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語言禁忌有哪些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傳播資訊的主要工具,它通過文字***書面語言***或聲音***口頭語言***為媒介來表達。對於“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而言,口頭語言顯得尤為重要。口頭語言的好壞代表著口才水平的高低。教育學表明:當一個教師的知識和智力水平達到教學所需求的程度,口才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今天小編為你整理教師語言禁忌,希望能幫到你。

  教師語言禁忌

  語言可以修飾一個人的外表,一開口說話就必須很注意才行。一個現代人,每天都在不停地說話,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能避免闖禍。

  從說話所使用的詞彙及內容,就可以瞭解這個人的性格。人們多主張少開口說話,所以有“沉默是金”的諺語。

  但好朋友之間的秉燭夜話就不能說是長舌,這時就可以天南地北地隨興地聊,不必擔心引起他人的不快。

  “沉默是金”之類的諺語,並不是要告戒大家不要說話,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不知節制地任意發表意見。所謂“禍從口出”,乃是指朋友之間一旦關係變得親密就容易口不擇言。而每個人的情緒都是隨時在變的,當心情不好時,身體不舒服時,有煩惱時,心中有所顧慮時,這時的行為表現都和平時不同。因此,即便是對於親密的朋友,也要正確地使用詞彙。

  有些人表面看起來很博學多聞的樣子,即使對於自己一知半解的事,他也滔滔不絕地表示自己的意見。但實際上他是個半吊子,那些舌吐蓮花的功夫只能唬唬剛見面的人,深入交往後就會感到厭煩。這是因為這樣的人所提出的都只是自己主觀的個人見識,並沒有客觀的事列及資料,談來談去都只有同樣一些事。

  還有些人喜歡辯白,辯白往往是因為不想為過去說過的話負責。朋友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它不會成為過去,而是現在式或未來式。絮絮叨叨地辯白只是因為逃避責任或拖泥帶水、魯莽、不加思考的性格所致。如果對方是個不肯坦誠面對過錯,總是不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的人,那就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另外還有一項值得注意的是詞彙的使用。對於年長者、身份地位高的人或是同輩、同身份、沒有利害關係的人,最初使用的詞彙,即使日後愈來愈親密也不可有所改變;而粗暴、低俗的詞彙絕對不可使用。如果讓對方覺得自己說話不誠懇,交往就很難細水長流。

  教師教育的口才要求

  有的放矢,動人心絃。要教育人,就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手段。這就決定了教育口才,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而必須有特定的物件、特定的方法、特定的個性、特定的內容,並且產生使學生動心動情的特有效果,從而激發或改變學生的某種行為。

  有理有據,以理服人。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這是教育學生明辨是非、曲直、美醜、善惡的最有效的途徑。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規範學生的行為,不能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也是教育口才的一個特徵。教育口才,不管講何種情況,講何種內容總需要教育者飽含熱情。常言說,感人心者,莫先於情。以情動情,以情感人。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手段。

  靈活機動,亦莊亦諧。教育口才可以像做報告或發表演說那樣,從長篇大論中表現出來,也可以像一句提醒或兩句暗示那樣,從三言兩語中自然流露;可以是從學科知識中生髮開來,也可以從與學生的各種型別的交談中集中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