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回典故

  百折不回是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那百折不回有什麼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橋玄是東漢時期一位性情剛毅、嫉惡如仇的人。漢靈帝時,橋玄擔任尚書令。那時太中大夫蓋升仗著自己與靈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賄賂、搜刮民財。橋玄於是上奏漢靈帝,要求免去蓋升之職,並抄沒他的家產。然而靈帝非但沒有查辦蓋升,反而升了蓋升的職。橋玄非常氣憤,便以生病為由,辭職回了老家。

  橋玄在京城任職的時候,有一天,他十歲的小兒子在家門口玩耍。三個強盜劫持了孩子,並想以此勒索橋玄的財物。訊息傳出去後,校尉陽球同河南府尹、洛陽縣令馬上率兵將橋玄的家包圍起來,但是卻不敢進攻,擔心把強盜逼急了他們會傷害孩子。橋玄大聲喝道:“強盜如此猖狂,難道要為了我的孩子而縱容他們的罪行嗎?”並催促陽球等人進攻。結果,強盜全部被捕獲,而他的小兒子卻被強盜殺害了。

  他的這種剛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為人們所稱道。東漢蔡邑為他寫下了《太尉橋玄碑》,讚揚他“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

  百折不回的意思: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百折不回解析

  百折不回bǎi zhé bù huí

  [釋義] 折:挫折。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語出] 《明史·何騰蛟瞿式耜傳論》:“夫節義必窮而後見,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謂百折不回者矣。”

  [近義] 百折不撓、堅強不屈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意志堅強

  [例句] 耿耿自始,~。***清·姚瑩《復楊君論詩文書》***

  百折不回造句

  1. 鄭遠元認為,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必須把全副身心投入進去,專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勞苦,百折不回。

  2. 只有遠離了塵世的種種煩惱羈絆,一心沉浸在修煉當中,專心致志,百折不回頭,才能在修煉一途上突破重重難關,躋身強者之列。

  3. 要象你虞幹大兄弟倆這樣,頂天立地,百折不回,才能活出樣兒來。

  4. 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此時,特別需要創意者具有頑強的意志力,不怕困難,百折不回。

  5. 接下來的高撥子曲情強烈激憤,她採用剛勁有力的小生唱法,以表現謝瑤環雖然受到殘酷的政治打壓,仍舊百折不回、堅決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態度。

  6. 他的性格有點像他的師父萬仙成,都倔強如牛,是百折不回頭那一類的人。

  7. 大凡英雄人物,都是遇到挫折有百折不回的氣概。

  8. 有時候,人們需要一點點運氣,但更多的則是勇氣,成功總是隻垂青那些百折不回、敢於直面無數次慘敗的勇士。

  9. 隱忍、奮鬥、崛起!他有絕不屈服的勇氣,他有百折不回的靈魂。

  10. 自古英雄多磨難,百折不回立功名。

  11. 熊大人於遼東三進三出矢志不怠,為國事不懼蜚言毀謗,以一己之力挑遼東之重擔,英雄百折不回,大丈夫雖死無憾——請受下官一拜!

  12. 雷倩聽得是頭大腦大,雖說滿肚怒火,可如想飽以老拳,他們偏卑諂足恭,百折不回,教人硬是生不出怒氣。

  13. 要說王振也是百折不回的性子,加上狂熱激情,巨大的打擊並沒有使他退縮,轉而一路北上,終於到達了大明地圖標出的直布羅陀海峽。

  14. 千古流芳,現在人們常用它讚揚勇於探索真理、敢於攀登高峰的人。他們有遠大志向,有為事業勵精圖治、百折不回的雄心壯志。

  15. 從他用以操作的那隻穿著繡有銀線的韃靼式的皮靴的不大的腳來看,從青筋赤露、肌肉萎縮的手上磨出的硬皮來看,公爵還具有精神充沛的老人的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極大的耐力。

  16. 君子之德,高山仰止;君子之懷,百川歸海;君子之志,百折不回;君子之信,一諾千金;君子之愛,雪中送炭;君子之節,寧折不彎;君子之義,報國感恩!

  17. 自己開始重新信任這把刀了,而且這種信任是無比的堅定,百折不回。

  18. 最護徒弟,對眾兄盟友最是情厚,大家能有今日成就,全由他一人苦心孤詣,百折不回,才告成功。

  19. 聶青比起姐姐來,悟性稍差,但他更多一股韌勁兒,一股百折不回堅毅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