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通過試卷分析,可以評估教學質量,找出帶傾向性的問題,診斷產生錯誤的原因,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本班共有學生59人,從整體上來看,本次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85-100分的有14人, 60分以下的有11人,及格率為81%。在不及格的學生中有幾名學生主要表現在接受能力差,對拼音不過關,學習不夠積極主動,有時有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所以屬於及格邊緣徘徊的,他們的成績上不去,直接影響班級整體成績。這就要求在後半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因材施教,狠抓學困生,爭取學困生轉化,提高整體成績。

  這張試卷從看拼音寫詞語→比一比再組詞→寫帶偏旁的字→詞語的固定搭配→選字填空→補充古詩→照樣子寫詞語***ABAC、AABB、ABB***→給句子加標點→連詞成句→補充句子→猜字謎→看圖說話,把教材的基礎內容基本上都已考察到。通過這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猜謎題和閱讀理解好多同學沒有弄清題意失分較多。看圖寫話分值較大,學生在寫的時候沒有做到真正的看圖寫話,沒有領會到樂於助人的精神。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學生學習方法較死板,對所學知識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在補充古詩這題中,平時經常抄寫,一到考試還是寫錯字,對於這幾名學生在平常還是要下工夫,一首一首來過關。

  2、有的學生想象力不夠豐富,講過一個寫心情的句式:他們可開心***傷心,認真***了!在看圖說話中,寫到最後一句,無論什麼圖片,不看情況都寫上去,分析判斷能力差。

  3. 個別學生不會審題,不理解題意,且拼音不太過關。

  4.有些題型訓練不到位,學生失誤多。如第十二題,學生拿到題不理解題意,還有個別學生試題了,但是不會寫字。

  5.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格,沒有制定可性行措施,使極個別學生不完成家庭作業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學困生沒有得到徹底的轉化,影響整體的成績。

  二、改進措施:

  1、注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識字。

  2、繼續加大聽說讀寫教學的力度,使字詞句訓練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必須進行強化訓練。

  3、加強閱讀及寫話訓練,培養學生審題和語言表達能力

  4、多與家長聯絡,密切配合,抓好中下學生的學習。

  5.加強對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的訓練,貫徹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6、把好單元檢測關,及時彌補不足,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7、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如何林與譚藝銘這樣可以做到優幫差,差學優。狠抓後進生,採用多種方法幫輔,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對他們的 作業爭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8、充分把遠端教育和網路教育等現代化教育資源引進課堂為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9、教師不斷改進教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多與其它學校同年級教師聯絡,從中找出差距,自加壓力,改進不足,拼搏向前!

  ***二***

  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學習,一年級的學生迎來了入學以來的第三次比較正規的測試。對於他們來說也許已不陌生,但對於我們來說,每次測試對我們都是一次考驗。這次也不例外,學生成績出來後令我擔憂,因為學生的成績不理想,甚至有一個學生交了空白卷。 下面我就對本次測試從出題、試卷分析與教法整改措施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一、出題情況:

  本次檢測共有八大題,試卷內容涵蓋豐富,字詞句段都有涉及,試卷注重識字、寫字、詞句積累,很好地體現了學段特點,試卷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難度偏難。

  二、試卷分析:

  第一題漢字音節連線,學生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只是在連線時學生連得有些亂。第二題看拼音寫漢字。主要出錯集中在春天的“春”、趕快的“快”、來往的“往”、“看著”這幾個字上,部分學生對這幾個字的書寫出錯,寫成了“網”,“看著”一詞出現少了一橫。刀建、納俊成等學困生只能寫對個別字。以後還需要多進行同音字和易錯字的練習。第三題比一比,再組詞,做得比較好,除了個別學困生個別字出錯,其餘學生做得很好。第四題連線成詞,再寫一寫。本題因為題目問題,沒有把字寫出來,所以連線成詞沒讓學生做。接下來的短語搭配連線出錯較少,但後面的補充短語準確率太低,學生搞不懂題目意思,以為是從上面的連線題中挑選來填,所以填得亂七八糟,失分較多。第五題照樣子寫詞語,本題是失分最多的,“散散步”“悄悄地說話” “月牙彎彎的”這種詞語結構因為平時沒練過,所以學生做對的很少。第六題看圖,寫量詞,學生對“一把尺子、一片面包”的量詞用錯。第七題寫出反義詞,題目給出的字有幾個是不認識的,如“臭”、“暗”,有些是認識的字,但寫它的反義詞還是有些困難,如“收”、“今”。第八題閱讀短文,完成練習。練習簡單,但由於學生讀的不認真,把字寫錯;“羊媽媽帶小羊去了哪些地方?”學生不理解“哪些”,只回答了其中的一個。

  通過測試,在教學方法方面我總結出以下幾點。1、生字教學依然是今後教學的重點。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開始,對生字的學習不能忽視。試卷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對生字的考察。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致力於生字的教學。2、隨時鞏固拼音很有必要。拼音的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對拼音的使用卻一直貫穿在語文學習的始終。無論是讀課文,還是學生字,無論是補充句子還是看圖寫話,都離不開拼音的輔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一切複習拼音的機會進行強化記憶。3、題型訓練必不可少。通過這次測試,顯現出學生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對於沒有見過的題型,學生不會做,失分很多。由此可見,學生做題還是太少,知識面也不夠寬。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有意訓練學生答題的能力,讓他們多做幾種題型。本次25人蔘加期中測試,及格22人,及格率88%,90分以上5人,優秀率20%。80到89分有6人,70到79分有8人,60到69分有3人,30到39分1人,10到30分1人,0分1人。

  三、整改措施

  通過這次質量測試,不僅全面瞭解學生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基本情況,而且對今後的教學有所啟迪。

  1、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同時,在教學中要加強詞句的訓練,提高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應用詞句的能力。

  2、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於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重視閱讀方法的培養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同時,要將閱讀延伸於課外,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做事細心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

  4、關注學生個性差異,讓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年齡特徵、性格特點、知識儲備等不盡相同,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誘導學生展現個性。特別是學困生,老師應多關注他們,讓他們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5、要督促學生熟讀、熟背課文。

  6、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仔細答題,反覆檢查的好習慣。

  今後我會多學多問,多借鑑一些好的教育和指導方法,爭取讓學生少走彎路,平時每一項教學都應該紮紮實實去完成,站在學生角度上多思量,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