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的窯洞閱讀練習及答案

  窯洞是黃土高原上傳統民居,陝北人利用黃土的易鑿、保溫、堅固、耐久等特性,建造窯洞這種住所。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陝北的窯洞》閱讀材料

  陝北的窯洞

  窯洞是黃土高原上傳統民居,廣泛分佈於從渭北到陝北的廣大黃河中下游流域的各省、自治區,居住人口達4000萬。陝北人利用黃土的易鑿、保溫、堅固、耐久等特性,建造的這種住所,據說直接繼承了原始人穴居的傳統。距今約5000年前,位於黃河中游的西安半坡地區的仰韶文化,其建築式樣就體現了典型的“穴居”式風格。典型的窯洞,多為圓形頂,一般長約7米,寬約3.3米,正面有熱炕。炕不僅是臥床,也是婦女做針線活,孩子溫習功課和招待客人的地方。用土坯或石板砌的空心土炕,還常常與鍋灶相連,燒飯的煙火,通過炕底的火道,從牆壁直達窯頂的煙囪排放出去,既能取暖,又節省柴火,是北方民居中一種很好的內部構造形式。

  窯洞種類很多,根據選址和建築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分為崖窯、坑窯、覆土窯等數種,各具特色。最常見的窯洞要數崖窯,多在向陽避風的天然土壁內開鑿而成,設計隨意,開鑿簡單。坑窯開鑿就稍微複雜,要先在平地挖一個方形大坑,然後再向坑面三週鑿窯,一週通道。覆土式窯洞則是介於崖窯和坑窯之間,半靠崖半地下的一種窯洞。而現在最時興的卻要數“箍窯”了,建築時人們在平地上用磚、石、土坯建造而成,通常為一至兩層,數窯則建成院落。

  除了崖窯、坑窯、覆土窯以及現在流行的箍窯,根據建築材料的不同,窯洞也分為土窯、磚窯、石窯等多種。土窯洞出現得最早,在土崖上挖出窯洞,安上門窗而成,保暖性好。雖不如石窯和磚窯牢固,但由於黃土土質結實,西北氣候乾燥,加上窖內經常生火做飯,也不易倒塌。[甲]石窯就是由石頭砌成,除了結實抗震,還極耐火。[乙]磚窯則主以磚塊為材料,比前兩者保暖性差,但卻具有美觀的優點。中國現存也是世界上數目最多、規模最大的窯洞群,就以土窯、崖窯為主,坐落在延安大學的校園裡,分六排順地勢排列,各層從20多個窯洞至50多個不等,總數目達250餘個,其景觀頗為壯觀,令人歎為觀止。

  《陝北的窯洞》閱讀題題目

  ***1***這篇說明文說明了什麼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窯洞的種類甚多,文中提及了哪些分類標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幾句話是從文中摘出來的,在文中標明的[甲][乙]兩個位置中,應當把它放在哪個位置?為什麼?

  “據說,唐初名將薛仁貴,當年曾住過的窯洞,經歷了1300年的風風雨雨,仍儲存至今,足見它的堅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陝北的窯洞》閱讀題答案

  ***1***陝北窯洞的特點。

  ***2***根據選址和建築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崖窯、坑窯、覆土窯等。根據建築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土窯、磚窯、石窯等。

  ***3***應放於甲處,舉這個事例是為了真實可信地說明土窯出現最早,而且結構堅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