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手抄報素材

  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在學生時代裡,做數學手抄報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家徐光啟

  一、數學家徐光啟簡介資料

  徐光啟***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號玄扈,教名Paul***保羅***,漢族,松江府上海縣人,中國明末數學和科學家、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贈太子太保、少保,諡文定。徐光啟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之一,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稱為“聖教三柱石”之首。

  二、徐光啟的著作有哪些?

  1603年《毛詩六貼講義》4卷 ;1607年《幾何原本》前6卷***與利瑪竇合譯***;《測量法義》***與利瑪竇合譯***; 1608年《測量異同》、《甘薯疏》; 1609年《勾股義 》; 1611年《簡平儀說》 ;1612年《泰西水法》***與熊三撥合譯***; 1613年—1618年《農書草稿》***北耕錄***; 1614年《定法平方算數》2卷、《刻同文算指序》 ;1619年《考工記解》、《選練條格》; 1620年《農遺雜疏》5卷; 1625年—1628年《農政全書》60卷 ;1627年《徐氏庖言》5卷 ;1629年—1633年《崇禎曆書》137卷。

  徐光啟是上海地方史上的傑出先賢,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劃時代人物。迄今最完整的《徐光啟全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集》由復旦大學學者朱維錚、李天綱主編,此次整理在原來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啟集》、《徐光啟著譯集》、《農政全書》等書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近年海內外新發現的佚著佚文,吸收了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毛詩六帖講意》、《徐氏庖言》、《測量法義》、《靈言蠡勺》等十多種專書是首次點校排印出版。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圖一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圖二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圖三

  詩詞中的數學

  清代的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也連用了十個“一”,生動地勾畫了一幅高僧晚歸圖:

  一花一柳一點磯,一抹斜陽一鳥飛。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北宋王安石關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虛設的官員,飽食終日,於是寫道: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把他們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諷刺了他們貪汙腐敗、反對變法的醜態。

  解放前,法幣天天貶值,物價一日數長,一位教師這樣描繪飢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

  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發餉,十家皆斷炊。

  下面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數字入詩的佳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