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大拇指外翻是什麼原因

  有一些人腳上的大拇指是外翻的,看起來不是很美觀。那麼導致腳上大拇指是外翻的原因有什麼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腳上拇趾外翻起因

  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72%拇趾外翻都是經由母親遺傳的。毛病的顯現則有不同的差異。換句話說,縱使子女都遺傳了拇趾外翻,外翻的程度都有別於母親。足部的生物力學異常是引起拇趾外翻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研究顯示高足弓者很少會有拇趾外翻。同樣拇趾外翻亦不多見於足部完全扁平的人士。

  拇趾外翻多見於足部寛扁,特別是第一跖骨內翻和第一、二跖骨交角增加者。若跖趾關節呈圓狀,則拇趾外翻程度通常較嚴重。穿著鞋子亦被認為是引起拇趾外翻的一個重要原因。研究發現穿著鞋子增加拇趾外翻的發病率。赤腳下,足趾與跖骨是同方向排列的,腳部呈扇形狀。

  當穿了鞋子後,足趾的排列改變了。一項於1958年香港的研究發現,赤腳艇家中,只有1.9%有拇趾外翻而穿著鞋子的人,有33%患有拇趾外翻,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為高。

  穿著不合身高跟和尖頭的鞋,,引發拇趾外翻機會較高。值得留意的是穿著能將第一、二趾分隔涼鞋的人,較少患有拇趾外翻。其他較少見的病因包括關節炎和神經性的病患。

  拇趾外翻發病機制

  1、拇趾外翻是慢慢形成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其中40%無論穿鞋與否都會有拇趾外翻。大部份人則在穿著鞋子後才出現拇趾外翻的病況,少部份人的拇趾外翻是由於跖趾關節靱帶嚴重拉傷後才出現。

  2、當足部特別寛扁時,第一跖趾關節與地面便形成一斜角,使它不能承受足底的壓力。步行時的正常拉力,伸展到跖趾關節的內側副靱帶,將拇趾外翻。

  3、這情況下,我們可見到拇趾內跖面,特別是趾間關節處最易出現厚繭。隨著足趾寛扁增加,原先位於拇趾的筋腱亦向外移,這增加了拇趾向外的拉力,從而增加拇趾外翻 的程度。第一跖骨下的籽骨移位亦會對拇趾施加扭力,增加第一跖骨和拇趾的寛扁。隨著施加於拇趾的外力增加,內側的關節靱帶慢慢地受到牽拉。靱力減低,最終 令拇指的外翻程度增加。

  4、起初,在拇趾下的籽骨抑制跖關節的半脫位,內側的籽骨擠壓著位於跖骨底的脊。但當脊被慢慢磨掉,跖趾關節就會變得較為不穩,引起跖趾關節半脫位。當拇趾外翻 增加時,跖骨便會持續向外移,最後內側的籽骨外移至跖骨頭外側或外籽骨向背移。這種變化令拇趾承受旋轉的扭力,增加拇趾的寛扁。當跖趾關節的外側副靱帶和籽骨間靱帶拉鬆後,跖趾關節便會出現位移或脫臼。

  大拇指外翻預防

  平時買鞋時,應選購一雙讓腳趾有足夠空間活動的寬楦頭鞋子,以減少鞋面對腳趾所造成壓迫。所以長期穿著不適當的鞋子來行走,便容易造成拇指外翻而引起發炎、疼痛。穿著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尖頭巫婆鞋、厚底高跟鞋、足跟過高的鞋類,發生拇指外翻的機率就較一般人高,在初期時只要換穿寬頭的鞋子、拖鞋,或藉由浸泡溫水及穿著有弧形的足弓墊或是改穿腳掌心部分有支撐設計的鞋子,來緩解站立及走路時將重心放在前腳尖的壓力,以減少腳指頭的負擔,即可暫時緩和疼痛,限制趾囊腫進一步惡化。如果出現明顯的大拇趾擠壓第二腳趾的,應該及時使用生命立拇外翻矯正器進行矯正。如果症狀已經相當嚴重,而且疼痛的情形難以忍受,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則需要考慮採用手術的方式和專業量身訂做的矯正鞋弓墊來減輕疼痛及不舒服的感覺,以達到骨頭重建及軟組織平衡。但手術後有可能發生傷口發炎、足部腫脹,或拇趾再度外翻等併發症,所以仍須詳細評估***糖尿病和老年人群不可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