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司馬相如列傳》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樑孝王來朝,從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遊樑。樑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遊士居數歲,乃著《子虛之賦》。會樑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於是相如往,舍都亭。臨邛令繆①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並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褌②,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馬長卿,長卿故倦遊,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選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有刪改***
【注】①繆***miù***:假裝。②褌***kūn***:褲子。
《司馬相如列傳》文言文閱讀題
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相如見而說之 說:通“悅”,高興
B.於是相如往,舍都亭 舍:居住
C.長卿謝病不能往 謝:推辭
D.長卿第俱如臨邛 如:如同
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故其親名之曰犬子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B.①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 ②乃為裝遣荊軻
C.①乃著《子虛之賦》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D.①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 ②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相如憑藉資財擔任郎官一職,早期侍奉不喜歡辭賦的景帝,後來到了樑國並與讀書人和遊說之士相處多年。
B.王吉當時擔任臨邛縣令,交好並幫助司馬相如擺脫困境。他堅持拜訪司馬相如,提升了司馬相如在富人心中的地位。
C.卓王孫為臨邛縣富人,與程鄭置辦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受邀參加宴會,他的風采傾倒滿座賓客。
D.卓文君寡居父親家,席間偷窺並喜歡上司馬相如,與其私奔成都。後來卓文君因當壚賣酒感動父親而得到資助。
四、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會樑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4分***
譯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4分***
譯文:
五、用斜線“/”給下面語段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限劃7處******7分***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司馬相如列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8.D如:到
19.C副詞,“於是”***A代詞,“他的”;代詞,代那件事。B動詞,“擔任”;動詞,“整理”。D連詞,表承接,“然後”;連詞,錶轉折,“但是”。***
20.D卓王孫以女兒女婿賣酒為恥,他資助女兒主要因為昆弟諸公的勸說和維護自己的面子,是不得已而為之。
四
1.適逢樑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沒有用來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會”“卒”“無以”各1分,句意1分。 ***
2.卓文君在夜晚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於是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亡”“乃”省略句各1分,句意1分。***
五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司馬相如列傳》文言文參考譯文
司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長卿。他少年時喜歡讀書,也學習劍術,所以他父母給他取名犬子。司馬相如完成學業後,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憑藉家中富有的資財而被授予郎官之職,侍衛孝景帝,做了武騎常侍,但這並非他的愛好。正趕上漢景帝不喜歡辭賦,這時粱孝王前來京城朝見景帝,跟他來的善於遊說的人,有齊人鄒陽、淮陰人枚乘、吳人莊忌先生等。相如見到這些人就喜歡上了,就借生病為由辭掉官職,旅居粱國。粱孝王讓相如這些讀書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機會與讀書人和遊說之士相處了好幾年,於是寫了《子虛賦》。
逢粱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沒有可以用來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相如一向同臨邛縣令王吉相處得很好,王吉說:“長卿,你長期離鄉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就來我這裡看看吧。”於是,相如前往臨邛,住在城內的一座亭子裡。臨邛縣令佯裝恭敬,天天都來拜訪相如。最初,相如還是以禮相見。後來,他就謊稱有病,讓隨從去拒絕王吉的拜訪。然而,王吉卻更加謹慎恭敬。臨邛縣裡富人多,如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併把縣令也請來。當縣令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她的愛慕之情。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後,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裡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他。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進家所見,空無一物,只有四面牆壁立在那裡。卓王孫得知女兒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兒極不成材,我不忍心傷害她,但也不分給她一文錢。”有的人勸說卓王孫,但他始終不肯聽。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文君感到不快樂,說:“長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臨邛,向兄弟們借貸也完全可以維持生活,何至於讓自己困苦到這個樣子!”相如就同文君來到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並且讓文君站在壚前賣酒,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僱工們一起操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卓王孫聽到這件事後,感到很恥辱,因此閉門不出。一些兄弟和長輩交相勸說卓王孫,說:“你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錢財。如今,文君已經成了司馬長卿的妻子,長卿本來也已厭倦了離家奔波的生涯,雖然貧窮,但他確實是個人才,完全可以依靠。況且他又是縣令的貴客,為什麼偏偏讓他們受這樣的委屈!”卓王孫不得已,只好分給文君家奴一百人,錢一百萬,以及她出嫁時的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買了田地房屋,成為富有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