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德格里戰役的結果是什麼

  迪德格里戰役,指的是發生在公元1121年8月12日,由喬治亞國王大衛四世率領的喬治亞、欽察、西歐十字軍與由塞爾柱突厥可汗伊爾扎梓率領的塞爾柱突厥軍之間展開的激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迪德格里戰役的結果

  迪德格里戰役是一場爆發在1121年,喬治亞和塞爾柱突厥之間的戰爭。塞爾柱突厥為此投入了超過四十萬以上的兵力,而喬治亞軍隊僅有55600人,實力對比懸殊。但迪德格里戰役的結果卻出人意料,最終是喬治亞獲勝。

  喬治亞在英主大衛四世的率領下,在迪德格里山峰下與塞爾柱突厥決戰。大衛四世幾乎採用了中國兵法“三十六計”中的所有計謀,詐和、圍敵留缺、伏擊、追擊等,把四十餘萬突厥大軍殺得片甲不留。

  喬治亞在此戰中擊敗了塞爾柱突厥,使突厥的勢力不得不從西北亞地區撤出,為喬治亞贏得了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國際環境。喬治亞代替塞爾柱,成為了高加索地區的霸主,使得大衛四世可以肆無忌憚地擴張自己的領土。並於1122年,大衛四世收復了被穆斯林佔領數百年的喬治亞舊都第比利斯。這個地方後來一直成為了喬治亞的首都,直到至今。

  迪德格里戰役的結果是當時始料不及的。它有著其必然性和偶然性。首先,在這場戰役之前,大衛四世勵精圖治,富國強民,打造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喬治亞帝國,組建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讓他有了和塞爾柱突厥抗衡的資本。其次,塞爾柱突厥擁有數十萬大軍,實力是喬治亞的幾倍,喬治亞的每個士兵,幾乎都要以一當十,才能贏得這場戰爭。大衛四世在戰鬥剛剛開始的時候,巧妙地運用了詐和計謀。這個計謀對整場戰役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由精銳士兵扮成的和平使節來到塞爾柱突厥的指揮核心的時候,他們忽然發難,讓突厥大軍的指揮暫時處於了癱瘓狀態。這個時候,偶然性便凸顯出來。如果突厥指揮官是類似於韓信、岳飛這樣的能幹將領,擁有如此龐大的軍隊,反戈一擊打敗喬治亞是必然的,可是突厥的指揮官伊爾扎梓卻臨陣脫逃,甩下幾十萬人任人宰割。如此無能的指揮官,不打敗仗簡直沒有天理了。

  迪德格里戰役的過程

  迪德格里戰役是西方軍事史上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迪德格里戰役的過程也堪稱為西方軍事的經典,為後世的人們津津樂道。

  由於喬治亞的崛起,令一直稱霸西北亞的塞爾柱突厥頗為不安,尤其當喬治亞的國王大衛四世率領軍隊,大有復興喬治亞之勢的時候,他們便決定動員全國的力量,對喬治亞用兵。

  交戰的場地定在迪德格里山峰下的平原處。據記載,此戰塞爾柱突厥動員了四十萬的大軍,而喬治亞僅有五萬餘人。1121年8月12日,也是雙方決戰的日期。喬治亞的國王大衛四世視察了戰場情況,發現光憑喬治亞士兵的勇猛,還不足以戰勝塞爾柱突厥,所以他用了一個計謀,派遣了一對由精銳士兵偽裝而成的“停戰使者”團,來到塞爾柱突厥的核心,於突厥商談和議的事情。

  突厥大軍的指揮官伊爾扎梓對此並無疑心,就下令讓喬治亞的使節團進入。孰不料,那些使者進入大軍核心之後,馬上變成了凶狠的士兵,開始對著突厥大軍的核心廝殺起來。這些人自然不能和四十萬的突厥軍抗衡,但也足以令他們的指揮系統處於暫時癱瘓狀態。就在此時,大衛四世發動了全軍衝鋒的命令。

  隨著戰役的推進,突厥軍開始慢慢不支,朝著大衛四世故意留給他們的缺口處突圍。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恰恰是大衛四世留給他們的另一個地獄的***。當他們突圍來到山谷的時候,早已埋伏在那裡的喬治亞士兵突然殺出,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塞爾柱突厥還沒來得及重組軍隊,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全軍潰退的局勢。整個迪德格里戰役的過程,都被喬治亞的國王大衛四世牢牢地掌握在控制中,當他們發現敵軍開始潰退後,就毅然下達了追擊的命令。喬治亞足足追擊了八天,把塞爾柱突厥大軍直殺得屍橫遍野,主力被無情地全殲。此戰最終以喬治亞獲勝而告終。

  迪德格里戰役的影響

  迪德格里戰役的影響在高加索地區是起到決定性的。喬治亞國王僅用了五萬餘人的軍隊,一舉擊潰了塞爾柱突厥的數十萬大軍,而且幾乎是全殲,是喬治亞在高加索地區崛起關鍵性的一場戰役。

  在迪德格里戰役勝利之後,塞爾柱突厥再也無法高加索地區了,其勢力不得不退出該地區,使得喬治亞從此可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國際環境下大肆地擴張其領土,併為之後大衛四世收復喬治亞的舊都第比利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比利斯之後就一直是喬治亞的首都,並延續至今。

  迪德格里戰役的影響對於喬治亞的崛起也是關鍵性的。之前喬治亞一直被塞爾柱突厥壓制著,並定期需要向其繳納貢稅。戰後,喬治亞不僅停止了向其貢稅,而且取代他成為了這個地區的霸主。所以後世的喬治亞人,都稱大衛四世為“建國者”。這場戰役的影響在當時十分巨大,因此直至今日,人們依舊稱其為“不世之勝”,並將這一天的紀念日,稱為“迪德格里戰役之日”。

  在軍事方面,迪德格里戰役的影響對於後世也是十分重要的。大衛四世在此戰中採用的鉗形包抄戰術,被後世人們所效仿和沿用。例如在1202年,帶領著喬治亞走向其巔峰時期的塔瑪拉女王,在對羅姆蘇丹國的巴西安戰役中,便採用了同樣的戰術,結果使迪德格里戰役的輝煌重現,以八萬人馬輕易擊退了突厥三十萬大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