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的故事

  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於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從前,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

  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僕人看了就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僕人說:“不可以這麼說!管仲家裡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係的。”

  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

  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大王子諸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則帶著小王子糾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大王子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麼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的非常好呢!

  後來,大家在稱讚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漢語文字】管鮑之交

  【漢語拼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詞語解釋】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

  【同義詞】 管鮑之誼

  【近義詞】 生死之交

  【反義詞】 點頭之交

  【押韻詞】薰香自燒、得人為梟、玉碎花消、逃之夭夭、玉人吹簫、誤認顏標、殺雞焉用牛刀、駑馬鉛刀、忿火中燒、笑處藏刀......

  相關人物介紹:

  1、鮑叔牙***約公元前723-前644年******或說生約公元前716年***姒姓,鮑氏,名叔牙。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鮑叔牙廣為世人所知的事情,莫過於管鮑之交,推薦管仲當上齊相,從而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齊國霸業。

  鮑叔牙***約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4年*** 姒姓,鮑氏,亦稱"鮑叔"、"鮑子",是鮑敬叔的兒子。漢族,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代齊國大夫,管仲的好朋友。早期管仲貧困,鮑叔牙時常接濟他。後來管仲侍奉齊襄公的兒子公子糾,鮑叔牙侍奉公子糾的弟弟公子小白。齊國內亂,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莒國,小白返國繼承君位之後,公子糾被殺,管仲被囚車運送回國。鮑叔牙推薦管仲當上了宰相,被時人譽為"管鮑之交"、"鮑子遺風"。

  鮑叔牙當出生於其父鮑敬叔仕齊前的杞國封邑--鮑邑。叔牙孩提之年和少年就在杞國鮑邑度過。杞國鮑邑是鮑叔牙的故里。其地望在今新泰市區東南的北鮑村一帶。此地至今仍有村名叫鮑莊、南鮑、北鮑。

  2、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為 "丙申太歲管仲大。"

  管子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諸子中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這一學派的思想集中體現於《管子》一書。是書篇幅巨集偉,內容複雜,思想豐富。如《牧民》、《形勢》等篇講霸政法術;《侈靡》、《治國》等篇論經濟生產,此亦為《管子》精華,可謂齊國稱霸的經濟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樞言》等篇談哲學及陰陽五行等;其餘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職》、《封禪》等為雜說。《管子》是研究我國古代特別是先秦學術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並因開創國營***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供奉為保護神。《戰國策》、《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論語》、北宋蘇洵的《管仲論》對管仲的事蹟做出了分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