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會閱讀答案

  五猖會是浙江省上虞市東關縣的漢族民俗及民間宗教活動。魯迅朝花夕拾中也曾提到的五猖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五猖會》片段文章閱讀:

  要到東關看五猖會去了。這是我兒時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為那會是全縣中最盛的會,東關又是離我家很遠的地方,出城還有六十多裡水路,在那裡有兩座特別的廟。一是梅姑廟,就是《聊齋志異》所記,室女守節,死後成神,卻篡取別人的丈夫的;現在神座上確塑著一對少年男女,眉開眼笑,殊與“禮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廟了,名目就奇特。據有考據癖的人說: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並無確據。神像是五個男人,也不見有什麼猖獗之狀;後面列坐著五位太太,卻並不“分坐”,遠不及北京戲園裡界限之謹嚴。其實呢,這也是殊與“禮教”有妨的,——但他們既然是五猖,便也無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別論”了。

  因為東關離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昨夜預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搬下去了。我笑著跳著,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後。

  “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

  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鑑略》。因為我再沒有第二本了。我們那裡上學的歲數是多揀單數的,所以這使我記住我其時是七歲。

  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

  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

  “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

  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裡去了。

  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麼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粵有盤古,生於太荒,

  首出御世,肇開混茫。

  就是這樣的書,我現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裡面了。記得那時聽人說,讀《鑑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於太荒”呵!……

  應用的物件已經搬完,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牆,天氣很清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裡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麼“生於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彷彿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經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來,拿書走進父親的書房,一氣背將下去,夢似的就背完了。

  “不錯。去罷。”父親點著頭,說。

  大家同時活動起來,臉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將我高高地抱起,彷彿在祝賀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頭。

  我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以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裡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

  《五猖會》閱讀題:

  小題1:此文選自***作者***_______ 寫的回憶性散文集《_______》 。***2分***

  小題2:選文第一段寫五猖會是“罕逢”的“盛事”,五猖廟的“奇特”,目的是什麼?作者在結尾又寫背書的內容完全“忘卻”這樣寫起了什麼作用?***3分***

  小題3:你對文中的父親對“我”的教育方法有何評價?***2分***

  《五猖會》閱讀題答案:

  小題1:魯迅 《朝花夕拾》

  小題2:用迎神賽會帶來的歡樂同下文被迫背誦《鑑略》造成的壓抑對比。批判了封建家長制對兒童的迫害,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反動

  小題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