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觸控春天說課稿範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觸控春天》是一篇精讀課文,老師們要如何設計此課的說課稿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觸控春天》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觸控春天》說課稿範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觸控春天》一篇精讀課文。

  2、教學目標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3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怎樣讓學生理解這一意味深長的哲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學生對盲人的內心世界沒有深刻的體會,這對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有一定障礙。因此,我在課前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體驗活動,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走路、讀書、寫字等行動,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說教法

  本課採用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品味語言觸發感悟——朗讀課文抒發情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四、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採用勾畫、批註、交流、朗讀、等方法來學習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通過品味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現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原則。

  五 說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匯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小安靜,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和她一起觸控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2、品析語言,探究感悟。

  首先提出問題:“安靜創造了哪些奇蹟?”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一找,並在書旁標註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用課件相機出示語句,幫助理解。

  學生提出以下句子,如 :

  句子一:“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句子二:“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句子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句子四:安靜向四處張望,每次出示句子 都要求學生反覆讀,通過具體的詞語和聯絡上下文來理解句意、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讓學生深入安靜的內心,去體會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體會到安靜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熱愛。然後出示“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引導學生齊讀這句話。理解這句話的 意思。

  3、總結收穫,昇華情感。

  出示《千手觀音》劇照、張海迪相片,殘疾人運動員圖片,教師隨機旁白:這些人他們雖身有殘疾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但是他們 頑強的和命運抗爭,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接著讓學生再讀一讀課文,再次感受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4、積累語言,課外延伸。

  ① 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段落,背誦下來。 當堂能背誦下的同學進行了展示。

  ② 按照課後學習夥伴的提示,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雖然說 課前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但是在課堂上還是沒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時間把握也有點偏差。請各位老師指出課中的不足,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觸控春天》說課稿範文2

  一、說教材

  《觸控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第五組課文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觸控春天》描寫的是盲女孩安靜在春暖花開的美景中,穿梭在花叢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雙手悄然攏住了一隻在月季花上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臉上充滿了驚訝。她張開手指,蝴蝶撲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作者從中感悟到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是安靜觸控到了春天,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二是作者看到這樣的畫面聯想到每一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3、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

  學生關於“生命”的感悟不是很深,從含義深刻的句子中去理解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讓學生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是本文的重難點。特別是對“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句話的感悟尤其困難。

  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

  1、深入研讀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2、拓展延伸,學習閱讀連結並收集交流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

  二、說教法

  《觸控春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上好這一課。

  1、在品讀中整體感悟人物。文章的語言優美非常適合朗讀,學生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子,對待春天是怎樣的

  2、板塊式地層層推進,反覆研讀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進行理解。第一板塊安靜在花園裡穿梭,主要理解“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體會安靜的活潑聰慧及對春天的熱愛。第二板塊安靜攏住了蝴蝶的這一片段,主要理解“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我彷彿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通過“竟然”、“張望”等詞語體會安靜攏住的不是蝴蝶而是生命,她內心世界中感悟到了飛翔的快樂,生命的美好。第三板塊作者的聯想,理解“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3、適當拓展,體悟生命的美好。結合閱讀連結感受海倫凱勒的事蹟。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說一說,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說”自己理解地內容,“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四、說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經過了前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把握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子?找出有關語句。

  3、指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讓安靜的形象留在學生的腦海中。

  二、板塊推進,深入體會情感

  板塊一:體會安靜對春天的熱愛

  1、過渡:安靜這個盲女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天來了,安靜最喜歡去的,最熟悉的地方是哪裡?從哪些句子和詞語中看出來。

  2、出示“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理解“流暢”和“磕磕絆絆”,流暢是什麼意思,可以用哪些詞語來代替?這句話和本段中的那句話想呼應。“早上,我在綠地的小徑上做操,安靜在花叢中穿梭。”

  3、從這些動作上你讀懂了什麼?

  4、帶著安靜對春天的熱愛,自己讀第二、三自然段

  板塊二:感悟安靜對生命的熱愛。

  1、過渡:安靜這麼熱愛春天,經常來到這花叢中,花兒是她的夥伴,然而還是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2、安靜是怎樣攏住一隻蝴蝶的?***穿梭、停下、伸手、悄然合攏***理解“悄然”

  3、一個盲女孩居然能攏住一隻蝴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這樣的奇蹟怎麼會發生的呢?請學生讀二——四自然段。

  4、引導學生領悟這個時候的安靜熱愛春天,她就像是一朵盛開的鮮花,蝴蝶願意停留在這樣的“花”上。此時蝴蝶在安靜的手中撲騰,安靜的內心會怎樣想?請你把它寫下來。

  5、安靜的內心就像你們說的那樣豐富多彩。她用內心感受這這美麗的春光,於是“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6、理解“張望”的意思,安靜在放飛蝴蝶的時候,他想張望什麼?蝴蝶的飛翔,蝴蝶飛翔所劃出的弧線,這道弧線所展示出來的是安靜對什麼的嚮往?

  7、請學生認真讀這句話,感悟安靜對生命的熱愛。

  板塊三:體悟作者的聯想

  1、過渡:作者看到了這一幕,一個盲女孩安靜竟然攏住了一隻蝴蝶心中有無限的感慨。請同學讀讀作者的感慨。

  2、理解“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聯絡女孩安靜對春天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學生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三、適當拓展,感悟生命美好。

  1、閱讀課後連結

  2、思考,盲人海倫凱勒在樹林裡發現了什麼,為什能發現的?

  四、作業

  1、閱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蒐集海倫凱勒的事蹟。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觸控春天》說課稿範文3

  一、 說教材

  《觸控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用神奇的靈性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春天,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作者也從中觸控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本課所在的第五組課文都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的,所選的4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愛生命。二是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中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三、說教學重難點

  由於本課的話題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何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就成為這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細膩的眼光通過盲女的細小動作揭示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深刻道理,怎樣讓學生理解這一意味深長的哲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因此,我採用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課外文字拓展來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主體多元.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學生採用默讀、體會、交流、朗讀、等方法來學習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通過品味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動筆寫下自己的感受,體現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原則。

  五、說教學過程

  一、深入課文,感受安靜的內心世界

  請你再讀讀安靜創造的這些奇蹟,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知道這是奇蹟的?圈出這些詞語,並簡單寫一下你的感受,做好旁註。

  學生通過圈劃、表演,理解“穿梭”等詞語的意思, 找“竟然”的近義詞,積累詞語,聯絡實際,感受奇蹟。並聯系前文體會安靜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並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感受安靜的心情。

  二、指導朗讀***以句子三為例***

  蝴蝶在安靜的手指間撲騰,此時安靜的心情怎樣?***驚訝***她為什麼感到驚訝?***這是她它第一次抓住蝴蝶***僅僅是驚訝嗎?***驚喜;激動;高興。。。。。。***此時的安靜在體驗著什麼?***春天***感受著什麼?***生命***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分明已經走近了安靜。

  你能讀出她的驚訝嗎?***指名讀***

  你能讀出她的驚喜嗎?***指名讀***

  你能讀出它的激動嗎?***指名讀***

  這段文字觸動你了嗎?***指名讀***

  你感受到那份震撼了嗎?***指名讀******教師範讀***

  讓我們一起再感受一下安靜的心情吧。***齊讀***

  總結拓展、昇華情感

  1、故事讀到這裡,你覺得安靜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2、所以說:“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3、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讀了這句話讓你想到了哪些人?

  看到安靜這麼熱愛生活和生命,你有什麼感受?用一句或兩句話寫下來與同學們分享一下好麼?

  六、說反思

  葉瀾老師曾經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啟用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為生命的湧動。”《觸控春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簡單,講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又把它放飛的故事。作者以別於常人的細膩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盲女的一個小小的動作,而更重要的是作者被這一小小動作所感動著。

  課文語言優美,但由於話題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學生對文字的體驗不是很到位,對於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學生體會起來有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起點過高,學生對問題的回答總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此時,我就急於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學生,代替學生思考。如在理解重點句“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望”時,在學生還沒有充分感知文體的情況下就直接切入,學生的情感狀態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所需要的情感投入產生了一定的偏差,使學生的理解始終在表面而未能達到更深的層次。因此,在補寫安靜能張望到什麼時,由於沒有做好鋪墊,大多數學生只想到蝴蝶一詞,不能想到這樣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能用心靈感受到的一切美的事物。在理解“此刻,安靜的臉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時,學生更是一頭霧水,似乎已經理解其實並未真正體會,其實這句話真正所的含義是安靜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得到了收穫,為自己創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也正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反思之後覺得本文真正有效的教學應該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讓學生先充分地感知文字,做好鋪墊以後再過渡到情感的昇華。

  在教學過程中,我從觸控春天下手,讓學生找出安靜觸控春天創造奇蹟的句子,然後讓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語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充分地朗讀,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安靜是多麼的熱愛春天,熱愛小生靈,進而昇華到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這樣既抓住了語文教學中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又能夠體會語言文字所蘊寓的深刻含義。 對於作者的感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我讓學生先聯絡自己知道的事例來說體會,然後我又出示了張海迪,《千手觀音》殘疾人舞蹈隊,殘疾人運動員的畫面播放,讓學生感受不管是誰,只要努力生活,只要認真對待生命,都會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不僅讓學生獲得道理,也讓學生有個初步的人生觀以及生命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