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商務談判風格

  談判歸根結底是一個人與人溝通的過程,所以很有必要花一些時間來研究一下你將面對的對手,而不同的談判風格需要相應的方法來應對。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01

  在加拿大做生意時,應該因人種而變換手法,否則,難免是要吃虧的。例如,和英國後裔商談時,從進入商談到決定價格這段時間,是很艱苦的。一會兒,卡死在這個問題上,一會兒,又卡死在那個問題上。就這樣,慢慢地走向目的地,所以,商談很費時間。但是,一旦簽訂了契約,就穩如泰山了。這一點是可以放心的。法國後裔則恰恰相反,他們非常和藹可親,容易接近,對客人很親切,猶如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無微不至。但是,一旦坐下來,正式進行商談時,就判若兩人,講話慢吞吞的,難以捉摸。所以,要談出一個結果來,是很費勁的。因此,簽訂了契約之後,也仍舊會有不安。加拿大的商人中,90%為英國和法國後裔。大體而言,屬於保守型,不喜歡產品的價格上上下下,經常波動。

  按照加拿大商務禮俗,宜穿保守式樣西裝。一般而言,加拿大商人頗保守,你的銷售宜在上班時間,以正式方式提出,態度謹慎,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正逐年放寬貿易限制,此事對加拿大經濟有利有弊,因邊界放鬆,美加經濟上的分工合作,終將實現。

  英裔加拿大的談判者往往是生意導向型的,他們辦事作風直接、不太講究禮儀、非常平等、保守並且相對強調時間觀念。多數的法裔加拿大人則更講究禮儀,屬於相對關係導向型文化,他們等級觀念強烈、善於表達情感,並且時間觀念不很強。英裔加拿大人不如他們感情外露、表情自信,比他們更正式、更保守一些。

  商務語言:海外講英語的訪問者會發現很容易與英裔加拿大人進行交流。流利的法語在魁北克省做生意是一筆財富。然而,在主要的商業中心會很容易找到優秀的翻譯,比如在蒙特利爾、多倫多和範庫弗峰。

  接觸:與法裔加拿大人進行接觸是很重要的。冷酷的電話通常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應該在商務展覽會上安排引見或者會見潛在的客戶。英裔加拿大商人更開放一些,與他們能夠進行直接接觸,當然引見介紹也是很有用的。在和英裔加拿大人接觸時,使用英語發信或傳真介紹你的公司和產品,這就表明了你很有意向。然後,打電話約定個日期,由對方定下時間和地點。

  初次會見:然而,生意導向型的英裔加拿大人一般很快就和新的商務夥伴進入談判,而法裔加拿大人則喜歡更長時間的準備。他們想要在詳細談判前更多地瞭解供應商或者合作伙伴。

  守時:兩種加拿大的主流商業文化都要求約會準時。然而,其他的大多數方面,法裔加拿大人不如英裔加拿大人時間觀念強。魁北克省的會議議程往往很靈活,計劃多少有些隨意。

  正式性和非正式性:對英裔加拿大人來說,平等是重要的價值觀,許多人面對地位、級別的差異會覺得不舒服。這顯然與他們的英國兄妹們不同。相反,法裔加拿大人是分等級的,他們的價值觀與他們祖國的文化比較接近。然而,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家庭背景通常不如在法國重要。來訪的女長官在加拿大的任何地方都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英裔加拿大人常常希望迅速地稱呼對方的名字,即使是對剛剛見面的人。這種非正式是友好、熱情的訊號。法裔加拿大人則更正式一些。

  加拿大人喜歡緩和的推銷方式。他們不喜歡過分進攻、急進的推銷方式。避免誇大和貶低產品的宣傳。議價的範圍。注意不要過高抬高你的產品的最初價格。許多加拿大購買商會厭煩你的高低價策略的。相反,在進入市場時預留一定的盈利空間,保證未來的發展,但是,不要留的過多 。

  加拿大的溝通風格02

  加拿大人通常比較在意別人的存在,首次接觸時,你會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從哪來?” 類似的問題可以確定身份。 加拿大經常用這個問題來區別美國人。使用幽默要小心,在加拿大的許多地區,社會團體的政治立場很鮮明。建議花一點時間學習加拿大人的幽默感和敏感的話題,以免冒犯他人。但在東海岸,人們對於幽默有著比較大的容忍度,而魁北克的法語區民眾就顯得更加敏感。

  展開交流的話題可以是工作,學習,天氣,度假,體育,特別是冰球,棒球等和其他輕鬆的活動。加拿大人不習慣談論工資,個人財務狀況等。對有的人來說,關於婚姻,子女的問題是比較隱私而不願回答的。

  總之,輕鬆愉快的話題總是受歡迎的。有不少加拿大人有海外生活的經驗,他們對於外國人如何看待加拿大有著不小的興趣。但千萬不要把這個話題搞得太嚴肅了,加拿大人對與外國人給與本國的看法還是相當敏感的。加拿大人同時希望外國人不要把他們和美國人混為一談。事實上,讓加拿大人對你感興趣的最好辦法就是告訴他們你所發現的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不同點。這並不是說一味的批評美國,畢竟兩國有著深厚的文化與歷史上共同點,而且有不少加拿大人的親屬居住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