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演講中控場技巧

  演講者為了使演講能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注意演講內容的條理和邏輯,以及演說詞的流暢與清晰外,在演講的過程中,整個會場氛圍的把握和控制也確實是極為重要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演講中的控場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控場技巧一、演講者上場時要大方得體,表現出充滿信心。

  控場應該從上場那一刻就開始。演講者如果對自已的演講胸有成足的話,所散發出的那份自信會對聽眾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科學家法拉第分享自已的演講訣竅就是:“假設聽眾一無所知,所以我對自已的演講充滿自信”。

  控場技巧二、演講程序中,要做到動靜結合,目光和肢體動作做到相兼相合。

  演講是一種五位一體的工作,演講者要把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這種內部語言傳輸給聽眾,就得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有時其中滲透著強烈的感情因素,這就需要透過語言、表情、眼神、動作、肢體行為等方式來協同傳輸外部語言。

  控場技巧三、演講中應適當變換節奏。

  演講者應用抑揚頓挫的不同語調和疾緩快慢的不同語速進行演講,可使聽眾將分散的注意力又轉移到演講者身上。重點之處不斷重複也是變換節奏的方法。

  控場技巧四、設定懸念。

  精心選擇既能扣住演講主題,又不為聽眾所共知的東西設定懸念,可以有效地激發聽眾的興趣,調動聽眾的情緒,同時又要在聽眾聽興正濃時嘎然而止,使懸念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控場技巧五、有目的的提問。

  提問不但可以增進講者與聽者之間的互動,還能促使聽眾產生積極的思考,演講者也可以在沒人回答準確時,用自己對問題的精準見解再次“征服”聽眾。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控制怯場的方法:

  方法一:豁出去的心理。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敢在公眾場合自如說話,都有很艱難的“第一次”。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每一個新手常常都有一種心慌病。心慌並不是膽小,而是一種過度的刺激。古羅馬著名演講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講時就臉色發白、四肢顫抖;美國雄辯家查理士初次登臺時兩個膝蓋抖得不停地磕碰在一起;印度前英·甘地首次演講時不敢看觀眾,臉孔朝天。可見,怯場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但是隻要抱著豁出去的心態,就自如了。

  方法二:故意視而不見。

  “一上臺,我眼中所見只有桌椅而已,這樣,我就輕鬆自如了”,這句話是很多有演講經驗的人的共同感受,對於一個青澀的演說者來說,發言前要做到心中有聽眾,但在發言時候,眼中不能有聽眾,否則容易自亂陣腳。

  方法三:發言前做必要準備。

  在單向交流時,必要的準備是容易做到的;雙向交流時,同誰談、涉及什麼內容,也可做大體的言辭預測。只要大方向上有所準備,到時候就不會出現不敢說或者說不下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