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乙肝疫苗副作用

  一般情況下,剛出生的嬰兒就要接受乙肝疫苗接種,然後再過幾年後還會加強乙肝疫苗。因此,打疫苗是間斷性的。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乙肝疫苗自1979年問世以來,經過近20年的大規模應用和觀察,至今尚未見有關於注射後引起嚴重副作用的報道。只有少數人出現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疼痛,手臂酸重或發熱、噁心、嘔吐、乏力、皮疹等與一般疫苗接種大致相仿的輕微反應,多於1-3天內不治自愈。

  由於乙肝疫苗屬血源性的,在製備過程中純化與滅活程式十分嚴密,故不會產生像破傷風等動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過敏反應,也不會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亦末出現相互干擾作用;因此,可以說,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預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試。

  至於注射時應當注意的事項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凡發熱、嚴重感染及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者,應暫緩接種。

  2.新生兒第一針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若超過48小時後注射。則預防效果降低。出生後一個月仍未行注射者,則應先檢測有關乙肝指標,證實未被感染者,可與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與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腦疫苗等同時接種,互相之間無干擾作用;但有人認為若與麻疹疫苗同時接種,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開接種。

  4.注射後區域性應保持衛生,最好三天內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區域性感染。

  5.注射第3針疫苗後的1-3個月,應到醫院檢測保護性抗體***抗-HBs***水平,以判斷免疫效果。若無效者,需行加強注射一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檢測乙肝病毒***HBV***指標,已有感染,或感染後已痊癒併產生保護性抗體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對福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藥物過敏者禁用。

  寶寶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項

  很多孩子在打完針之後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一切正常,有的會有發燒的跡象,在打完針後,注意讓幼兒多喝水,足夠的飲水量能幫助孩子加快身體內的迴圈代謝,更好的融合育苗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剛打完針的半個小時內不要讓孩子吃飯,不要當天就給寶貝洗澡,打針的地方千萬別沾上水,吃的食物也要注意,發的東西就不吃了,像雞蛋等。兩三天過後一切恢復如常就可以了。

  寶寶打乙肝疫苗的接種時間

  要是新生嬰兒父母都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疫苗接種時間,按照接種計劃,新生嬰兒在出生時、出生後第1個月、第6個月分別注射乙肝疫苗5微克,以防出現免疫無應答或低應答的現象,要在嬰兒出生後第8個月應及時檢測血液裡有沒有產生保護性抗體,要是沒有產生抗體或者水平不高,則需要及時追加一針5微克乙肝疫苗,再次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