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文章精選

  初冬,晨早醒來,天似乎較以往黑了些。所有的人的情緒都隨著初冬的到來而改變,初冬時,你的情緒又是什麼樣了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初冬

  作者:祈年

  初冬,晨早醒來,天似乎較以往黑了些。

  閉上眼睛,鳥鳴聲似乎已經聽不到了。人變得懶散,起床的時間也變得更長了。

  開啟日曆,發現原來十一月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冬月。冬月,咚,月。像是清晨起來踩上石板的聲音,聽起來像是用一枚小石子,咚的一聲,把暖陽打散了,透出一絲月的寒來。

  葉,落滿一面,彷彿是窮盡等待枯敗而下的小小心臟。一邊是綠色,一邊是黃色,又透出一點紅來。美,像水彩般暈開的,說不清是什麼顏色,似乎比麥子深了些,又似乎比熟透了的柿子淺了些,彷彿是窮盡了思念留下的最美的情話。白色又透明的日,在霧一般的雲裡慢慢隱去,沒有清夏的燦爛,沒有淺秋時明媚。

  恍惚中,聞到玉蘭的香氣,泥土的清新,想起似乎很久遠的故事。那時我們都還是盼望著下雪的孩子。盼望著窗子上結上漂亮的冰花。盼望著吃烤地瓜,吃軟軟的發糕,也盼望著放假。在初冬時,盼著穿新衣,盼著吃好多好多好吃的。喜歡用嘴巴呼氣,看撥出的白汽,像是包子出鍋前的蒸汽。一家子熱鬧鬧的,穿著毛衣,在院子裡跟小夥伴追來追去。

  跟姐姐去買酒,等姥姥熬好粥。窩在被窩裡,看著故事書,還時不時偷看姥姥做棉衣,讓姥姥唱戲聽,然後大笑。見姥爺雙手套在袖子裡,迎著我們回家。吃著熱湯麵,在曲阜的初冬,沒有家裡那麼冷,也忽然清醒過來,感到滿足。於是似乎如冬青一樣為這初冬日動了情。

  關於2:初冬的心情

  作者:雪晶兒

  城市裡的冬天,來了,秋,卻還在。

  秋,遲遲不肯離開。路旁,樹頂,墨綠色的冠葉,仍搖曳著抱緊枝丫,甩啊甩,就是墜落不下來。

  “長痛不如短痛”,冬,這樣想,不忍與秋離別的傷感太久,不忍傷害秋太多,便使勁地鼓風起霧劈向冷冷的枝頭,打焉了葉片的顏面,枯了葉脈的搏動,墨綠的樹冠,更深了一層,似乎被畫家重重地塗抹了一筆,僵直的如一具古墓裡的殭屍。

  霧氣,漫無邊際的飄渺。烏雲,一撥又一撥的壓下來,彷彿稍一俯身,便可觸及被霧勒緊脖頸的樓尖。暗灰的天網,壓得城市難以呼吸,張著嘴巴,喘著熱氣。就像工作壓力重重的人們,像學習緊張的孩童,皺著眉宇,心裡呻吟著,好累,好累!

  哭吧,哭吧,卸一卸肩頭的袱贅。於是,雨點,滴滴答答,從灰暗的天網漏下。哭吧,哭吧,落一下淚,又有什麼可丟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放聲的痛快的哭一頓,又有何妨?哭,是為了卸掉心頭的萬重壓力,以更好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未來。

  雨,散去,便會迎出燦爛溫暖的太陽。淚,流淌,便會洗去心上的陰霾,領受爽朗的心情。美麗的冬天已經來臨,可愛的春天還會遠嗎?人生亦是如此!

  冬,在雨滴滴答答裡,越來越冷;秋,在慢慢的睡去,還說著夢話……剛剛這一切在我心海如鯨魚翻騰,此時,又恢復恬淡的平靜。

  關於3:初冬的公園

  作者:一簾幽夢何寄

  那天心血來潮,特別特地,想上公園走一遭。記得這個公園還是初夏來過一次,那時百花盛開,樹木繁茂。轉眼都初冬了,我的公園,你可還好?

  說去就去,騎上車子,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公園。把車子支好,信步走了進去。 公園人真少。除了一個掃衛生的大嫂,那就是我了。我覺得我不是走進來的,而是一頭撲進來的,撲進了自然母親的懷抱,多麼親切,多麼美好。進園後,我直接向南走,因為那裡除了樹,還是樹,我喜歡!大片大片的,一進去就有一種森林的味道。有它們陪我,挺好。悠然地走在乾乾淨淨的路面上,兩旁就是成片的楊樹,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齊齊,厚厚葉子在樹下堆積,遠遠望去,象一張柔軟的褐色毯子在地上鋪著,沒有一絲縫隙,那要是一腳邁下去,軟綿綿的,有多美,我忍不住內心的衝動,禁不住毯子的誘惑,真的走了進去。高抬腳,慢著地,葉子沒過我的鞋面,發生清脆的聲音,我的腳也跟著深深陷了進去,這感覺,就象走在原始森林裡,彷彿聽到了歷史的足音。一幅幅畫面在我腦海不斷交替。

  這塊土地,據說,是伯夷叔齊的故里,西周時期,武王率領大軍討伐殘暴的商紂王,曾經過這裡,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之首齊恆公,曾在這裡迷了路,是管仲讓老馬識途,才走出了山谷,這裡原來建過夷齊廟,行宮,可惜破四舊都砸了,大唐皇帝,大明皇帝,大清康熙,乾隆皇帝等都題過對聯。盛讚這塊土地的神奇。這裡的樹木雖然年幼,無法見證這段歷史,但這塊深情的土地一定知曉他們的足跡。“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不論時光如何流轉,時代如何變遷,永恆的是天空和大地,變化的,是一代一代的我和你……

  路邊走過來一男一女,他們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也走出這片‘森林’,向湖邊走去。花兒蝶兒不知都去了哪裡,路邊的小柏樹,成了我的好鄰居,也好,各領風騷,孔夫子說過,“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枯燥的冬季,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四季長青,它們是冬天的朋友,雪的伴侶,大自然的安排自有它的奧祕。

  來到了湖邊,昔日熱鬧的湖邊,今日人們卻寥寥無幾,湖水安詳靜謐,夕陽鋪在水中,映出柳樹婆娑的倩影,大概是離水近的緣故,湖邊的柳樹,小草兒們,還透著青綠,出水荷花,早已香消玉壎,片片殘荷,在水中微微動盪著,似在訴說著往日的婉轉蛾眉,有的枯枝高舉著碩大的荷葉,荷葉四圍彎曲,齊往下垂,遠看既象一盞檯燈,又象一口大鐘,她為什麼把自己塑造成這樣的形象?是想點亮人們的心燈,還是想喚醒人們的心靈?一隻小野鴨,在殘荷中游戲,它的小脖子一伸一伸的,小腳在水下劃拉著,看見食物,那腦袋和雞搗米似的,我想近距離看看它,便起身向岸邊走去,可誰知,我剛邁兩步,它就張開翅膀,以不知數的頻率,拍打著水面,‘嗖嗖嗖’地劃出了幾十米,好象在表演絕技。我只好停下腳步,望著它小小的身影,返回原地,這可愛的小東西。

  夕陽藏進了山裡,餘輝灑向大地,乾枯的樹枝,在冷風機械地晃動著,雖然沒有柳樹柔美,但自有一股凌然不可侵犯的陽剛之氣。面對此情此景,劉半農的一首詩,突然迸入了我的腦際: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這詩真美!雖然是對祖國的思念,但總讓人不自覺的把它與愛情連在一起,她,她是誰,她在哪裡?她在我的心裡,我在她的懷裡,而今天的我啊,不想她,只想你——就這樣,一個人的時候,思緒紛飛,一個人的時候,率真無比。

  記得有一首歌叫《冬季到臺北來看雨》,依我看,我們這的冬季就很美麗,季節是大自然製作的精美外衣,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就一定能讀出她的善,她的真,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