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案例反思
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案例中,老師們應該反思些什麼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花開花落,匆忙中又走過一學期,反思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覺得語文教學真是有好多的東西需要在平日教學裡勤懇挖掘,就要像蚯蚓不斷地去鬆學生小腦袋裡的土壤,使他們獲得新鮮的知識的時候又得到新鮮的思維方式,範文之教學反思: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下面從三個方面對本學期語文教學做以反思:
一、識字。
在這冊書中大量的識字認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學習時我採取了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認字識字。
1、根據學校的自主學習研究專題,先交給學生掌握自學生字詞的方法。藉助拼音識字;和家長一起讀一讀。
2、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識字採取了各種指導方法,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用加一加、減一減、組詞、和自己、同學的名字聯一連、等方法識記。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識字,在認字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朗讀。
朗讀教學也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在如何指導好朗讀,我採取瞭如下方法。
1、每篇課文先讓學生熟讀。
2、老師範讀。每一篇課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難懂的文字我都要進行範讀。使學生在聽讀的時候揣摩老師為什麼這樣讀,老師為什麼要把這個詞重讀、要把那個句子度的很輕,等。在聽讀中感悟文字所表達的思想。
3、學生讀文我採取多種讀文方式,如師生對話,背誦句字男女交換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練習朗讀,在讀流利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讀出情感。在閱讀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和看圖片度課文。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解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寫話
寫話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學反思《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因此,從這個學期開始著重訓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多讀多說,先說後寫。閱讀是說話的基礎,而說話是寫話的基礎。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故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先要抓好閱讀。”一年級是學習的基礎,因此閱讀在一年級也不能放鬆。在閱讀中孩子可以積累詞彙,感受完整的語句。孩子讀得越多自然說得也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鍛鍊學生的說話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趁熱打鐵,可以讓學生針對某個故事,談談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並試著寫一句話。類似這樣的形式,有的教師覺得這樣的題型一年級學生還沒必要做,因此往往忽視掉而不做。其實這也是在鍛鍊學生的閱讀及寫話能力。再者教科書中的文章更是不可浪費的閱讀素材,雖然一年級的文章還比較簡單,但作為教師必須心細,一但發現文中的成語或優美語句,比如說“五光十色”“四面八方”等文中出現的成語及練習中的成語,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都應讓學生積累。
***二***、看圖寫話,培養能力。小學語文書圖文並茂,特別是低年級,每幅插圖都生動形象,富有童趣,符合這個年紀段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給學生提供了說話素材。在每篇課文的開始或課文講解中都可以利用這些圖畫。讓學生觀察圖畫進行說話訓練時,教師就必須進行一定的指導。先指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找出圖畫上的詞語,說到詞語的時候,同時觀察說說他們在幹什麼並要求學生說完整話。這樣通過一句話一句話的練說,最後就可以連成幾句連貫的話了。另外小學語文在教學中還安排了“口語交際”的版塊。也是根據一定的要求進行口語交際,雖然主要目的是鍛鍊學生的說話交際能力,但也是在為學生的寫話打基礎,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結束後引導學生按照說話的順序寫下來。當然教師也不必每篇都讓學生寫。對於學生寫的東西,教師不必要求過高。以鼓勵為主,不斷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在不斷的訓練中適當提出要求,關鍵要求學生說完整話,寫完整句。課本就是來源於生活,教師也可以脫離課本,在現實生活中找找圖畫,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更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2
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一年級過程中,我有不少收穫,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特作反思如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探討。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援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家長不理解,常常反應“孩子回家怎麼不做作業了?”“這樣的教學,孩子能學到啥?”。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援,是課改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我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3
一年級的漢語拼音的教學已經結束,總結這一個多月以來的教學。首先的感覺就是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學習情景歌——認識新的拼音字母——複習總結。在這四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某種習慣和素養。看圖是為了引出新的知識,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細心的觀察,有序的觀察。看完圖之後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鍛鍊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今後的寫作也有幫助。學習情景歌是對現在知識的一個總的概括……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
但是,從漢語拼音第一課一直到第十五課一直這樣學習過來。的確有許多的重複,也有點單調。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缺少了吸引,就一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說,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拼音。因此,能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聽了有經驗老師的課,也根據自己上課的感覺來說。要上好一堂一年級的語文課,首先就要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通過遊戲帶動每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參與到各種競賽遊戲中去。其次,老師的精神面貌同樣能影響和帶動整個班級孩子的情緒,因此老師必須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還要有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在肯定中充滿自信……冷處理,轉變心境的經過,回放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擺一擺各自的關係,設想一下各種處理辦法的結果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也許這樣,我們的輔導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