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音樂開發寶寶的大腦

  我們都知道音樂可以啟智,開發大腦,但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適合寶寶開發大腦,那麼哪些音樂可以開發大腦的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開發寶寶大腦的音樂

  01.美人魚.mp3

  02.像海一樣藍.mp3

  03.深淺.mp3

  04.纖活.mp3

  05.你曼妙的身影.mp3

  06.戀愛的預感.mp3

  07.午後微風.mp3

  音樂對大腦潛能的開發

  01高音是音樂的旋律

  我們在聽音樂時,會不自覺地去尋找並追隨音樂中那個最高的音,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對於寶寶而言,他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探索,因此就強化了腦部探索、集中精神。

  與流行音樂相比,古典音樂在高音部分極具變化的,而且一些樂器比如小提琴、鋼琴、長笛它可以發出人聲發不出的,但人耳可以識別的高音,所以給寶寶聽古典音樂,在鍛鍊腦部探索和集中精神的效果會更好。

  02中音是音樂的和聲部分,它指向情感上愉悅和滿足

  古典音樂是非常注重和聲的,這一點,只要是任意挑選一首古典音樂去聽聽看,就會有感觸。很多人覺得莫扎特的音樂沒有真正的悲傷,我覺得大部分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和聲非常豐富而和諧。

  03低音就是音樂的節奏、氣氛,他會讓大腦穩定和安全感

  為什麼人類大腦喜歡音樂中的低音?因為我們在胎兒時期聽到的聲音,有母體的隔離,所以都是被削弱的,都是低音,而且媽媽的心跳聲也是低音,所以低音會讓我們有回到母體的感覺,安全而舒適。美國羅格斯大學的認知學者Karin Stromswold認為,節奏紮根於人類身上。

  怎麼給孩子聽音樂才是有效的

  1、最重要的問題,怎麼讓孩子喜歡古典音樂?照常理,音樂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沒人不愛音樂,不用擔心孩子不喜歡,但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可以事先耍一些小手段:比如孕期就開始聽,孩子對熟悉的聲音有莫名的好感;創造條件讓孩子可以從音樂裡得到滿足感,比如每次餵奶前聽一段音樂,孩子知道這個聲音代表有吃的了,那麼他愛上這個聲音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多久可以看到孩子的變化?這是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事了。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出現效果可能也會有所差異。我是在瓜瓜2周的時候,給他做英語啟蒙時發現特別明顯的進步的,幾乎所有的單詞,我只要讀一遍,他就能非常準確地重複出來,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可是一點基礎都沒有地。而且,瓜瓜的邏輯思維能力一直都還不錯,走迷宮、拼圖這類遊戲玩的特別溜。

  3、每一首都要專注聽嗎?不需要,按照孩子的喜好,專注聽最好,不然當背景音樂聽都可以,只要每天堅持就行。

  媽媽們也許會問,如果都沒有認真去聽,還會保證效果嗎?

  會的。我們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可互動的震動單位,由許多振動系統所構成,比如心臟的跳動、腸胃的蠕動、腦波的波動等等。當聽到音樂產生的振動與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時,會使人體分泌一種怡情益性的物質內啡endorphine,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讓人富有活力,朝氣蓬勃。像長笛、洞簫、排、薩卡斯這類“風類樂器”,在音樂治療領域都被音樂康復師們用在幫助呼吸。而且,古典音樂對寶寶大腦潛能的開發是默默進行的,所以不講究怎麼聽。

  4、感覺聽不懂,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懂呢?喜歡聽就是懂了,不一定對每個聲部都瞭如指掌,只要寶寶願意停下來去聽,就是懂了。

  如果你想要更聽地效果更好一些,不妨讓孩子試著去找找每首曲子裡的規律。

  以這首我們最為熟知的《卡農》為例,這首曲子非常好玩。認真去聆聽,你會發現它所有的旋律都是一模一樣,但每一個聲部比前一個聲部延遲一會兒,一層一層疊上去就成了一首更豐富的音樂。下次你給孩子放這首曲子時,不妨試著讓孩子自己去找找下一個聲部會在什麼時候出現,這種鍛鍊對寶寶腦部的搜尋、歸納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

  5、什麼時間聽比較好?要不要固定一個時間聽。我個人覺得是可以固定在早上或者臨睡前比較好,睡眠對於記憶形成與處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學習之前擁有足夠的睡眠能幫助腦袋做好記憶的準備,在學習之後睡眠這能幫助儲存並鞏固性的資訊到大腦裡,也比較不容易遺忘。不固定也沒關係,還是那句話,堅持每天聽就行。

  6、音量開多大比較好?建議不要太高,剛剛好能聽見就可以,比如我一般開50,而且如果瓜瓜專注聽的時候,我還會偷偷把音量調下來一點點,這對訓練他的耳力是有好處的。

  7、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有興趣?看他的表情,專注是不一樣的神情。比如瓜瓜每次聽《卡農》,我都有一種他耳朵要豎起來的感覺。需要特別說的是,孩子喜歡聽,有認真聽,並不一定表示他就懂得唱出來。聽和唱是兩件事,媽媽們不要用會不會唱去判斷孩子對這首曲子的喜歡程度,甚至是聽的效果哦。

  8、聽古典音樂還能聽兒歌嗎?當然可以,一個是大腦的營養品,一個是情緒的慰藉品,兩者並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