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應重在養陽

  春季是一年四季的開始,春季養生能為一年的身體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春季養生養陽

  春日養陽重在養肝春三月是陽氣升發萬物萌芽的時節,人是自然之子,與春之陽氣相應,機體代謝旺盛,故歷代養生學家提出“春宜養陽”。根據中醫的五行學說,肝屬木,應春陽升發之令,似楊柳般喜條達疏洩而惡抑鬱。因此,在養陽之中重在養肝,關鍵一條是調攝情志。就是要駕馭和調控好自己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如果思慮過度,憂愁不解,就會影響肝氣的疏洩條達,使體內的氣機升降執行失調,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叢生。特別是素有精神病、肝病、高血壓等病的患者,若不注意情志養生,極易引起舊病復發加重。所以,春季務必保持情緒愉悅,樂觀達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

  春日養陽宜常鍛鍊春天,冰雪消融,萬木吐翠,柳綠桃紅,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運動則是養陽的好方法。《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宜的鍛鍊專案。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於芳草小徑,舞拳弄劍於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遊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神悠悠,思悠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春日養陽飲食宜淡春天,在飲食上宜選用利於升發陽氣又清淡可口富有營養的甘、辛、溫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等,常吃些新鮮蔬菜和野菜,如春筍、菠菜、韭菜、香椿、薺菜、柳芽等,有利於促使體內積熱的散發。忌吃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免傷及脾胃。對屬於過敏體質者,應禁食羊肉、蟹等含異性蛋白的刺激性食物,防止發生過敏反應。

  春季如何正確養生

  1、春季鍛鍊不宜過早

  春季鍛鍊不宜過早。因為早上霧氣重、氣溫低、粉塵多,體質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氣溫回暖後鍛鍊。運動專案選擇上,最好選擇運動量不大的運動方式,如太極、爬山、慢跑、漫步等。一旦長期過度疲勞工作,或者是長期熬夜者,最好適度休息,加強自我情緒調節。

  2、做好春捂工作

  適當“春捂”。不要以為氣溫暫時升高就可馬上脫掉冬裝,晝夜溫差大,早晚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部位的保暖。

  3、養成良好生活方式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肥胖者要加強鍛鍊;不抽菸、不酗酒;少吃油炸食品。多喝水,有助於保持體內血流通暢,還可以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4、孩子家長需要警惕小兒感冒

  讓孩子加大在陽光下的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合理膳食,增加機體免疫力。被褥、衣服要勤晒,室內經常通風除塵,以減少及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5、要做好自我保健

  對於那些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一旦有長期胸悶、胃痛、頭疼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診。

  另外,中醫溫馨提示,在倒春寒的氣候條件下,要預防感冒、傷寒,不僅要做好春捂工作,孩子要對日常飲食引起重視,多食用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衝食物,其可以預防感冒以及呼吸道疾病。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