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藝做公益生動打造中國夢

  早在2004年,《三聯週刊》上刊登了一篇名為《留住手藝》的文章,文中提到北京工藝美術廠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中國的傳統手藝要“換一個活法”了。而近日,全國網路公益廣告製作中心與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聯手製作推出的“中國夢”系列公益廣告真的讓普通的老百姓看到了“換一種活法”的中國傳統手藝。
  中國泥塑藝術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了,隨著時代的變遷,時而磅礴,時而精細,到了明清時期,泥彩塑及小型雕塑開始興起,風格變得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而清末北方的雕塑代表便是“泥人張”彩塑。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如今,心靈手巧的“泥人張”藝術家們,將傳統藝術同公益廣告相結合,秉承先人注重生活的特點,用藝術家的眼光看當代社會,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有時代特色的鮮活藝術形象,讓“泥人張”重新煥發生機的同時,也具化了老百姓的一個個“中國夢”。
  比如“代代中國夢”中那一老一少的藝術形象,生動又別具匠心,主題突出又不給人刻意為之的感覺,實在是讓人叫絕;又如“大愛中國”,以大災難為題,通過幾個典型人物的塑造,體現了全民一心,抗震救災的大愛精神;又如“中國好棋”這一作品,將中國崛起,未來光明這一抽象的愛國情懷,完美地具化在兩個栩栩如生的對弈小神童身上,配上畫龍點睛的詩詞,將滿腔的愛國情懷錶達得既淋漓盡致又不矯揉造作……
  “中國夢”系列讓人們看到我們文化瑰寶的魅力,利用公益廣告的媒體傳播特性,營造出發揚傳統文化的氛圍,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大家瞭解、接受並欣賞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相信這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和開端,讓我們紮根五千年文明的土壤,兼收幷蓄,不斷創新,讓更多地傳統藝術走上歷史舞臺,走進百姓的生活,讓中華民族真正走上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的復興之路,實現幾代人夢寐以求的中國夢。***特約評論員 吳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