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素材

  我們都會有需要用到一些關於名人勵志故事來作為演講稿素材的時候,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給自己縫最後一針

  那年他只有17歲,父親生意失敗,他毅然接過壓在父親身上的負債。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電影時,有一個鏡頭需要他和許多人打打殺殺,因為太過入戲,他不小心踢到了廢鋼,腳上頓時鮮血直流。導演望著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慘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醫院。可是他很明白:這一去醫院,勢必要換演員,自己的“星路”也許從此就斷了。此時此刻,他彷彿看到了父親為無力償還債務而緊鎖的眉頭,便咬著牙對導演說:“我能堅持。”

  於是,他忍著劇痛將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再用塑料袋簡單包住腳,穿上鞋子繼續拍攝。血,把一個塑料袋染紅了,他換了第二個,又染紅了,他換了第三個。周圍的演員看著這個17歲的孩子臉色越來越白,虛汗浸溼了他的頭髮,紛紛勸他先去醫院,他只是使勁地搖頭。拍完戲的時候,他已經換了4個塑料袋子,幾乎要暈倒了。

  送到醫院,大夫說,再晚來一會兒,人就完了,而且,極有可能得破傷風,甚至危及生命。清理完傷口,給他縫針前,大夫讓他籤“生死狀”。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堅強是17歲的普通孩子臉上少有的。在大夫給他縫針時,沒有打麻藥,大夫讓他閉上眼睛,可他就那麼看著——不喊、不叫、不哭,目不轉睛地看著大夫一次一次地把針插入自己的肉裡。

  縫到最後一針的時候,他突然對大夫說:“最後一針讓我來縫!”那一刻大夫驚呆了。做了這麼多年的醫生,他從沒見過有人在不打麻藥的劇痛中如此淡定地看著醫生給自己縫針,更沒有人要求過自己縫最後一針。望著大夫驚詫的雙眼,他居然笑了,“沒有嘗試過的人生,我都想嘗試一下。”如此豪邁的一句話,震驚了所有在場的人。

  在後來的演藝事業中,他曾折斷過胳膊和腿,仍然不曾哭過。只要能堅持,他從不退縮。

  因為他從給自己縫針的那一刻就已經明白:遇到任何事,哭是沒有用的。疼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走的一步,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打拼,沒有人會輕輕鬆鬆取得成功,即使是名人的兒子。

  他就是當紅影星謝霆鋒。

  :李嘉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2014年2月25日,隨著胡潤全球富豪榜的釋出,86歲的李嘉誠以200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再次榮登華人首富和亞洲首富兩大寶座。那麼,作為指揮著橫跨52個國家的李氏商業帝國的首腦,李嘉誠的主要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對此,在一次回答記者關於“如何在大膽擴張中不翻船”的提問時,李嘉誠給出了答案,他說:“因為我90%的時間都在思考失敗。就好像在風和日麗的天氣時,如果你駕駛著以風推動的遠洋船,在離開港口時,你首先要想到萬一碰上10級颱風,你該怎麼應付?雖然你出門時天氣晴好,但是你還是要估計,若有颱風來襲,在風暴還沒有離開之前,你要怎麼辦?要知道,成功的效果是100%還是50%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個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就可能帶給企業極大的損害。就像一隻機械手錶,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一點毛病,這個表就會停走了。一家公司也是如此,一個機構只要有一個弱點,就可能導致全部的失敗。因此,當我決定要投資一個專案時,我都會花上90%的時間,認真反覆地研究該專案將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壞情況,並提前準備好相應的解決辦法。”

  正是由於李嘉誠把主要的時間都放在了研究失敗上,事先對每個投資的專案進行全方位的風險預測,才使得他自創業以來,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甚至是遭遇業務鉅虧或經濟危機,都能保持盈利,並最終取得了今天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撒貝南善與人交往

  撒貝南剛進入央視主持《今日說法》時,由於善與人打交道,同事們就對他大有好感。有同事說:“一隻沒長毛的猴,特別精,逢人就叫老師,永遠咧著厚嘴脣笑。”同事們愛說他是“陽光少年”,為人乾淨、正氣。製片人朱海峰誇他:“奇怪,法制節目充滿灰暗,但撒貝南沒有負能量,像個大孩子一樣。”

  撒貝南善與人交往,既有濃濃的學生氣,為人單純,也有成熟社會人的氣質。正因為如此,他很得人喜愛。在大媽眼中,撒貝南是個“沒有名人架子還挺帥氣的孩子”;在大學生眼中,撒貝南是個“自己的同班同學,多才多藝、才華出眾、咋咋呼呼”;在小朋友眼中,撒貝南是個“可陪他們玩、陪他們鬧的大哥哥”。

  撒貝南善解人意,善於察言觀色,善於因勢利導,為人打圓場,使參加他節目的人高興而來,歡快而歸。他心裡十分清楚,節目的所有挑戰始終建立在某種微妙的安全線上。關於節目的“安全線”問題,他這樣闡釋:“這麼說有點玄,但節目有它的氣場,一旦打破,要花很長的時間來修補。有點像氣功,有一種力量牽著你,你順著它,節奏合上了就好了。一旦節奏被打破,主持人就會覺得被捅了一刀。”

  在一期《青年中國說》的錄製現場,撒貝南差點“被捅了一刀”,幸好被他察覺及時、糾正及時,才穩住了節目錄制的節奏。當時,一位嘉賓冷不防地問勵志演說家陳州,目前每場演講的收入是多少。這是陳州的個人隱私,他很不情願回答這個問題。在臺上的撒貝南立馬察覺陳州的不適、不悅,即刻巧妙、委婉地把話題拐了個彎,把陳州從尷尬境遇中解脫出來,讓陳州和嘉賓都有話可說。陳州後來對撒貝南很感激。事後,撒貝南袒露心聲:“我不是刻意要擋掉,而是我不能讓別人尷尬。我天生就是個打圓場的人。”在主持節目時,撒貝南還能適時地為嘉賓點贊,實事求是地誇他人幾句。這些讚美語、暖心話拉近了他與嘉賓的距離,密切了關係,因此博得了許多嘉賓對他的好感。

  撒貝南擅長圓場緣於他的強烈的群體意識,他很難忽略周邊的每一個人。他本人要成為群體中的一個角色,同時也不允許任何人被逐出群體這種狀況的發生。他掏心窩子地說:“如果我在,大家不開心,我會覺得這是我的失敗,儘管跟我沒關係,我把所有責任都扛到身上。”

  為他人圓場,現已成為撒貝南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使他廣結善緣,與很多嘉賓結下了友誼。不過,他與他們的交往,可謂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他極少與頗有交情的嘉賓出來喝一杯。撒貝南生性喜愛唱歌、演講與打籃球。打籃球是他最大的愛好,朋友圈固定是那幫打籃球的球友。他有一群北大“死黨”,每逢週六,就一塊打籃球聊天喝啤酒。只要撒貝南在,當晚就很high。他會像做拉麵一樣,把所有人的話揉在一塊,再撒出去。

  撒貝南善與人交往的本領是從小培養的。父親是部隊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家就在部隊大院裡。那裡有很多孩子,撒貝南每天領著一大幫孩子演戲,佈置虛擬環境,召開軍事會議,拯救世界。他扮演的是司令,琢磨著另一幫孩子搞什麼陰謀。他與大院裡的孩子們格外投緣,緣分很深。當父親轉業到武漢後,撒貝南隨父母從廣東湛江遷到這裡。兩次轉學,他仍然憑著自己的才智和善交之道,當上了班幹部。五年級最後一次轉學,班主任把他向班上同學作了介紹,下課後,一群小男孩圍了上來,其中一個揪他的衣服,說:“咦,有隻小企鵝。”撒貝南不卑不亢,笑著說:“怎麼樣,好看嗎?”從此,他與同學關係就漸漸和諧起來。撒貝南後來談起這件往事時,說:“當時,他們就看我經不經得起逗,我要一哭,完了,肯定生存不了了。”

  如今,央視是撒貝南職業生涯中最長久的舞臺,他的主持人角色已廣為人知,廣為人喜愛。他說:“我要呈現的是美的價值觀,美好、溫暖、乾淨。”臺裡領導對他很器重,也很信任,幾乎不干涉他的講話內容。對此,撒貝南感慨萬分地說:“領導對我太放心了,知道我會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