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複習計劃

    期末即將來臨,五年級是小學階段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做好數學複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複習計劃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一、對複習的認識

  1、一冊教材學完,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處於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必須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幫助學生形成網狀立體知識結構系統。歸納過程中,要讓學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問題,溝通內在聯絡。

  2、進行區別比較,包括縱向、橫向的比較。分析知識的意義性質、規律的異同,把各方面的知識像串珍珠一樣連線起來,納入學生的認知系統,便於記憶儲存,理解運用。

  3、複習內容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理解。複習課知識的覆蓋面廣、針對性和系統性要有機結合。

  4、複習課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主動理清知識體系,分層、分類、分項,拉緊貫穿全冊教材的主線。發現學生普遍不會的,難理解的,遺漏的要重點講。善於把多方面知識進行綜合複習,注意知識的多變性、包容性。

  5、教師要認真設計好每節複習課所重點講解的例題。每一節複習課要環環相連,每道複習例題要體現循序漸進。一道複習例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6、複習中的練習題,不是舊知識的單一重複,機械操作,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體現質的飛躍,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7、複習課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發動學生歸類分項,發動學生出題,發動學生討論,讓學生去求異、聯想、發散,主動探索,尋查知識點,讓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二、複習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重視查漏補缺。要根據所教班級的情況,確定班級的複習計劃,對相對比較薄弱的內容要加強複習和練習。

  2、要注意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複習題的設計中要十分注意層次性

  3、要重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複習過程中去。可採用的一些形式:學生自己出題目練習,學生自己去整理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去交流與合作。

  三、複習內容和要點

  ***一***、複習內容

  1、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會計算他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2、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徵;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3、進一步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複習重點:

  1、進一步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認識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的改寫。

  2、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3、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4、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三***、複習難點: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認識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的改寫。

  2、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3、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4、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篇二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

  學生能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學生進一步認識了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初步能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部分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連續多次旋轉後圖形,容易出現錯誤。

  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

  學生掌握了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數與倍數等概念之間的聯絡和區別。掌握了2、3、5的倍數的特徵。

  少數學生混淆了因數與倍數、質數與合數等概念;雖然理解並掌握了2、3、5的倍數的特徵,但在綜合運用情況較差。

  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

  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展開圖,瞭解體積***容積***的意義及體積和容積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感受了每個單位的實際意義。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稜長和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少數學生沒有理解表面積、體積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實際運用中不能準確使用公式進行計算;還有部分學生對某些實際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貼瓷磚等***不注意觀察實際生活現象,不能正確解題。

  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明確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了帶分數是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者整數;理解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比較熟練的進行通分和約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很多學生“量”、“率”不分;通分時找不到最小公倍數,導致在計算分數加減法時增加無謂的約分步驟;部分學生約分時沒有約成最簡分數; 部分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第五單元: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理解了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出結果。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仍然適用,並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運算。

  個別學生在計算出結果後,往往不能對結果進行約分;在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時學生錯誤率較高。

  第六單元:統計

  理解了眾數的含義及其在統計學上的意義;掌握了求一組資料眾數的方法;能根據資料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資料的不同特徵;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其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學生在求項數較多的一列數的中位數時找不到準確資料進行計算;在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時比較片面,語言缺乏準確性。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在解決找次品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個別學生在找次品的過程中,往往不能找出最優方法。在解題思路的敘述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不能準確地用恰當的方式來合理解釋自己的解題思路。

  二、複習重、難點:

  複習重點:

  1、因數與倍數、質數與合數、奇數與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以及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分數大小比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以及整數、小數的互化。

  3、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4、分數加減法的意義以及計算方法,把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推廣運用到分數加減法。

  5、體積和表面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能進行單位間的換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實物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測量和計算。

  6、在方格紙上畫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0

  複習難點:

  1、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度。

  2、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實際運用。

  3、生活中的某些實物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測量及計算。

  4、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推廣運用到分數加減法。***尤其是減法的性質的運用***

  5、根據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平均數、中位數、眾數***表示資料的不同特徵。

  6、對統計圖中的資料進行合理分析。

  三、複習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認識常用的體積和容積單位,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的改寫。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4、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5、探索軸對稱圖形及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畫軸對稱圖形及旋轉圖形,認識眾數及作用,會製作複式折線統計圖及根據統計圖解決簡單問題。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本冊知識的系統歸類、整理、綜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2、加強對知識點的區別比較,包括縱向、橫向的比較。分析知識的意義性質、規律的異同,把各方面的知識像串珍珠一樣連線起來,納入學生的認知系統,便於記憶儲存,理解運用。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複習,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審題和分析能力,能正確解答各種型別的實際問題。

  4、通過複習,提高學生解題的靈活性以及正確性。

  四、複習措施:

  1、對本冊內容進行系統歸類、整理,幫助學生形成網狀立體知識結構系統,在歸納中,要讓學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問題,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全面而系統地思考各類問題,同時對該型別知識進行整合。

  如: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和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的知識點有著緊密的聯絡,複習時可將這兩個單元合併在一起進行復習。

  注意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質數與互質數等概念的區別與聯絡。

  2、複習內容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複習知識的覆蓋面要廣,針對性和系統性要強。

  如:這樣的練習題,始終有學生混淆不清

  把一根3米長的木條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這根木條的,每段長米,是1米的,是3米的

  這樣的練習題要引導學生從數量關係上以及分數的意義上去理解:每段是這根木條的,是把3米長的木條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列式為1÷7,所以應填;每段長米,是把3米長的木條平均分成7份,列式為3÷7,所以應填;而從分數的意義上來理解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也可以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米既是1米的,又是3米的。

  3、教師要主動理清知識的體系,分層、分類,拉緊貫穿全冊教材的主線,要深鑽本冊教材,仔細領會編者意圖,掌握教材的重難點和學生知識現狀,發現學生普遍不會的,難理解的,遺漏的要重點講。

  4、加強作業設計,進行分層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學習到不同層次的數學知識。但絕不搞題海戰術,不加重學生負擔。複習中的練習設計,不是舊知識的單一重複,機械操作,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每天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讓學生嘗試做智力衝浪式的題目,體現質的飛躍,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如在複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時,對於學困生,要求他們掌握簡單的求稜長和、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對於優生,可適當增加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拓展提高練習,如:“切、拼”長方體與正方體後,求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解題的靈活性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6、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建立一個優生與一個學困生結對的互幫小組,對學困生的作業儘量進行面批。

  篇三

  一、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有學生數39人,大部分學習態度比較端正,學習積極性高。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也有2位左右的學困生。在複習階段,認真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梳理本冊書的知識點,認真上好複習課,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二、複習內容:

  1、數與代數鄰域:方程、公倍數和公因數、找規律、認識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加法和減法、解決問題的策略

  2、空間與圖形鄰域:確定位置、圓

  3、統計與概率領域:統計

  三、複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簡單方程,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含義,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能正確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通分,會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計算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式題;能應用上述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圖上用數對錶示點的位置,能根據給出的數對找到相應的點。

  5、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圓的特徵,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並能解決一些與圓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6、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能根據收集、整理得資料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能對圖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並加以解決。

  7、使學生在整理與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方法的內在聯絡,能綜合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數感、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8、使學生在整理與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在本學期的整體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學習成功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複習重點: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簡單方程。

  2、使學生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3、會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通分,會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4、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圓的特徵,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五、複習難點:

  1、使學生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3、能用合理的方法計算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4、能解決一些與圓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