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藝術教學計劃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藝術教師如何制定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1、突出藝術學科的特點,把五愛教育和活潑樂觀的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學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和社會主義接班人、建設者。

  2、感受和理解不同藝術作品和藝術表現所蘊涵的情感和思想,獲得對人類情感的體驗。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音樂欣賞中展開想像,並用體態、模唱及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享受到欣賞的快樂。

  4、探討、比較我國民族藝術的風格特徵和文化歷史背景,學習它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學會珍視各民族藝術的價值。

  5、瞭解簡易的造型工具,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紙、泥等材料,感受其特性。

  6、在遊戲活動中相互合作,體驗不同門類的藝術相互交融的豐富情趣,養成活動前做好準備、活動中積極參與、活動後收拾整理的好習慣。

  7、對事物的動態和舞蹈的動作有模仿的興趣,樂於參與自娛性的兒童集體舞蹈活動或表演。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教時:

  第一週 第十三週向前!向前!王二小的歌2

  第二週 小時候的歌***一***小時候的歌***二***2

  第三週 歌聲中走來一個娃奔騰的駿馬***一***2

  第四周 奔騰的駿馬***二***小羊的故事2

  第五週 淘氣的小猴***一******二***2

  第六週 複習考試

  第七週 神祕的地下宮殿***一***2

  第八週 瞧這一家子我們有一個甜蜜的家***一***2

  第九周我們有一個甜蜜的家***一***形形色色的影子2

  第十週 影子戲光與影2

  第十一週 錦繡壯鄉飛歌跳花到苗家2

  第十二週 飛歌跳花到苗家***二***依山傍水唱大歌2

  第十四周 春天般的溫暖***一******二***2

  第十五週 古老的北京***一******二***2

  第十六週 天涯海角日月潭邊***一***2

  第十七週 日月潭邊***二***彩色的烏鴉2

  第十八週 醜小鴨與小天鵝九色鹿2

  第十九周葫蘆娃2

  第二十週 複習2

  第二十一週 考試1

  篇二

  一、教學總目標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出發,通過對童謠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和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2、學生在以“馬”為內容的藝術作品欣賞、表現活動中,感受不同材質、不同表現手法的不同特點,瞭解馬的造型特點。

  3、學生通過觀察,瞭解蟻穴的構造特點,學習運用線條、色彩、手工製作等造型手段進行繪畫和製作。

  4、有興趣關注世界其他民族與地區的藝術,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藝術表達方式。蒐集常見的藝術符號,初步瞭解它們的象徵意義。

  二、各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通過對童謠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和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對語言節奏的感受能力,學生嘗試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第二單元:通過繪畫、立體制作、歌曲演唱、樂曲欣賞、舞蹈表演等形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第三單元:以不同的視角,審視、賞析小動物的造物天性,瞭解動物們的生存方式,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科學求索的精神品質,以藝術化的方式呈現學生們心中的動物家園。

  第四單元:通過生活體驗、感受、欣賞、製作、表演、歌唱等藝術活動,提高學生觀察、想象、模仿、製作、表演與創造的能力。

  第五單元:通過欣賞壯、苗、侗三民族的地域風光以及服裝、佩飾、歌舞、民俗等藝術活動,瞭解他們傳統的民族藝術、文化與生活,運用繪畫、手工製作、歌曲、舞蹈表演等藝術活動,同時感受情感在藝術表現中的意義。

  第六單元: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活動,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在對先烈的崇敬和思念中,引導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

  第七單元:通過“小小旅行家”的學習,運用演唱、欣賞、模仿、創作等藝術活動,調動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與感悟生活的能力,增強其愛祖國、愛中華民族、愛生活、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第八單元:以鮮豔的色彩、美麗動人的形象和生動的故事,喚起學生對童話的濃厚興趣、瞭解不同藝術手段的表現特點及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熱愛美、追求美的高雅情趣和熱愛生活、關愛生命的美好情操。

  三、教學重點

  1、 將自己對某些生活和自然現象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絡起來,嘗試用自己喜愛的藝術方式表達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2、 觀賞或傾聽表現民族風格、動物感情、童話等常見情感的作品,將不同情感,用語言、身體、聲音等即興表現出來,並將它們與自己曾體驗到的同種情感聯絡起來進行討論。

  四、教學難點

  1、 參與班級、學校、社群、家鄉的節日、慶典、聯歡等活動,瞭解其中出現的民族民間音樂、歌舞、戲曲、剪紙、裝飾品,嘗試模仿或參與一項活動。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