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長作文範文

當一個人學會付出,學會擔當時,才可以說,這個人真的長大了,他完成了成長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經歷成長,這個過程有艱辛也有收穫,但是它非常有意義。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記得小時候我是比較靦腆的,也十分膽小,見到親朋好友都不敢打招呼。這讓他們覺得我沒有禮貌,給他們留下不太好的印象。現在就不同了,我沒有像以前那麼的靦腆膽小,見到親朋好友我都會主動打招呼,如果不知道怎麼稱呼,我也會去問,這讓我在交友方面的能力也變強了。

以前的我遇到什麼困難動不動就會哭,然後淚點很低。現在呢,淚點高了些吧,就是遇到事情可能比較多,然後情緒波動有點大吧,但是遇到困難我會解決或者問別人或者向他人傾訴,被人欺負我也會欺負回去,我不喜歡打小報告,除非迫不得已。

以前的我太過於依賴父母,每次離開他們都會很難過捨不得,現在經過兩年的住宿生活,讓我不再那麼依賴父母,讓我學會獨立,學會如何好好照顧自己。

以前的我很不懂事,喜歡頂撞大人,雖然現在偶爾也會頂撞大人,可是已經很少了;以前很懶,不喜歡做家務,可能是被奶奶慣的,但是現在懂事了許多,我也會幫忙做家務,幫忙照顧弟弟。

但是現在的我對大人說話的語氣態度都不是很好,這讓我很苦惱。一時半會我真的改不掉這個毛病,因為這個,我經常會被批評教育。可是我真的儘量控制自己的態度了,你們看到我的努力了嗎?看到我有一點改變嗎?能夠理解我嗎?你們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懂的我的難處呢?

成長的道路充滿艱辛,所以希望大家能多一份理解,或者換位思考一下,不要總是保持著那種陳舊的思想。

成長就像是在吃甘蔗,要學會把甜的留到最後吃;成長就像是老鷹在練習飛翔,關鍵在於堅持不懈的追求;成長就像是蝴蝶破繭成蝶,掙扎褪掉所有的青澀和醜陋然後在陽光下抖動美麗的翅膀而飛翔。

也許,這就是成長吧!

2

歲月的河流緩緩流過,成長的足跡深深地印在河畔,驀然回首,那一串串或深或淺的腳印,記載著歡樂,記載著憂傷,伴隨我一路走來。——題記

六歲·依賴

寂靜的夜,敞開的窗戶沒有一絲風,只有昏黃的光投在牆上,風漸漸地吹得急驟起來,把窗簾吹得不停擺動。燈罩拉長的影子也隨之晃來晃去,耳畔又傳來了陣陣嗒嗒聲,遠處的門框上此時趴一個臉色煞白的人,眼睛是兩個黑色的空洞,此時他居然露出了笑容。渾身發抖,牙齒打顫的我來下及穿鞋,光著腳跑向了你的臥室,躡手躡腳地爬上床,你便微笑著用手指點著我的鼻子嘆到:“唉,這有什麼可怕的呀?真是沒有長大!”但此時有你的保護,我不久便步入夢鄉。

十歲·衝動

清風吹動日曆上的日期,嘩啦啦地吹過童稚年華,不知不覺已經是三年級了,那天天氣宜人,而我卻充滿憤怒。我厭倦同學長期以來對我開的玩笑,於是我揮起了拳頭,把自己的帽子丟到一邊投身到一場戰鬥之中,我們在操場上滾來滾去,在幾位同學與下課鈴的幫助下,戰鬥結束,我滾了一身的灰,而他的臉也被我撓傷。當晚,家中好像烏雲密佈,彷彿只要一瞬我就會被無盡的洪水沖走,只見,你接電話時臉色的變化多端,我就異常不安,只見你又一次點點我的鼻子,嘆息道:“唉,你還是沒有長大。”

十二歲·獨立

小升初考試在即,面對六年來積攢的壓力我讓自己顯得從容,但又無遺漏,在你的面前,我也沒有表示緊張,只是一遍又遍地翻著錯題。這是你第一次沒有帶著我複習,在考場上人從容發揮,我沒有忘乎所以,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質疑直到試卷變得無懈可擊,面對難題我不敢草草了事而是反覆閱讀,然後打倒難題。當你看到成績單時,你只是說了一句話:“你終於長大了。”

有你在成長中給我的陪伴,一路走來,我充滿陽光,不會孤單。

3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成長。

從小孩長成少年,從青少年長為成年人,這些都是成長。從青少年到成年人這個過程有個抽象的詞,那就是青春。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伴相守;一旦走進森林,就有草叢和石塊擋路,情形就變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尋找各自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的同足情深,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在青少年的時候存在,所謂的這就是青春。越長大越孤單是因為越長大人的想法會更豐富吧。這大概也是一種成長吧。

在青春以後,在人變得成熟以後,在成長以後,逐漸就會明白自己是誰,餘生想得到什麼,並在一定程度上明確的知道哪些朋友值得全力關注,哪些只是在消耗體力。於是成長的足跡就開始深淺不一了。

對於我而言,成長的路上最明顯的無非是自己對一些事物的看法,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和解決方式,以及對朋友的舍取和對以後的選擇。

可能這是一個很殘酷的話題,但是這和青春有關和成長有關,因為生活的不同,環境的差異和思想觀念的天壤之別,都會讓故友作鳥獸散。這一點看似殘酷,但避無可避,也無須避。在青春的這條路上,朋友是個重要的陪伴。真正的朋友,資源,地位,見識一定相當。即使有些友誼看似超越階級,但觀念的水平一定是相當的。朋友是分享觀點的人,而不僅僅是交換感情的。

成長的足跡不僅僅是在外在上有體現的,更多的在內心的世界也是有所表現的。心智的成長會使人做出一些哪怕看起來很無情,但細細品味來卻別有風味的選擇。

大概在更成熟以後,大概在青春過後。我不會再裝模作樣地去擁有很多友人,有時也可能會因為寂寞而忍受空虛的折磨,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屈辱的代價去換取那不真心的朋友。

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也許你的心態會隨之而改變,大概在青春逝去過後,大概在變得成熟以後,大概隨年齡的增長,這都能算是成長。

4

成長是場無需解釋的蛻變,這場蛻變必然會打破幸福,經歷風雨。在這場蛻變中,稚嫩的臉龐經過歲月的洗禮變得精緻成熟。哪怕會受傷,但這卻是成長不可避免的代價。

毛毛蟲經過長時間的蟄伏,養精蓄銳,最終蛻變成了美麗的蝴蝶;蟬蛹經過幾個星期的掙扎脫破,最終也破蛹而出,成為一隻小巧玲瓏的飛蛾翱翔在空中;人和動物們一樣,只有經過歲月的洗禮,時間的考驗,才能成就優秀的自己。

開學幾個星期以來,班裡同學們的作業交的按時又整齊,每次早讀一下課,我的桌子上放滿了各個小組的作業,所以,一到早讀下課,我便能及時送給老師,再也聽不到我大聲催促的聲音了。我想,這就是成長。

自從開學後,英語老師製作了一個背書的檢查表,每次英語早讀,都會有很多同學去排隊背書,隊伍長得像一條龍,有些同學知道排隊不易,所以只要“機會”輪到他,他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背了一篇又一篇。哪怕上課鈴響了,很多同學也還是堵在老師面前不走,直到背完。儘管有些同學背的不熟,但他們依然有勇氣背給老師聽。我想,這就是成長。

課間裡,部分同學埋頭寫作業複習功課,不放過一分一秒,課間追逐的同學少了許多,雖然還是有些同學假不正經,但比起以前,總體好了許多。我想,這就是成長。

接下來再說說午寫吧,每次中午進到班裡,班裡都非常安靜,每個同學都有活幹,寫作業、看書、背誦等,嬉戲打鬧、發呆、無所事事的人少了。我想,這就是成長。

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件小事,都蘊含著成長的足跡。從不會做到會做,從壞事變成好事,從稚嫩到成熟,從不自覺到自覺。我想,這就是成長。

5

前些天,我在整理舊物的時候,偶然翻出一幅畫,它藏在玩偶小熊的後面,藏在舊相機的鏡頭裡,藏在了我童年的記憶中。

畫中,雪花漫天飛舞,一個拖著黃色行李箱的男人走在遠方,穿件有些不太合身的紅色羽絨服,正依依不捨地回首告別,那紅色被我塗抹得很濃,顯得格外鮮亮。男人的身影用稚嫩的線條,被扭曲成了怪異的形狀。

六歲的那年冬天,天正悄無聲息地下著雪,誰都不想離開盪漾著無限溫暖的家,而走向外面的寒冷,可是他又要走了,他是我的爸爸。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在外地工作,一個月才回家一次,我很想念他,總是盼望著有一天他再也不會離開,可每一次我的希望都落空了,所以我開始討厭那離別的腳步捲起的微塵。此時的我正鬱悶地坐在床邊,晃悠著兩條腿,看著爸爸收拾行李的身影,戀戀不捨地問:“你可不可以不要走呀?”爸爸笑著颳了一下我的鼻子:“不去工作,哪來的錢給你買玩偶熊啊?”可是我心想:我寧可不買小熊,也不要和你說再見。相聚的時間總是像與人賽跑般過得飛快,我站在送別的路口,極不情願地向爸爸揮手說再見。雪越下越大,整個世界變成了白色的一片,天空灰濛濛的,似乎也在為這離別的時刻營造著傷感的氣氛。我看著白色精靈落在爸爸的肩上,湧上心頭那淡淡的憂傷,難言的酸楚,化作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終於忍不住順著通紅的臉頰流淌下來。我哭著撲到爸爸懷裡:“我不想和你說再見,爸爸不要走…”爸爸摸摸我的頭,吸了吸凍得巳發紅的鼻子說:“女兒聽我說,在我們的一生中會經歷無數次分別,也會經歷無數次相聚,要學會分別,才會有下一次的相聚,這是成長!我相信你會明白這個道理的。”說完又指指自己的羽絨服:“看,紅色是溫暖的色彩,所以我要留給你最溫暖的背影!”我看著那紅色,心裡多了份感觸。“那麼,再見吧!”他對我說。我噙著眼淚微笑說:“再見!”爸爸那紅色的身影在風雪中慢慢走遠,大雪紛飛中那身影漸漸消失不見了,只覺得爸爸在遠方對我的不捨與我對他的思念融合在一起,一直溫暖著我的心。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懵懂地體會到,原來這種既痛苦又幸福的感覺就是成長。就像毛毛蟲的繭,蛻變成蝴蝶的那一刻,是幸福的、美麗的,卻會有一段痛苦的蛻變過程。那一刻我懂得了離別、經歷了成長!

提起筆,記憶落於紙張,畫了這幅畫——爸爸那紅色的背影,又刻意把紅色塗抹的格外濃重,因為它曾給予過我溫暖。畫的背面是我的字跡:相遇和離別,彷彿一個個轉身,一圈一圈,連成生命的圓滿。

我將這幅童年的畫,又仔細地放回了原處,讓它繼續看時光飛逝,等經過時光的打磨後,還會再將它翻出來回味,畫中雪花靜靜飄,那抹紅色之中有溫情,有生活的沉重,也有成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