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智力排行

  智力或智慧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那麼我們的人類朋友,貓的智力怎麼樣呢?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1、加拿大無毛貓

  聰明指數:6顆星

  加拿大無毛貓除了在耳、口、鼻等部位有些又薄又軟的胎毛外,其它全身部分均無毛,面板多皺有彈性。它們性情溫順,獨立性強。

  2、巴釐貓

  聰明指數:5顆星

  巴釐貓聰明熱情,生機勃勃,好奇,貪玩。但比其近親暹羅貓更為溫順,聲音也更為柔和,喜好與人為伴,不喜孤獨。

  3、亞洲豹貓

  聰明指數:5顆星

  亞洲豹貓是一種有如運動家般的動物,對周遭的環境保持警覺心;友善、好奇與自信。

  4、暹羅貓

  聰明指數:5顆星

  暹羅貓是世界著名的短毛貓,生性活潑好動,聰明伶俐,動作敏捷,氣質高雅,相貌不凡。

  5、卡特爾貓

  聰明指數:4顆星

  卡特爾貓身體健壯,忍耐力很強,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性格溫柔,非常乖巧、有教養,易與人親近。

  6、日本短尾貓

  聰明指數:4顆星

  日本短尾貓是由於基因突變而產生的品種,尾巴極短,只有5~7釐米,但其運動靈敏。

  7、美國卷耳貓

  聰明指數:3顆星

  美國卷耳貓卷耳角度最少90度,最多180度捲曲。卷耳貓熱愛和平、聰明伶俐,粘主人,溫純可愛。

  8、蘇格蘭摺耳貓

  聰明指數:3顆星

  蘇格蘭摺耳貓溫柔,感情豐富,有愛心,很貪玩。折耳貓由於遺傳性骨骼病,會出現後肢跛行、弓背等症狀。

  9、美國短毛貓

  聰明指數:2顆星

  美國短毛貓素以體格魁偉,骨胳粗壯,肌肉發達,生性聰明,性格溫順而著稱,是短毛貓類中大型品種。

  10、波斯貓

  聰明指數:1顆星

  波斯貓性格溫文爾雅,反應靈敏,善解人意,少動好靜,氣質高貴華麗。它們叫聲纖細動聽,適應環境能力強。

  貓和狗的智力哪個高

  一、腦袋大就聰明嗎?

  科學論證講究資料,但什麼資料是合適的?如何處理這些資料?

  對於不同物種智商的比較,公認的辦法是比大腦。如果只考慮大腦質量,毫無疑問狗的腦子更重,因為狗體型比貓大。

  但這樣比的話,人也佔不到便宜,畢竟體型最大的鯨魚才有全世界最重的大腦。於是,新方法出現了,人們開始計算腦重與體重之比,這樣一算,貓的腦重體重比為0.9%,而狗為1.2%。

  看上去仍然是狗佔優勢?

  然而,腦子重真的說明智商高嗎?說不定只是因為含水量偏高呢?大腦最核心的部位是大腦皮層,涉及到感知覺、資訊處理、推理判斷等功能,如果我們考慮大腦皮層包含神經元的數量,貓的大腦皮層神經元數量為3億,而狗為1.6億,貓幾乎是狗的兩倍。

  這能說明貓比狗聰明嗎?顯然也不能。誰更聰明這樣的嚴謹判斷不能只看資料,要用事實說話。

  二、社會化就聰明嗎?

  有人提出,社會化程度越高的動物,其智商就越高。根據這個假設做出的聳貓聽聞的推斷是:“狗不僅比貓聰明,而且它們之間的智商差距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做出這個論斷的人肯定沒讀過《內向者優勢》這本書大霧。

  但社會化程度真的說明不了問題。

  1998年,掀起了關注狗狗智商高潮的研究是這樣的。實驗人員面前有兩個杯子,一個裡面有獎勵,一個是空的。研究者發現狗能理解人的手勢——人指向哪個杯子,狗就會選擇對應的杯子,從而得到獎勵。

  狗成功通過了這個測試,但普遍被看好的黑猩猩卻失敗了,它們只會隨機選擇杯子,完全忽略了人的指示。

  那麼貓的表現如何呢?

  首先,貓主子表示:“實驗室是什麼地方?我不去!”貓完全無法忍受陌生環境下的實驗,因此,實驗人員只好前往貓主人的家中進行實驗。

  其次,相當數量的貓完全不配合實驗。主不在乎。

  最後,那些樂於參與實驗的貓的表現幾乎和狗一樣好。這表明貓和狗一樣,也能理解主人的意圖,具備初級的思維能力。只不過有時候貓不願意搭理你。

  社會化水平只能說明貓和狗的社會結構不一樣。狗樂於配合人的指示,會主動討好人,因此智商測試中表現更良好。而貓表示,智商測試跟我有關係嗎?

  三、貓會數數嗎?

  研究狗的智商的論文已經數以百計了,但貓這方面的論文卻很少。

  儘管貓不在乎它的智商,但是有人在乎。

  世界一流的動物認知科學家費勁千辛萬苦發出了一篇論文後,發表了咆哮體:“我們做了一項關於貓的研究,這已經讓我受夠了!”

  畢竟,貓經常做出一些讓實驗人員大跌眼鏡的事情。

  它們在陌生環境下很可能抓狂,注意力完全不在實驗上。你把貓放進迷宮,然後很可能看到,貓走進了一個死衚衕,然後坐了下來,開始舔毛擦臉。你在貓眼前放了食物,結果它連看都不看,更不用說嘗試去抓取食物了。

  但還是有人拿貓的智商發了論文。

  有人試圖測試貓會不會數數,方法很簡單,一邊是三個圓點加一盤食物,另一邊是兩個圓點加一個空盤子,然後看被試能否在訓練後發現三個圓點和兩個圓點的區別。

  這個實驗相當簡單,猴子、鳥類,甚至連魚都能夠通過。然而貓卻不行。

  最大的問題是,貓哪個都不選。

  即便是順利完成了實驗的貓,它們的關注點也很奇怪——比如它們可能對圓點的大小,而不是圓點的數量更感興趣。

  真是鬧心。做了這個實驗的人不得不謹慎地作出結論:或許對於貓,數數並不是那麼重要,畢竟在野外生存不需要貓學會數數。

  四、貓能馴化嗎?

  在另一個實驗中,貓和狗需要取出障礙物下的食物。在實驗的第一階段,貓和狗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在下一階段,實驗人員做了手腳,食物被捆在了椅子腿上,取不出來。狗在嘗試了一陣後,就直接放棄了實驗,望向主人尋求幫助。而貓卻幾乎不會去關注主人,而是一直嘗試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這可能是貓和狗的馴化程度不一樣。畢竟,狗已經陪伴了人類三萬年,而貓的馴養時間不到一萬年。長期和人類共同生活的結果,是狗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對人的依賴越來越大。

  因此,遇到難題時,狗第一反應是向人求助。而貓不會這樣做。

  實際上,只要方法恰當,貓也能夠像狗一樣訓練,學會坐下、站立、揮爪、如廁。

  在19世紀末,甚至有人用貓來寄信,參與寄信的37只貓都在24小時內將信送達了制定地點。或許以後我們有機會見到貓咪快遞員。

  五、貓未必比狗聰明,但是……

  關於貓和狗的智商研究目前尚無定論。或許永遠都不會有結果。貓未必比狗聰明,但是,真正會拉仇恨的研究卻說:愛貓者比愛狗者聰明,受教育程度高,

  該研究調查了600名在校大學生,發現其中有11%的人喜歡貓,60%的人喜歡狗,剩餘的人是兩者都喜歡或都不喜歡。

  研究發現,愛狗者更加活潑,外向,更傾向於遵守規則,而愛貓者更加內向,敏感,思想開放,更傾向於打破常規。人們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寵物,這無可厚非。爭議之處在於,愛貓者的智商得分比愛狗者高。

  真的是這樣嗎?這個問題就留待以後進一步考證了。

  貓的智力怎麼樣

  貓比狗笨

  即使人類在共同語言的情況下,我們要理解他人的態度和行為動機往往並非易事,要了解貓的世界更是談何容易。我們和貓既沒有共同語言,也不能從貓的角度以其親身經歷瞭解世界,因此就可能發生擬人化的解釋貓的行為的危險。而把貓看作長有鬍鬚和爪子的小一號人類,這是錯誤的。從根本上說,貓是不同於人的動物,它自有一套自己的動機、態度和群居行為。

  貓是十分聰明的動物,對周圍的世界具有敏銳的知覺。它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而且是答案適用於不同的情況。

  貓有多聰明?

  衡量動物智力的標準是:用大腦的重量和脊髓的長度進行比較,表示出多少灰白質控制多大的身體,貓的比率是4:1,猴子是18:1,而人則是50:1。

  貓能學習嗎?

  貓的狩獵本領不是天生的,而是向其他貓學來的。所以,不會狩獵的母貓所生的小貓,或沒有同胞兄弟姊妹的小貓,就學不會狩獵。其他生活習性,如使用便盆,也是以母貓為學習榜樣。貓經過訓練,也可以表演技巧,但是和狗不同,它不喜歡人類的獎懲辦法強制做事,必須在它願意的時候才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