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材料的選擇技巧

  演講材料選擇的大致範圍確定以後,還要注意選擇精煉的演講材料。除了選材要真實、準確,一般來講,選擇精練材料還要遵循一定的標準: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選擇新穎的、典型的材料,所選材料最好還要有針對性。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用適合聽眾文化程度的材料

  近年來,著名健康問題專家洪昭光教授通過舉辦健康講座,面向全社會傳播科學的健康知識,受到大眾的歡迎和媒體的好評。在一次題為《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的演講中,他這樣分析和講解遺傳的影響:

  遺傳的影響,我們簡單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小白兔應該吃什麼呢?本應該吃蘿蔔,但假如從今天開始,讓小白兔改吃雞蛋拌豬油,蛋黃膽固醇高,豬油是動物脂肪,四個禮拜膽固醇增高,八個禮拜動脈硬化,十二個禮拜小白兔個個得冠心病。下面,我們換用北京鴨子做實驗,讓它吃蛋黃拌豬油。結果很奇怪,鴨子怎麼吃,天天吃,膽固醇不高,動脈也不硬化,更沒有冠心病。唉!這就奇怪了,怎麼兔子一喂就動脈硬化,鴨子就沒有動脈硬化呢?道理很簡單,兔子是兔子,鴨子是鴨子,遺傳不同啊。人也是一樣:為什麼張三一吃肥肉,膽固醇高,動脈就硬化,冠心病也來了,而李四天天吃肥肉,他什麼事也沒有?因為張三是兔子型的,李四是鴨子型的,鴨子型就沒事,你兔子型就倒黴,先天性倒黴。為什麼有人你看他吃得並不多,可就減肥不下來,那個吃得很多的人卻胖不了?就因為人型別不同,有些東西遺傳100%,有些遺傳是個傾向。高血壓、冠心病是一個傾向。

  洪教授明白,聽他演講的人,大多是關注健康的普通群眾,如果他一味使用專業術語進行講解,就會使講座變得曲高和寡,索然無味。因此,他在講解有關醫學知識的時候,往往選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事例材料加以說明。比如,上例中,在講解得病的遺傳影響時,他就有針對性地選用了小白兔和北京鴨的實驗材料作為例子,從而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不同型別的人的遺傳差異及其與疾病之間的關係,讓聽眾懂得了高血壓、冠心病的遺傳傾向對人的致病影響。

  二、選擇有針對性的材料

  演講者在服從主題的前提下,選材還要有針對性。演講者從聽眾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在組織和選取材料時,“因地制宜,因人施講”,這樣才能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效果,才能喚起聽眾的熱情和興趣。這種針對性包括:

  1、要選擇那些正確、準確、科學性強的材料,使聽眾相信和服從。

  2、要選擇那些能給聽眾指明方向、能夠教給聽眾行動的手段和方法的材料。

  3、要針對不同場合、不同聽眾的具體特點、興趣和愛好選擇使用不同的材料。

  4、要選擇符合聽眾心理和要求的材料,儘量使這些材料和聽眾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

  5、要針對聽眾的文化程度,把材料具體化、形象化,多選擇聽眾能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材料。

  6、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取那些自己熟悉的、適合自己身份的材料,這樣才能將主題表達得充分而深刻,具有說服力,在演講時才能胸有成竹。

  三、選用符合聽眾心理需求的材料

  2007年4月5日,著名女作家畢淑敏的心理勵志小說《女心理師》的首發式在北京市監獄舉行。期間,重慶出版集團向監獄捐贈了《女心理師》和《憂鬱》等心理書籍,此舉的目的是想喚起公眾對心理話題,尤其是對特殊人群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面對眾多服刑人員,畢淑敏發表了題為《世界上最大的勇氣莫過於相信奇蹟》的演講,她充滿真情地講道:

  心理是身體的奇蹟,人獲得幸福與否取決於心理是否健康。曾有一家報社作過一個調查: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結果最幸福的人依次為:給孩子剛洗完澡,懷抱嬰兒微笑的母親;剛給病人做完手術,目送病人出院的醫生;在沙灘上築起沙堡,看著成果的孩子;寫完小說最後一個字,畫上句號的作家。看完這個訊息,我有深入骨髓的悲哀。這些幸福,我幾乎都曾擁有,但自己卻感覺不到,是幸福盲。因此,幸福關鍵在於我們發現幸福的目光,在於內在的把握、永恆的感情和靈魂的拯救。

  畢淑敏深知,這些服刑人員中的大多數人是因出現心理困惑和精神空虛而觸犯刑律的,他們渴望幸福的生活,卻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為了所謂的“幸福”,他們不擇手段,鋌而走險,最終走上了犯罪道路。於是,她針對這些特殊聽眾的心理困惑和精神需求,首先揭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接著引述了一個關於“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調查材料,然後表達了自己是“幸福盲”的真實感受,最後得出結論:幸福的關鍵在於“我們發現幸福的目光”,在於“內在的把握、永恆的感情和靈魂的拯救”。她的演講,重在心理分析和精神引導,既讓服刑人員感到親切,又能促使他們自我反省,從而達到針對聽眾進行心理矯正的目的。

  演講材料的收集和選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雖有先後之分,卻無輕重之說。對此,演講者應該切實地重視起來。

  四、選擇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鮮明、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質、體現演講主題的材料。只有這樣的材料才能以一當十、以小見大。

  陳毅的《代軍長就職演說詞》中所要闡明的主題是“人民的軍隊是任何反動派也消滅不了的”。他只選擇了兩個材料:一是“在大革命失敗時,朱德總司令只帶了800多人上井岡山,就發展成今天的50萬大軍”;二是“新四軍的前身是南方各省的游擊隊……只有200多人,三年後,新四軍發展到9萬人”。由此推論出:“800人沒有被消滅,50萬大軍能被消滅嗎?200人沒有被消滅,今天9萬人還能被消滅嗎?”充分證明了主題。

  五、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

  主題是選材的依據。選擇材料必須緊緊圍繞主題,選擇材料時必須考慮它能否有力地支援主題或為主題服務,否則,再生動的材料也不能用。即堅持這樣一條原則:凡是能突出、烘托主題的材料就選用,否則就捨棄。能夠有力支援主題的材料一般包括:演講者自己受感動的材料,演講者親身實踐證明了的材料,聽眾感興趣的材料等。

  在公元前44年,古羅馬的布魯圖斯等人說愷撒大帝是暴君、有野心。愷撒的重臣安東尼為了駁斥他們的詭辯,在愷撒的葬禮上為愷撒做了辯護,在辯護詞中,選擇了這樣三個材料。

  “他從前曾獲勝邊疆,所得的財帛都歸入國庫……”***這不是私心,而是公心。***“他聽到窮人的呼喚,也曾經流下淚來。”***這不是暴君,而是富有同情心的好君主。***“那天過節時,你們眼睜睜地看著,我三次以皇冠勸他登基,他三次拒絕。”***這不是野心,而是虛心。***

  這些材料都緊扣主題,直接支援和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從而產生了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六、選用切合演講場合的材料

  2007年10月28日晚,第四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在魯迅先生的故鄉--浙江紹興舉行。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有感而發,熱情致辭。她在演講中這樣講道:

  一踏入魯迅先生的故里,我就真切地感到文學的氣場、氣韻生動起來,鮮活起來。魯迅先生的風骨,穿越了七十年的時光,在這個莊重而清明的夜晚,與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相對。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魯迅文學獎給作家帶來的,不僅是榮譽,更重要的是責任。我們相聚在這裡,就是要繼承魯迅精神,積極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職責。繼承魯迅精神,就是要像魯迅先生那樣心懷廣大,致力於文學對社會現實的關懷與擔當;就是要像魯迅先生那樣,用極富創造性的藝術形式表現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精神品貌。因此,對我們來說,今天在這裡,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鐵凝首先真切地抒發了自己“一踏入魯迅先生故里”的內心感受,接著誠摯地表達了對中國文學工作者的“滿懷敬意”,繼而深刻地闡述了文學的價值和魯迅文學獎的意義,最後明確地指出了魯迅文學獎給作家帶來的“責任”,並號召大家“繼承魯迅精神”,從“新的起點”向前邁進。這些針對性很強的情理和事理材料,不僅切合了頒獎典禮的特定場合,而且突出了魯迅文學獎的活動主題,給現場聽眾以思想的啟發和精神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