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態勢技巧

  態勢語言是演講者必須具備的一種非口頭語言,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演講上臺的體態動作

  1、上臺前:

  A、要看好地形、路線、瞭解觀眾的情況。

  B、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資料、道具、髮型等。

  C、請各工作人員調整好音響、話筒高度。

  2、上臺時:

  A、要從容不迫、落落大方、瀟灑自信。

  B、不能鬆鬆垮垮,隨隨便便,弓背彎腰。

  C、不能嬌柔做作,扭捏作態,怪模怪樣。

  D、不能缺乏謹慎,匆匆忙忙,大步流星。

  E、不能過於遲緩,拖拖拉拉,委靡不振。

  3、上臺後:不要急忙開口,而應用親切的目光注視或掃視會場幾秒鐘,使聽眾的大腦做好接收資訊的準備,得到無聲的感染。

  4、移動:一般來說,在正規的場合演講者站立好後是不宜移動的,但在特殊情況下,有時也要適當的移動。演講者的身體如果需要移動的話,應注意以下三點:

  ***1***動要在理。必須符合演講內容的需要,或者出於其他的目的,比如,為了進一步鼓動聽眾或者制止一些特殊情況的發生,演講者可以向前走動點。

  ***2***動有規則。演講者在走動方向、節奏、快慢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規則,就既能活躍會場氣氛,又能穩定聽眾的情緒。

  ***3***動要適當,寧少勿多。移動範圍不應過大,不可跨越太遠、來回走動。

  二、演講站立的姿態

  演講必須站著,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古今中外成功的演說家幾乎都是站著演講的,就是在聯合國的講臺上,不管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要員,都一律站著講,而且還限制時間。其原因就在於:第一、表示對聽眾的尊重;第二、避免長篇大論,或埋頭念稿子的毛病;第三、顯示演講者的精神風貌;第四、增強和聽眾的交流,調節會場的氣氛;第五、演講者站立,可以給人一個完整的形象,只有站立,才能使手勢、身勢自由地擺動。

  1、演講站姿的要求

  高爾基讚揚列寧的演說時說: “他站在講臺上的整個形象,簡直就像一件古典藝術作品,什麼都有,然而沒有絲毫多餘,沒有任何裝飾。”

  魯迅先生說過:“演講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演講者一般都是站著講,因為只有站著講,態勢動作才能自如,才能給人一個完整的形象,才能給人美的感覺。

  2、演講站立的姿勢要領

  ***1***站要直。站在臺上時要保持兩肩相平,上身和兩腳與地面要基本垂直。

  ***2***立要穩。 3、站立時兩手的姿勢:

  A、雙手自然垂下放在身體兩側。 B、兩手合攏放在腹部。

  C、一手拿書,一手垂下。 D、兩手按在講桌邊。

  三、演講中的手勢

  ***一***手勢動作在演講中所起的作用

  手勢,是演講者運用手指、手掌、拳頭和手臂的動作變化,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態勢語言。

  ***二***手勢動作的分類

  1、按表達功能特點分類:

  ***1***情意性手勢。在演講中運用較多,表現方式也極為豐富。這種手勢語,主要用於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內容,能表達出演講者的喜、怒、哀、樂。它的表達情深意切,感染力強。

  ***2***指示性手勢。這種手勢主要用於指示具體人物、事物或數量,給聽眾一種真實感。它的特點是動作簡單,表達專一,一般不帶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勢有“實指”和“虛指”之分。實指涉及的物件是在場聽眾視線所能看到的;虛指涉及的物件是遠離現場的人和事,是聽眾無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勢。這種手勢主要用模擬演講中的人或物的形狀、高度、體積、動作等,給聽眾以生動、明確、形象的印象。這種手勢常常略帶誇張色彩,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過分的誇張和有過多的表演痕跡。

  ***4***象徵性手勢。這種手勢的含義比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語,運用準確、恰當,則能啟發聽眾的思考,引起聽眾的聯想,給聽眾留下鮮明的具體的印象。

  2、按活動的區域分類:

  ***1***肩部以上,稱為上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悅、祝賀等;手勢向內、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動作幅度較大,大多用來表示積極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內容和感情。

  ***2***肩部至腰部,稱為中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多表示敘述事物、說明事理和較為平靜的情緒,一般不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其動作要領是單手或雙手自然地向前或兩側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動作幅度適中。

  ***3***腰部以下,稱為下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憎惡、鄙視、反對、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動作是手心向下,手勢向前或向兩側往下壓,動作幅度較小。

  3、按使用單、雙手分類:

  單手做的手勢叫單式手勢;用雙手做的手勢叫複式手勢。它們能在不同程度上輔助口語的表情達意。在運用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感情的強弱。一般來說,講到批評或表揚,肯定或否定,贊同或反對時,其情感特別強烈時,則可用複式手勢。在一般情況下,用單式手勢較為合適。

  ***2***聽眾的多少。一般來說,會場較大,聽眾較多的場面,為了強化手勢的輔助作用,激發聽眾的情感,可以用複式手勢。反之,用單式手勢較為合適。

  ***3***內容的需要。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這是決定用單式手勢或複式手勢的最根本的依據。如果離開了內容的需要,即使會場再大,聽眾再多,也不宜用複式手勢。同樣,根據內容的需要,應該用複式手勢時,如果使用單式手勢,則顯得單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