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最基本技巧教程是什麼

  我們想要唱出有感情的優美的歌曲就必須要練習基本功,那麼你知道唱歌有哪些基本功嗎?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唱歌有哪些基本功,僅供參考。

  唱歌的基本功

  一:聲音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學問,包括氣息、用嗓、口腔共鳴、吐詞方式等。

  二、情感

  這需要歌手對詞、對旋律的感悟要強,很多朋友演唱時把全部的重點都放在了聲音的部分,而忽視情感,這絕不會唱好一首歌。過分注重聲音的原因,是因為歌手的實力有限,演唱過程中老想著到哪裡要注意氣息了、哪裡要注意換氣了、快到高音的時候要準備了等,這都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聲情並茂”,練功相當重要。當你練聲成熟的時候,演唱時的注意力才會到情感上來。有句話說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爐火純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隨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繹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三、感受

  音樂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後天彌補的音樂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你要閻維文唱“一無所有”,我敢保證會笑翻一幫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有的處理得很平淡,有的處理得扣人心絃。這些處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一個小小的換氣、一個強調的重音、一個不換氣的長拖音或者一個驟然的收尾……這些就只能意會了。

  四、節奏感和音準

  你見過一個3歲多的小孩聽到一個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節奏嗎?你見過一個3歲多的小孩現場演唱,爸爸給他手風琴伴奏,隨時改變音調,他進唱的音調都是準確的嗎?你見過一個8歲的小孩在沒聽到任何聲音的情況下,要他隨時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調的“1”的發音,哼完後在鍵盤上按下核對完全準確的嗎?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這樣的基礎,雖然不要他們那樣出眾,但一定不能弱。

  五、素質

  這就是業餘歌手和專業歌手的區別。其實光在聲音、情感、感受、節奏、音準這些方面比較,業餘歌手有很多不比專業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質。你知道自己唱歌時的形體和表情嗎?你可能有個模糊的形象,就是你投入演唱時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樣,而這個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

  但這些都是你的想象,自己想象的形象幾乎是完美的。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麼嗎?你用攝像機拍攝過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嗎?其實當你上臺的第一個眼神或者第一句話,就能知道你是業餘還是專業。這裡說的素質還包括對樂理的瞭解、樂器的瞭解、對音樂史以及對音樂常識的瞭解等,當然也有很多專業歌手也不全面,但我個人認為,如果要做專業歌手,就應該貫徹這些,要對得起“專業”這個詞。

  歌唱發聲的訓練方法

  隔膜的呼吸方法,在聲樂訓練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運用它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在不正確的發聲習慣下唱壞了嗓子。

  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開啟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 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來增大音量,擴充套件音域,美化音色,統一聲區,使高、中、低三個 聲區的聲音協調一致。

  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脣、齒、舌的靈活 運動能力。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

  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 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這也是【歌唱】的含義。

  發聲練習的時候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調節和鍛鍊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在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充套件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此階段需要較長的時間***。高聲區是比較複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範圍。這了階級的練習要特別注意高、中、低三個 聲區的統一,音的過渡不要發生裂痕和疙瘩,重點是加強頭聲區的訓練,獲取高位置的頭腔共鳴, 從而達到統一聲區的目標。

  唱歌時,當吸氣完畢後,胸腔保持不動,聲帶先自然閉合,然後,再以恰當的氣息衝擊聲帶使之振動發聲,這樣發出來的聲音結實有力。

  軟起聲是聲帶在開始閉合的動作時,氣息也同時往外送,開聲門與氣息振動聲帶同時進行。這種方法氣息的衝擊力比較“激起聲”要柔和,發出的聲音比較平穩、舒展。

  舒起聲是聲門先開,然後氣息再振動聲帶,它的特點是先出氣而後發聲,像嘆氣一樣。在勞動號子中,常常用到這種起聲法。總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飽滿,全身協調,根據不同型別的練聲曲例來確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過分強,以舒適的mf或mp音量為合適。

  正確的唱歌姿勢

  ***1***兩腳如肩寬,成丁字型分開站立,支撐點可放在前腳或後腳上,以便歌唱時保持重心。

  ***2***腰部直立,使胸部挺起,同時微收小腹,兩肩平放而略向後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3***頭眼平視,頸部放鬆。下巴自然下垂而微向後收,切不可向前突出。

  ***4***臉部肌肉放鬆,表情自然大方。切忌皺眉、噘嘴、歪頭等。

  ***5***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加入少許動作,但動作要簡練自然,避免矯揉捏造,以免影響舞臺形象。 坐著唱時***中學音樂課較多是坐著唱***,注意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三分之一的面積。背不要靠在椅子上,腰部稍挺,感覺下背拉直伸長,從頭、頸、背到腰,有垂直感。頭部、臉部要求基本與前面所講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