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寶寶經常吃手腫麼辦

  對於寶寶吃手指的行為,媽媽們應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不吃手,對奶奶粗暴的行為進行溝通,從而使奶奶的行為稍微緩和。然而,做用心的媽媽並不意味著做用力的媽媽。用心的媽媽是恰到好處地容納孩子所有的興奮、痛苦、焦灼、渴求等情緒,用力的愛則把媽媽的焦慮、擔心投射給孩子,孩子難免承受過多不屬於自己的情緒,而無法安心地發展自己。

  在精神分析的性心理髮展中,口欲期是指0至1歲左右,這個時間界限並沒有那麼嚴格的劃分,隨著每個個體及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口欲期裡,孩子通過吮吸來獲得滿足,既是為了生存,又是為了快樂。對於嬰幼兒來說,通過嘴巴來認識世界,是他最重要的事情。當他做好了這件最重要的事情,他才可以漸漸騰出心思和精力去進行別的探索。

  重要的是,你需要解決的是如下問題,而不是擔心孩子吃手的問題。

  一、統一對孩子的養育意見。對於吃手的問題,家裡意見不一,奶奶行為過激。你和老公要充分溝通,保持意見統一,步調一致。父母同心同力,互敬互愛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養育環境,這也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而如果意見不一,會讓孩子迷惑而不知所云。

  二、孩子的養育以父母為主。你和老公是養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老人只是幫忙撫養。老人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值得尊重,但在養育孩子的理念上應以爸爸媽媽為主。你和老公統一了意見,再和奶奶溝通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三、發展過渡性客體。給孩子一個充分的空間,讓他自由探索。仔細觀察,孩子有沒有他比較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他喜歡時時帶著它,或是被他任意使用,總之,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這個過渡性客體緩解孩子與媽媽分離的焦慮,被他創造和想象,帶來安慰。

  四、發展孩子感知運動。0至2歲的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這個階段是身心發展最迅速的階段,此階段孩子在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上不斷髮展,其活動水平是一生中最高的。所以這個時候的孩子,為他提供豐富的環境,他實在是有太多的新奇,有太多的探索,有太多想做的事情。他通過觸控、吸吮、咀嚼,以及不斷地嘗試去感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由此看來,孩子17個月仍愛吃手,作為媽媽須淡然處之。孩子吃手可能是因為無聊、焦慮、緊張,也有可能是因為滿足、快樂。越是制止,甚至粗暴地制止,則越會強化她吃手的行為,讓她更加地愛吃手。當你視而不見,把注意力放在對她的關心、照顧、引導上,相信孩子會慢慢地忘記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