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欣賞

  哲理艱深是共識,但在寓言故事裡,就會顯得平白易懂很多。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螞蟻的恐懼

  有一個人,漫不經心地將一盆水倒在地上,水很快向四周漫溢開去。地上有一棵小草被水衝起,浮在水面上猶如一葉小舟。小草上面正好有一隻小螞蟻,它看到四面漫溢的水,不知道這水面到底有多闊,水底究竟有多深。螞蟻伏在草葉上嚇得驚慌失措,天啦,自己該從哪裡逃生,這大水哪裡有岸呢?完了,這下我全完了,螞蟻絕望了。

  還沒等螞蟻想清楚這一切,水已流完、乾枯了,草倒伏在地上,螞蟻已看不到水了,只剩下一片還有些潮溼的地面。螞蟻連忙牽動著它那細小如絲的腿,急速地爬出“小舟”,於是,它很快就見到了它的那一群同伴。一見到同伴們,這隻螞蟻忽然傷心起來,好像它經歷了一場天大的劫難似的,它淚流滿面地向朋友們哭訴了它的經歷。它泣不成聲地對朋友說:“我的朋友們呀,你們差一點就見不著我了。就在剛才那一瞬間,我差一點被那險惡的大水淹死了啊!”

  “是嗎?太可怕了!”眾螞蟻驚恐萬分,它們聽完那隻“幸運”地活著回來的螞蟻的經歷後,都難過萬分,一個個擦著眼淚。

  小小螞蟻哪裡知道世界之大。你看,它們剛剛遇到一點水的危險,而此刻它們卻又爬到了大路邊,抬頭一看,前面正是足夠兩駕大車並行的四通八達的道路。而這一切,只不過就發生在低首抬頭之間呢。

  世界是廣闊的,那些眼光短淺、少見多怪的人其實是愚昧可笑的。

  篇2:眼前與將來

  有一天,齊王上朝的時候,鄭重其事地對大臣們說:“我國地處幾個強國之間,軍務防備的問題,年年都要搞。這次我想來個大的行動,徹底解決問題。”

  謀臣艾子上前問道:“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齊王說:“我要抽調大批壯丁,沿國境線修起一道長長的城牆。這道城牆東起大海,西經太行,連起轘轅山,接上武關,綿延4000裡,同各個強國隔絕開來。從此,秦國無法窺伺我西部,楚國難以威脅我南邊,韓國、魏國不敢牽制我左右。你們說,這不是一件很偉大、很有價值的事嗎?”

  艾子說:“大王,這樣大的工程,百姓們能承受得了嗎?”

  齊王說:“是的,百姓築城的確要吃很多苦頭,但這樣做能從此減少戰爭帶來的災難,這一勞永逸的事,誰會不擁護呢?”

  艾子沉吟片刻,認真而懇切地對齊王說:“昨天一大早,天下起了大雪,我在趕赴早朝的途中,看見道旁躺著一個人,他光著身子,都快要凍僵了,卻仰望著老天唱讚歌。我十分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老天爺這場雪下得真好啊,可以料到明年麥子大豐收,人們可以吃到廉價的麥子了。可是,明年卻離我太遙遠,眼下我就要被凍死了!’大王,臣以為,這件事正像您今天說的築城牆,老百姓眼下正生活得朝不保夕,哪能奢望將來有什麼大福呢?他們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修好城牆的那一天,享受永逸的將會是什麼人呢!”

  齊王無言以對。

  所以我們在想問題、做計劃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既要考慮將來,也要顧及當前,統籌兼顧,切實可行。否則,再美好的打算也只能流於幻想。

  篇3:遠慮與近憂

  喜鵲的巢築在高高的樹頂上,到了秋天,一颳起大風,窩巢便隨樹枝搖搖晃晃,簡直像要把整個窩巢翻下來一樣。每到這時,喜鵲和它的孩子們蜷縮在窩巢中,驚恐萬狀,害怕得連大氣都不敢出。

  有一種喜鵲就很聰明,在夏天還未到來的時候,它就想到了秋天,它預料到秋季肯定會經常颳大風,這可真是有遠見的喜鵲。為了保障住所未來的安全,它果斷地決定立即搬家。於是,它不辭辛苦地尋找安全的處所,終於選中了一處粗大低矮的樹椏,這地方低矮踏實,上面有濃密的枝葉遮擋,大風也不可能撼動這個粗大穩固的矮樹椏。然後,喜鵲又不厭其煩、不顧勞累地將原來的窩巢從高高的樹頂上搬下來,它將那些搭窩的枝條、草葉,一根根、一片片搬到低矮粗大的樹椏上,築起了新居。新築的窩巢真的是舒適安全,大風再也不會侵犯到這低矮處的樹椏上了。

  夏天到了,大樹濃密的樹陰下真涼快,過往行人都不免要到樹陰下歇涼。人們在樹陰下一抬頭就看到了喜鵲的窩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輕易地掏到窩巢中的小鵲或鵲蛋。人們覺得挺有趣的。於是,窩巢裡的小鵲或鵲蛋經常被人掏走。小孩子們看到大人這樣做,他們也來掏小鵲和鵲蛋。儘管小孩子們個子矮夠不著鵲窩,可是他們想辦法找來竹竿,用竹竿挑巢裡的小鵲和鵲蛋,還互相爭搶著。

  可憐的喜鵲這下更遭殃了,秋季還遠遠沒到,它的住所就被破壞得不像樣子了。它雖然考慮到了防備未來的災患,卻沒想到眼前的危險,結果還是沒能避過災難。

  人也是一樣,當我們在計劃未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當前,如果不能兼顧眼下與將來,考慮問題或做事情欠周全的話,都會遭受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