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謹齋家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陳謹齋家傳》選自姚鼐《惜抱軒文集》,姚鼐,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陳謹齋家傳》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陳謹齋家傳

  陳謹齋諱志鋐,字純候。休寧有陳村,在縣治西南山谷之間,俗尚淳樸,陳氏世居之。謹齋之曾祖仁琦,以孝悌稱,為鄉飲賓①。其子耀然、孫世墱,皆敦厚不欺為長者。世墱又為鄉飲賓,僅一子志鋐,守其家法尤謹,故自號曰謹齋也。

  謹齋以行賈往來江上,或居吳,或居六合、江浦。所居貨嘗大利矣,而輒捨去之,既去而守其貨者,果失利,其明智絕人如此。而內事親孝,養寡姊甚厚。姊亡,盡力上請獲旌其節。在裡則歲以米平,建陳氏宗祠,置祀田②,設為條制甚備;倡修邑鄉賢祠③。其村南有巨溪,越溪道達婺源,而溪漲則阻為人患。謹齋為造舟設義渡,置田以供其費。在六合、江浦,遇公事所能為者,必以身先,如其在休寧焉。

  其自奉甚簡陋,而濟人則無所惜。人或欺許之,夷然未嘗較也。人或頻以事求索之,輒應,未嘗厭也。暇則以忠謹之道,訓其家人,而未嘗言人之過。少時,遇一術者為言:君某歲當少裕,某歲大裕,及他事成毀,後皆奇驗。又言君當五十三歲死矣!故謹齋至五十,即歸臥陳村不出以待終。然壽七十八乃沒,人謂其修善延也。既沒,而其家不失長者風,謹齋之教也。

  謹齋子四人:有灝、文龍、有泗,皆篤謹為善人,皆先人卒;惟幼子有涵送其終,時年五十矣,而以盡禮致毀有稱。有涵之子兆麒,從姚鼐學為文,嘗為鼐述謹齋之行。

  姚鼐曰:謹齋生平皆庸行,無奇詭足駭人者;然至今人我稱之者,以其誠也。夫使鄉里常多善人,則天下之治,無可優矣。如謹齋者,曷可少哉!曷可少哉!

  【注】①鄉飲賓:鄉飲酒禮的賓介。按周制,鄉飲酒禮舉鄉里處士之賢者為“賓”,次為“介”。其後歷代相沿,名稱不盡相同。②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③賢祠:供奉先賢的祠堂。

  《陳謹齋家傳》文言文閱讀題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明智絕人如此 絕:超過

  B.盡力主請獲旌其節 旌:表彰

  C.設為條制甚備 備:完備

  D.及他事成毀 毀:誹謗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現陳謹齋有“長者”之風的一組是3分

  ①守其家法尤謹②所居貨嘗大利矣,而輒捨去之③。而內事親孝,養寡姊甚厚④謹齋為造舟設義渡,置田以供其費⑤故謹齋至五十,即歸臥陳村不出以待終⑥時年五十矣,而以盡禮致毀有稱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村民俗淳樸,陳謹齋的祖上幾輩人都是賢良之人。這些因素對陳謹齋的高尚品性的形成不無影響。

  B.陳謹齋經商時,有時會居住在六合、江浦,他同情當地百姓的生活,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會率先去做。

  C.陳謹齋受人欺騙也不計較,不拒絕幫助多次求他辦事的人。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性格溫和敦厚的人。

  D.文末姚鼐對陳謹齋的評價先抑後揚。先指出他一生沒有突出的成就,再稱頌他為人坦誠、德行高尚。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其自奉甚簡陋,而濟人則無所惜。3分

  2有涵之子兆麒,從姚鼐學為文,嘗為鼐述謹齋之行。4分

  3如謹齋者,曷可少哉!2分

  13. 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3分

  儒者或言文章吟詠非女子所宜,餘以為不然。使其言不當於義,不明於理,苟為炫耀廷欺雖男子為之可乎不可也明於理當於義矣不能以辭文之一人之善也;能以辭文之,天下之善也。言而為天下善,於男子宜也,於女子亦宜也。

  《陳謹齋家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9.D

  10.A

  11.B

  12.1陳謹齋供養自已十分簡單,但是接濟他人卻毫不吝惜。

  2陳有涵的兒子陳兆麟,跟隨姚鼐學習寫文章,曾經向姚鼐講述陳謹齋的事蹟。

  3像陳謹齋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缺少呢!

  13.苟為炫耀廷欺/雖男子為之可乎/不可也/明於理/當於義矣/不能以辭文之/一人之善也

  《陳謹齋家傳》文言文參考譯文

  陳謹齋,名叫志鋐,字純候。休寧有個陳村,在縣城西南的山谷之間,當地人崇尚淳樸之風,陳氏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那裡。陳謹齋的曾祖陳仁琦,憑藉孝悌出名,是鄉飲賓,陳仁琦的兒子陳耀然、孫子陳世墱,都是敦厚老實有德行的人。陳世墱也做了鄉飲賓,陳世墱只有一個兒子陳志鋐,陳志鋐遵守家中的規矩更加謹慎,因此自號“謹齋”。

  陳謹齋因經商往來於江上,有時候居住在吳地,有時候居住在六合或江浦。自已佔有的貨物曾經有套利潤可賺,但是他總是捨棄離開,他離去後,那些守著他的貨物的人果然損失了利益,他聰明過人就像這樣。他在家裡侍奉父母十分孝順,奉養成了寡婦的姐姐特別優厚。姐姐去世後,他又竭力向上請示,使姐姐的節操獲得表彰。在鄉里,每年都用平價出售大米,修建了陳氏宗祠,還置辦了祀田,並訂立了較為完備的條規制度;倡議在鄉邑修建賢祠。村子的南面有條大溪,跨過大溪就能取道到達婺源,但是溪水一漲就成為阻礙人們行走的障礙。陳謹齋為人們製造了船義務為大家擺渡,並置辦田地來提供擺渡的費用。在六合、江浦,凡是遇到公事並能辦得到的,陳謹齋一定帶頭去做,就好像在休寧的家鄉一樣。

  陳謹齋供養自已十分簡單,但是接濟他人卻毫不吝惜。有人欺騙了他,他非常坦然不曾跟他們計較。有人頻繁地求他辦事,他總是答應,不曾厭煩。在空閒之餘用忠謹之道,教育他的家人,然而不曾談論他人的過失。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一個算命的人,告訴他說:你在某年會發點小財,在某年會發大財,以及其他事的成與敗,後來都得到神奇的驗證。又說你會在五十三歲的時候去世!因此陳謹齋到五二歲的時候就回到陳村閉門不出等待終老。然而陳謹齋活到七十八歲才去世,人們都說是他修養行善使壽命延長了。陳謹齋去世之後,他的家風仍然不失賢者風範,這是陳謹齋教育的結果。

  陳謹齋有四個兒子:有灝、文龍、有泗,他們都純厚謹慎是有德行的人,但是都比陳謹齋去世得早;只有他的小兒子陳有涵給他送終,陳有涵當時五十歲了,因為盡孝道,在為父親守喪其間傷害了自已的身體,被人們稱頌。陳有涵的兒子陳兆麟,跟隨姚鼐學習寫文章,曾經向姚鼐講述陳謹齋的事蹟。

  姚鼐說:陳謹齋一生都很平常,沒做出足以讓人驚駭的奇特事情;但是至今人們大多稱讚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坦誠,假使鄉里常常增加一些有德行的人,那麼天下的太平就可以不用擔心了。像陳謹齋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缺少呢!看麼可以缺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