮粥:茶葉,粳米,白糖適量。取茶葉先煮15分鐘取濃汁約500g。去茶葉,在茶葉濃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ml左右,同煮為粥。分2次,溫熱服食。有化痰消食、利尿消腫、益氣提神功效

  腸胃炎的護理工作

  1、注意在氣候變化的季節裡及時新增衣被、保持室內溫暖、空氣流通,防止因受寒而引起病情加重。

  2、按時就餐,細嚼慢嚥,最好日三餐定時定量,胃炎發作時可少吃多餐,平常儘量不吃零食,以減少胃的負荷,便於食物消化。注意進食的溫度,避免進食過燙、過冷或忽熱忽冷的食物和刺激性食品,避免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堅硬、粗糙、油膩及纖維過多的食品,戒菸酒等。

  3、本病患者要經常保持心情舒暢,合理安排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規律,避免勞累過度。特別是氣滯型的患者,更迎避免情志因素導致病情加重。

  4、腸胃炎的護理方法還包括慎用、忌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水楊酸類、保泰鬆、消炎痛、激素、碘胺、紅黴素、四環素、利血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