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母親最後的願望

   2013年6月17日上午10時許,湖北省犯人管教所來了一名特殊的服刑人員家屬: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穿著看不出原來顏色的灰色外套,一手拿著舊床單系的 包袱,一手拄著粗樹枝做的柺杖,滿身汙垢。

    這位老人已經67歲,她告訴管教所民警,已經有12年沒有看到兒子了,這次揹著饃饃,徒步11天過來,是因為“近來身體越來越差,眼睛快要看不見了,怕 活不到兒子出去那天”。

   老人家住在河南確山貧困山區,一家以務農為生,家境貧寒。13年前,兒子入獄,老伴受不了打擊去世。去年,小兒子在工地上把腿摔斷了,生活更是每況 愈下。但物質的貧乏並沒有擋住老人思親的腳步。6月6日清早,老人蒸了兩籠饃饃,背上簡單的行囊,向湖北省犯人管教出發了。

   一路上,為了節省開支,她晚上睡在屋簷下、公路邊,渴了就喝自來水;餓了吃饃饃,撿垃圾堆裡的剩菜剩飯吃。從家到管教所,有300多公里路程,老人沿 途打聽,足足走了11天。

   “走進會見室的時候,我一下子就看到母親了,她瘦了不少,頭髮全白了,衣服都是髒的,見到我的時候就哭了……”王飛低著頭,眼睛裡噙著淚水。

   因為家庭經濟壓力很大,他2000年參與盜竊團伙,扒火車時引發重大事故被判處無期徒刑,當時他的孩子剛剛滿月。

   來武漢途中,有人給了個蛋糕。老人覺得那是好東西,捨不得吃,帶給了兒子。 見到兒子時,這個小蛋糕已經過期了。

   得知母親步行過來的緣由,王飛心痛不已,從不流淚的他忍不住抱頭痛哭。看到兒子在獄中平安健康,聽到民警說兒子表現良好,即將於明年4月出獄,老人家反覆鼓勵兒子在獄內安心改造,平平安安,出來後重新做人,重振家業。

   臨別前,王飛抓著母親的手,反覆叮囑“一定要撐到我回家那天”。

   王飛母子會見時,民警看見,一個發硬的饃饃從老人家破了洞的包袱中滾出來,老人彎下佝僂的身子蹲下去撿起來,小心翼翼地用衣袖擦了擦,放回包袱裡 。

   好心的民警主動拿出隨身的200元捐助給老人作為路費,還買了方便麵、餅乾等食物送給老人,讓老人安心回家。

   《武漢晚報》 張艾 李承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