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是哪一個皇帝的宰相

  裴休作為唐朝的丞相,是在科舉中成為一名進士被推薦到朝廷從而做到丞相的位置,那裴休是哪個皇帝的宰相?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裴休是哪個皇帝的宰相,希望對你有幫助!

  裴休是哪個皇帝的宰相

  裴休出生於河東聞喜,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濟源。他是唐代的一位名相,曾經官至吏部尚書,被皇帝封為河東縣子,贈予太尉的稱號。

  裴休擅長寫文章並且他的字寫得很好看,他將歐陽修、柳宗元作為自己的榜樣。裴休所在地的寺廟都喜歡請他為寺廟題寫匾額。裴休因為字寫得好看,他所撰寫的《定慧禪師碑》至今還被儲存在陝西的戶縣草堂寺中,為世人所瞻仰。據《金山寺至》等資料的記載,《白蛇傳》中的法海就是裴休的兒子,俗名裴頭陀,裴休在其年少的時候將他送入佛門,因此有了法海的法號。裴休晚年的時候被貶到荊南擔任節度史,在這期間,他專心研究佛家經學,曾經路過益陽,在那兒小住了幾天,還在江邊朗誦經文。後來,當地的百姓專門為他在青山雲樹中修了一座亭子,取名為裴公亭。於是裴休經常到亭子裡朗誦經文,有人說曾經看到過白鹿被他的經文所吸引,駐足聆聽不願離開的場景。

  裴休早年的奇遇也是很多的,他由進士出身,官拜宰相,說明他的官運很好。他對佛教的信仰相當虔誠,與禪宗有著不可分割的因緣,在當時的禪宗史上,他跟龐蘊、白樂天、李翱、陸亙大夫等人,居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他曾經與溈山靈佑同門,可見他的佛緣是很好的。裴休精通《華嚴》教旨與禪宗心要,他因為編寫《傳心法要序》與黃檗希運結下了不解之緣。

  裴休的故事

  裴休作為唐朝的丞相,是在科舉中成為一名進士被推薦到朝廷從而做到丞相的位置,裴休一生非常信仰佛教,所以在佛教有著很好的因緣。不過關於裴休的故事最為出名的就是裴休撕衣成書的故事。

  在裴休外出考察的期間,馬車隊經過了自己的故鄉,由於早年對於佛教的信仰,他便獨自前往廟中拜訪當地的方丈。方丈見到裴休的到來也是非常的高興,裴休在寺廟中住了兩日,也是非常的開心。在裴休快要走的時候,方丈非要裴休親自給這個寺廟提名,裴休無奈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

  在寺廟走了很久發現了一面牆,潔白乾淨,就讓方丈拿來墨水,在方丈拿來筆墨紙硯之後,裴休發現筆實在是太小了,後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揉成團沾著墨水去寫。寫出的字飽蘸墨筆,蒼勁有力。這也就是裴休撕衣成書的故事。裴休的一生對書法有著很深的造詣,曾經他也親自為唐朝的牌匾提名,不過奈何之後的兵荒馬亂導致了很多明朝作家的書法作品遺失,裴休的親筆也只剩一個存於世間,很是可惜。裴休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很多的歷代名家對裴休的作品都有著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