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如何丹田發聲

  如何讓自己更加好的演繹更多歌曲,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於如何唱歌用丹田發聲的相關資料讓我們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唱歌丹田在哪裡

  或許大家都知道,氣運丹田的說法,但丹田到底在哪裡呢? 史老師給我做了示範:

  抬頭挺胸站立,當用聞花的方式去吸氣時,我們會發現肚臍附近的區域會收縮和緊繃,這就是丹田所在。

  原來,丹田不是一個穴位,而是一個區域。

  唱歌丹田發聲的具體方法

 用氣發聲練習,科學的呼吸方式和靈活的氣息控制,可使音色甜潤、優美、持久,有力。大部分人朗讀時間稍長就感到底氣不足,出現口乾舌燥、聲音嘶啞的現象。這就是因為他呼吸方法不對,氣息量不夠的緣故。那麼,怎樣才能把氣吸得多而且控制自如呢?

  首先我們要讓學生練習氣吸得深,讓氣往下沉,把胸腔和腹腔之間的橫膈膜向下壓,使胸腔的上下徑加長、擴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胸腹聯合呼吸法”。吸氣時,兩肋展開,橫膈下降,胸部稍向前傾,小腹自然內收,後腰堅挺飽滿,發聲呼氣時用腹肌控制出氣量的大小與力度,在小腹肚臍下三指處形成一個支力點。傳統的戲曲把這叫“氣沉丹田”。

  為了掌握這種科學的呼吸方法必須先練習正確的吸氣方法。吸氣時全身,特別是肩、胸要放鬆。可做以下練習:

  ***1***聞花香:把氣深深地吸下去,一直吸到肺底,獲得小腹及腰圍的脹滿感,要吸得深入、自然、柔和。

  ***2***抬重物:意念上準備抬起一件重物,先要深吸一口氣,然後憋足一股勁兒。

  學會了正確的吸氣方法後,接著就要練習有控制地均勻平穩的呼氣方法。練習呼氣首先得吸氣,吸足氣之後,以丹田穴為支力點,口中發出帶有聲帶顫動的“嘶”的音,使氣慢慢地、均勻地撥出。發出的“嘶”的音最好能堅持40—50秒,這樣說明氣吸得多,而且深。還可做吹蠟燭練習。方法是,點著蠟燭後,深吸一口氣,然後對著火焰輕輕吹去,不要將火焰吹滅,氣要輕而勻,使火焰向外方傾斜,並努力讓自己的氣使它保持住傾斜狀態。這是檢驗出氣量是否均勻的一個好方法。

  這些練習做好後,再找些讀起來難度較大、內容較複雜的長句進行練習。讀長句時,吸氣量要大,讀時要控制好氣息,氣要“拉住”不能隨意頓歇和補氣,否則就會破壞語意的完整。

  唱歌中的丹田音是什麼

  中國民族唱法術語,用丹田之氣送出的聲音稱“丹田音”。我國傳統唱法,非常強調“上抗其喉,下墜其丹田”或“氣沉於底,貫於頂”。明魏良輔《曲律》: “但得沙喉響潤,發於丹田者,自能耐久。”強調的都是“氣沉丹田”的重要性。若能善調丹田之氣,容易得“堂音”***即有共鳴色彩之音***。

  臍下稱下丹田,心窩 稱中丹田,兩眉間稱上丹田。這些部位與歌唱都有直接關係,所發之音稱丹田音。

  歌唱丹田的訓練方法

  首先,把肺裡的氣全部撥出去,要呼的乾淨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鐘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鐘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迴圈,每天這樣練功,兩個一刻鐘,堅持三個月。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