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小學生的重點詩歌朗誦

  朗誦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靜夜思》

  靜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直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隻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註釋

  ⑴靜夜思:靜靜的夜裡,產生的思緒 。

  ⑵床:今傳五種說法。

  一指井臺。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詩意圖》。

  二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後,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

  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麼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在室內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於具體是什麼,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五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一種坐具***。

  ⑶疑:好像。

  ⑷舉頭:抬頭。

  ——《春望》

  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註釋

  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恨別:悵恨離別。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當。

  白頭:這裡指白頭髮。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受不住,不能。簪:一種束髮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愛蓮說》

  愛蓮說宋代: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註釋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死後諡靖節***,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是著名的隱士。陶淵明獨愛菊花,常在詩裡詠菊,如《飲酒》詩裡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國史補》裡說:“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甚:很,十分。

  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之:的。

  可愛:值得憐愛。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從。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獨:只,僅僅。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出:長出。

  淤***yū***泥:汙泥。

  染:沾染***汙穢***。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裡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通:貫通;通透。

  直:挺立的樣子。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長枝

  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淨植: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 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樹立。

  可:只能。

  褻玩:玩弄。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焉:句末語氣詞,這裡指當於現代漢語的‘‘啊’’ ‘‘呀’’,助詞。

  謂:認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裡,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汙,就隱居避世;

  盛:廣。

  君子:指道德品質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隨著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築

  噫:感嘆詞,相當於現在的"唉"。

  菊之愛:對於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一說為“賓語提前的標誌”***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宜乎眾矣:***愛牡丹的***應當有很多人吧。

  宜乎:當然***應該***。

  宜:當。

  眾:眾多。

  逐句翻譯

  ⒈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

  水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

  ⒉晉陶淵明獨愛菊。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從唐朝以來,人們十分喜愛牡丹。

  ⒋予***yú***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

  我***卻***[1]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裡生長出卻不受***淤泥***沾染,經過清水洗滌,但是卻不顯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枝幹***中間貫通,外表筆直,

  ⒍不蔓***màn***不枝,

  不纏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或:不長藤蔓,不生枝節,

  ⒎ 香遠益清,

  香氣傳播得越遠越顯得清幽,

  ⒏亭亭淨植,

  筆直而潔淨地立在那裡,

  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能親近而不莊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呀”等語義虛詞。***

  ⒑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⒒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

  ⒓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⒔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唉!喜愛菊花的***人***,自陶淵明以後就很少有聽聞了。

  ⒕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喜愛蓮花***的人***,和我一樣的還有誰?

  ⒖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喜愛牡丹***的人***,應該***當然***有很多人了!***宜:當然***

1.小學生詩歌朗誦大全

2.適合小學生的朗誦材料6篇

3.小學生勵志詩朗誦稿3篇

4.小學生勵志詩歌朗誦3篇

5.適合小學生朗誦的勵志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