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演講比賽一等獎稿

  教師,有一種心靈上的工作,總能使他那麼快活,他的微笑總是掛在面前,刻在他深深的酒窩。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我們教育的全部使命在於塑造生命 法杓小學 李光明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來到這裡,我不想以空洞的說教面對大家,因為責任感是一個實在而具體的主題。

  我也不想作嚴肅的理論探討,因為生命這個主題是充滿詩意的,所以,我將以對責任的赤誠

  之心和對生命的無限敬意,向大家作一次詩性的表達:我們教育的全部使命在於塑造生命。 是啊,生命是純潔的,不信你去看看那新生的嬰兒;生命是自由的,大千世界的萬類生

  靈已經作了最好的明示;生命是頑強的、堅韌的,同時又是短暫的、易逝的,這難以預測的偶然性又為生命增添了幾分神祕色彩,因此,我們說,生命是神奇的,自然的造化賦予了萬物的生命,萬類生靈共同彰顯了生命的傳奇。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工作的全部目的和最終意義就是塑造生命,北京市作家協會主 席畢淑敏女士說過:“人其實就是一根簡單的葦草,只不過這根葦草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而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會思想。”

  是的,生命的易逝並不能阻擋生命的高貴,生命的短暫也不能束縛生命的自由;每一根葦草的獨一無二性都在暗示著生命的尊嚴,因此,我們的天職在於教會學生理解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讓每一個生命身體健康,情感豐富,讓每一個孩子心靈美好、 積極向上,讓他們充滿智慧、愛心和夢想。朋友們,藉此機會我想把我對生命的崇敬和

  責任的理解化作一首小詩獻人大家。 站在五十四朵花蕾的中央 站在五十四朵花蕾的中央 周圍盪漾著純潔而鮮活的芬芳 在這巨大幸福面前

  我正享受著職業的榮光 站在五十四朵花蕾的中央 心潮湧動著善良和滾燙的希望 我要趕在浩浩春光之前

  讓每一個花蕾自由地綻放 站在五十四朵花蕾的中央

  我播灑愛的種子,良知的雨露,智慧的肥料以及正義的陽光, 我勤耕苦種,耗盡年華

  是為了每一個生命獨立書寫自己的輝煌 站在五十四朵花蕾的中央 我忘記了貧窮,卑微和恐慌 因這這些花朵般的生命啊

  給了我無窮無盡的力量 最後,請讓我再誠懇地說一次:我們教育最終目的和全部意義就是塑造生命。因為生命

  是高貴的、自由的、神奇的,更是充滿尊嚴的。 謝謝大家!篇二:美麗教師夢演講稿 中國夢·美麗教師夢

  大家好!我叫檀娜,來自姜各莊中心小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夢·美麗教師夢》 夢想,是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夢想,是一盞照亮前進道路的明燈。每一個人都有屬於

  自己的夢,並且都在為夢想去努力,每一個群體都有屬於他們的夢,那是一種追求和憧憬。

  二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一開始就拼命刮,企圖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風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緊。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熱得受不了,最後就脫下了大衣。結果是逞強好勝的北風卻輸給了溫文爾雅的南風。

  這則寓言給了我太多的啟示: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南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995年,我曾在《校園文藝》上發表過一篇題為《我呼少水的載歌載舞飾的文章,記述了我從教路上的一段往事。那還是我做高一班主任的時候,一天,上早讀課,我偶然發現一位同學的練習本上寫著我的名字,我就笑著對他說:“你替我籤的字真瀟灑。”誰知,聽了這話,他的臉立刻漲得通紅,站在那裡,不知所措。我馬上意識到他可能認為我是在責怪他了,就耐心地安慰他。誰知到了下午,他竟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信中說:’’老師:真對不起,我非常後悔,也非常難過。當您站在我的面前時,我想接下來的一定是一場暴風雨,沒想到您卻和藹地安慰我。老師,我相信,您大海般寬廣的胸懷,一定會容得下我這條無知的小魚的……,,

  讀著這封信,我思緒萬千。說實在的,我真不知道這位同學錯在哪裡,他竟那樣內疚,那樣不安。如果真要道歉的話,我倒覺得應該是我們老師。扣心自問,我們是不是離我們的學生太遙遠了?孩子們的心田乾涸得太久了,哪怕是幾滴雨露,也會激起層層漣漪,我們應該在孩子們心靈的荒漠上多開闢愛的綠洲。老師們,讓我們永遠銘記泰戈爾的那句名言吧:“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於完美的。”

  師生之間這種細膩的愛、綿綿的愛,當我們真的把它作為我們事業的基石的時候,那種情感是難以割捨的。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張立華被白血病奪去了生命。當我最後一次帶著幾位同學去醫院探望他的時候,他已經昏迷了幾次。當時最令我難忘的是,他拉著我的手,輕輕地說:“老師,我最願意聽您朗誦課文了。那次,您給我們朗誦《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我被感動得流了淚。老師,我再也不能聽您的課了,現在您能為我再朗誦一遍嗎?’’望著這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

  孩子,望著他蒼白的臉,望著他渴盼的眼神,我心如刀絞。這是一個對生活無比留戀,對生命無比珍愛的學生向老師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我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羞澀,當著小立華的家人,當著醫護人員,當著我的學生們,我放聲朗誦著:“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經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她死時/輕輕地呼著她的乳兒的名字/大堰河/含淚地去了”讀到這裡,我看到,小立華的眼淚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面對著此情此景,我已經泣不成聲,在場的所有的人也都清然淚下

  這是多麼真摯的情感的交流!這是多麼豐富的人生的體驗!這裡沒有虛偽,沒有自私;這裡有的是愛和愛的匯合,情與情的交織。老師們,誰說我們極度貧乏?誰說我們極度空虛?我們真正是天下的首富,我們真正是文明的使者,我們真正是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

  然而,僅是深深地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學生,這還不夠當我們面對即將開啟的21世紀的大門,當我們沐浴在“科教興國”的春風裡,我問一句:“老師,您準備好了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的作者埃德加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試想,如果我們嘔心瀝血地培養了一大批未來的文盲的話,那麼,我們的教育真的像社會上某些論調所說的那樣一積重難返份‘誤盡蒼生”了。

  在這裡,我不想談教師的平凡和清苦,不想談教師的眼淚和白髮,也不想談教師病倒講臺和死後的欠賬單,因為,日新月異的世界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新的責任。

  當我承擔的語感教學的地區教研課題初見成效時,當我的教研論文頻頻發表時,當我輔導的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的時候,當我拿到全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評選第一名的獲獎證書時,我首先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一種責任:培養跨世紀的人才,需要跨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放眼世界,放眼未來,轉變觀念,改進方法,不當教書匠,要做教育家,使我們的教育充滿靈性、充滿活力。把能搏擊風雨的雛鷹送上祖國的藍天,這才是我們對學生的最博大、永恆的愛!

  三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有這樣一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我之所以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也緣於從小就有這麼一個夢想,如今夢想成真。那些曾經是我夢想中的鏡頭,如今清晰在眼前。

  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裡,向大家講述我心中的愛心教師——高玲。

  1995年,高老師滿懷理想與激情,走上了工作崗位。就在那時,一根粉筆,二尺教鞭,三尺講臺,成了她生命中的所有。

  課下,學生們那活潑可愛的燦爛笑臉,使她又如回到了中學時代;工作之餘,她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教學中,和學生融為一體,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度過了十一個年頭。

  高老師一直奉行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因此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她始終孜孜不倦地追求著育人的藝術,去教會學生做一個“真人”。而她更明白“教師就是一本教科書”,所以,高老師處處以身作則。她帶頭為平時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鼓掌,讓他們懂得應該學會去肯定別人;會在學生們驚

  訝的目光中,撿起地上的紙屑,讓他們學會講衛生;還會講“大頭娃娃”的事件,讓學生們學會關注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她還教學生們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謙虛而上進的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教室裡一行醒目的大字“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已成為高老師和學生們共同的做人理念。 為了教學生做一個真人,為了教學生做一個善良的人,她總是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

  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我們學校都會號召廣大教師積極參加義務獻血。當時,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當捋起衣袖,針尖就要戳下來的那一刻,高老師也曾害怕過。

  兒時打針吃藥的恐懼心理,一度左右她的思想。但當鮮紅的熱血,汩汩地流出,當想到自己的血將和別人的生命緊緊相連的時候,她的緊張感蕩然無存。隨之而來的是難以形容的快樂。學校規定參加義務獻血的老師可以休息一天,但當時高老師正帶初三。

  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她放棄休息,調整了形象,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走到學生們中間。

  哪知學生們早已得知高老師的行動,把她當作了心中的英雄。有些學生竟然表示她也要像高老師一樣,長大後去獻血。教師的模範在這裡得到了最好地詮釋。多麼可愛的學生,多麼可敬的師長啊!

  這一次不經意的行為,居然在學生中間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更堅定了高老師的信念:“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裡,我也要用我的愛來回報這個世界。”這次獻血給了她很大的震動,此後,每一年,她都踴躍報名參加義務獻血,並榮獲由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頒發的XX年度蕭山區無償獻血“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