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合理規劃高三的複習計劃

  高三了,意味著不到一年後你就要面對人生轉折點之一的高考了。剛進入高三,首先應該規劃一個即合理有適合自己的高三複習計劃。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三複習計劃一、制定科學學習計劃

  沒有一個科學的學習計劃,學習很容易隨心所欲而顧此失彼。前文中,我們提到進行自我分析,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學科特長等。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即自己能否與周圍的同學老師“打成一片”,在遇到困難時及時求教?能否在經歷考試失利後迅速調整狀態,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等等,這些處理好了都會有助於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攻堅克難,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學科特長,即瞭解自己有哪些優勢學科?哪些劣勢學科?優勢學科有無再提高可能?劣勢學科能否再強一些?這些都對我們制定學習計劃很有幫助。

  在制定學習計劃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時間分配

  在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三階段,會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就需要我們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將學習時間劃分不同的階段,比如以考試為節點,根據考試情況確定學習或者複習任務,並根據考試成績合理調整學習計劃以及方法。以使學習與考試相輔相成,有條不紊。

  2 有所側重

  有所側重,即學習時間不能每科都一樣。需要重點傾斜與適當放手相結合。學習時間向那些弱勢科目重點傾斜,對於優勢學科可以適當放手,但不可以完全放手。強科更強,弱科不弱才是最理想狀態。

  3 查缺補漏

  學而不思則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一股勁的往前衝,要及時回頭總結回顧,查缺補漏。通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測驗,及時掌握自己的知識盲點,並及時消滅之。整理錯題本就是一個查缺補漏的好方法。

  4 超強執行力

  學習計劃的執行才是關鍵。需要每位考生在制定計劃後風雨無阻地執行下去,並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適應。以不變應萬變。

  高三複習計劃二、科學設定學習目標

  科學的學習目標是執行學習計劃的源動力。所謂學習目標就是學習任務。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沒有學習目標的學習計劃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設定學習目標切忌大而空,泛而高。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知識和能力目標恰當,符合自身的發展實際。我們應設定一個高水平但是可以實現的目標,也就是說學習目標應設在自身最近發展區之內,這樣使自身維持強烈的學習動機,同時又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從而使自身的知識、能力水平都能獲得不斷提高。

  2善於將抽象、難度交大的學習目標分解成相對具體、簡單的學習目標來處理。比如,近期內,我的學習目標是將語文成績提高10分。那怎麼來提高呢?可以細化為具體的小目標,如每週二、四、六的晨讀時間,我要著重複習一下漢字拼音和拼寫,成語表達,古詩詞等。每天的中午堅持讀幾篇文章來提高寫作水平等等。這樣循序漸進,一步步完成任務,我們可以從中體驗到自己獲得的進步,增強自我成效感,激發自主學習慾望。

  3設定學習目標要考慮到自身的興趣。枯燥無味的學習目標也是讓人很難提高興致去執行的。可以適當的挖掘一下自我激勵,比如告訴自己完成某一階段目標,就可以獎勵自己休息半天或者去大快朵頤一下等等。

  高三複習計劃三、善於總結歸納,掌握命題規律

  有了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將其完美的執行下去了。現實中,很多高中學生都是有自我的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的,但是真正從中收穫成效的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便在於沒有跳出學習的大框架,只是置身於學習中的諸多現象中,對於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卻從未考慮過。高考是高中三年努力的方向,要笑傲高考,就要先了解高考,挖掘高考出題規律,這才是真正的對症下藥。

  如何瞭解高考的出題規律呢?其實每年高考,考察的知識點多是固定的,重者恆重。只是考察的形式不一樣罷了。這就需要我們將這些固定考察的知識點進行掌握,萬變不離其宗,人出題形式如何變化,我們都可以駕馭。如何掌握這些固定考察知識點呢?就是分析試題,尤其是歷年高考試題,從歷年的高考試題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絡。這高考試題進行重點研究,排查高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這樣我們的學習就有了針對性。將這些重點知識掌握後,我們就會明白這些知識點會怎麼考察,考察到什麼樣的程度等等。同時還要善於對錯題進行總結,重視錯題的整理、再現工作,而不是盲目、簡單機械、重複地進行題海戰術,而是要明白錯在哪裡,以後再遇到此類題目堅決不允許自己再出現同樣的錯誤。

  高三複習計劃四、掌握做題技巧,事半功倍見成效

  在考試中,做題的方法有多種,最快最準確的那種方法應該成為我們的囊中法寶,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提高正答率,何樂不為呢?比如選擇題中善於“代入法”、“排除法”等,英語閱讀理解題目中善於分析段落結構、題目型別等。在此,以英語閱讀題目為例講一下這類題目的做題技巧。

  首先,看到一篇文章時,先不要急著去讀文章,而要先看文章後面的問題,將問題進行分類:如是屬於考察細節題目還是考察段落大意的題目,又或是考察文章主旨的題目。對於考察細節的題目就需要到相應的段落中找到相應的句子進行分析;對於考察段落大意的題目就回到文章中對相應的段落以及段落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對於考察文章主旨的題目,這種題目一般會放在最後,一般情況下,在我們做完其他題目的同時,對於文章大意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也是不難的。

  其次,對於那些需要通讀文章之後才能解答的題目。我們就去有技巧的通讀文章。如何有技巧的去通讀文章便是考驗人智慧的問題:每一篇文章無非是由一個一個的段落組成的,每個段落又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句子構成。通讀文章無非就是分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以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只要我們熟悉段落之間是如何銜接的,句子之間又是怎樣的一種關係並列?遞進?轉折?,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文章消化吸收。這就需要我們在熟悉英語語法的基礎上,有效的過濾掉出現在文章的“贅語”,抓住銜接段落以及語句的關鍵詞彙,如表“however”、“and”等之類的詞彙或短語。如果遇到“however”便表示前後之間為轉折關係,這也是命題人喜歡出題的地方,需要格外注意,詳細閱讀。如果遇到“and”便表示前後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可以選擇不讀。

  高三複習計劃五、不同階段的心態變化及應對方法

  我們先把學生高三階段時間分為幾個時段:高三上學期;寒假;下學期到一模前;一模到高考。這四個時段都分別對應不同的學習、複習任務,伴隨而來的是不同的心理變化。

  高三上學期,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跟著老師把剩餘的新知識學好,並且做好第一輪複習。對於剛進入高三的學生來講,高中知識學習的收尾以及第一次面對知識的綜合,讓很多學生尤其是基礎不太紮實的同學第一次感受到了高考臨近的壓力。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無論考試內容是新知識與否,考試結果都會對部分學生有一個心理上的衝擊,讓一些危機意識較強的學生產生了一定的緊張情緒。而可能採用統考形式的期末考試會對更多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尤其是綜合考試的引入,使排名提升的學生對心儀院校的期待過高,而成績下調的學生內心的緊張情緒從這一刻開始萌芽,如果不能好好梳理,後續的幾個階段一旦成績提升乏力,會感覺到學習壓力倍增。這個階段比較常見的現象是理科女生受到男生排名上升的衝擊,好在高三階段女生心理自我調節能力要優於男生,感受到壓力也能很快的消化壓力,不至於擾亂複習節奏。

  寒假階段,由於高三寒假往往放假時間相對較短,對於學生來說複習節奏及心理不會產生較大影響。唯一的問題是面對高中最後一個假期,是把握時間加緊複習還是適當放鬆?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簡單的複習計劃,而往往每一個複習計劃都是跟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有關。無論複習計劃制定的如何,由於假期時間相對自由,學生自身的壓力能夠舒緩一些。但在這個時候一些家長的緊張急躁情緒反而會突顯出來。對於即將到來的高考,家長已經不知道自己除了督促學習還能怎樣幫助孩子提升成績。學生的心理壓力大部分來自家長,學生與家長對立的情緒在這個階段開始滋生,以至於在以後的時間裡會直接影響到報考志願。

  下學期到一模前,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跟老師做好第二輪複習並且自己進行鍼對性複習。這段時間考試頻率會增加,期中考試可以檢驗前一段時間的複習成果。經過多次考試洗禮,學生會重新進行自身定位,心儀院校也會隨之調整,有很多學生會感覺未來發展方向變的非常模糊,一些學生出現“心理高原期”現象。同樣,家長在這個階段表現的越發焦躁。有些家長戰戰兢兢不敢多說,有些家長則一有機會就念唸叨叨不停“督促”。其實這兩種極端化的表現都不會給孩子帶來穩定的情緒,負面情緒的積累會越來越多,家長過分的關注會讓學生壓力劇增,“超長髮揮”的願望幾乎不再可能實現。

  一模到高考,因為時間已經所剩不多,作業、習題、考試的輪番轟炸,再加上面對家長、老師、同學以及自身的多重壓力,絕大部分學生對待複習已經開始變得麻木,有不少學生無論成績怎樣變化也很難再激發鬥志,當然還有一些對自己成績不滿意的同學會感覺時間不夠用,後悔自己曾經浪費的時間,沮喪的情緒會比較多的出現。大部分學生的“心理高原期”在這個時段產生。部分家長在之前跟孩子已經有過多次摩擦,充分體會到“叛逆期”孩子的“不聽話”,對於教育和引導孩子這件事情漸漸感覺無所適從、力不從心。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再過分關注,將精力轉移到蒐集報考資訊,或更多的跟其他家長討論孩子情況及未來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