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園地教案

  編寫有利於加強課堂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在讀小詩的過程中,準確識記“六、七、八、九、十”,正確書寫“八、十”。***重點***

  2.在區別比較三組形近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找準字形特點,提高識字、用字的準確性。***難點***

  3.正確、美觀地書寫“二、三、十、禾”四個字,掌握漢字筆順“從上到下”“先橫後豎”的書寫規則,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重點***

  4.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古詩,藉助圖畫大致瞭解古詩描述的內容,背誦古詩。***難點***

  5.和大人一起朗讀兒歌,明白兒歌主要描述的是什麼故事,並受到一個人在家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國語言的趣味和魅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帶有插圖的課件。***教師***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引言:***課件出示語文王國圖片***語文王國趣味多!今天我們就一起到語文王國去做客。

  設計意圖:從情境入手,上課伊始就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帶著積極快樂的情感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

  二、情境活動,趣味識字

  1.引言:孩子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語文王國的城門外,看,漫天雪花也擋不住那裡的居民迎接我們的熱情,聽,那個孩子在吟誦什麼呢?***動畫演示:漫天雪花中一個孩子在吟詩“一片兩片三四片??”***

  2.教師放大動畫音量,引導學生和動畫裡的孩子一同誦讀小詩。

  3.教師利用課件出示這首小詩,指名領讀,小組練讀,齊聲誦讀。

  4.小組交流:你從這首小詩中讀懂了什麼?

  5.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1***我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雪花。“一片兩片??”是說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飛入水中都不見”。

  ***2***我發現這首小詩中有很多數字,“一、兩、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

  6.教師利用課件圈出10個數字,交流識字:

  ***1***你認識哪些數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領大家讀一讀。

  ***2***還有哪些數字不認識,指給你的同桌或者小組同學看,請他們教教你。

  ***3***你認為哪些數字的讀音需要特別注意,請你到前面指給大家看,並領讀。

  ***4***開火車讀數字,並組詞語,或者說一句話。

  7.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書寫內容,交流寫字:

  ***1***你會寫哪一個生字?它的筆順是怎樣的?每一個筆畫佔田字格的什麼位置?把你觀察到的和小組同伴說一說。

  ***2***學生先描紅,再練習書寫。

  ***3***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哪一筆寫得好?好在哪裡?

  ***4***根據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書寫。

  設計意圖:藉助情景動畫,引領學生在趣味中體會小詩的內容,在跟讀中認識生字。在此基礎上的認字和寫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動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識字實效,又尊重了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動,對比差異

  1.引言:瞧,天晴了!漢字王國的居民們在歡迎我們呢!***課件出示6個居民,身上分別寫著:人、天、口、田、日、目。***

  2.小組交流:看,每對雙胞胎兄弟長得都很像,你能區分他們嗎?

  3.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書空練習。

  四、書寫提示,指導規則

  1.課件播放動畫。漢字王國裡的教書先生正在田字格中範寫生字“二、三”,學生認真觀察教書先生的書寫順序。

  2.集體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用上“先”“後”等表示順序的詞語來回答。

  3.教師小結:書寫漢字的第一條筆順規則就是“從上到下”。

  4.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生字“十、禾”,學生觀察後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5.教師小結:書寫漢字的第二條筆順規則就是“先橫後豎”。

  6.互動活動:我們在寫漢字的時候,除了要根據正確的筆順規則認真書寫外,還要注意書寫姿勢。什麼樣的書寫姿勢是標準的呢?請大家一邊做動作,一邊說。 最後練寫。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筆。

  8.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針對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佔位以及筆畫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9.教師小結:要想把字寫得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筆畫的位置,書寫的長短等,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美觀、大方。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範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寫字姿勢是否正確,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從細節之處明確要求,嚴格要求,才能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的反思

  首先,從教學目標的實施看,我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即,1、通過對漢語拼音的認讀,是學生鞏固了漢語拼音,區別了聲母、韻母,能讀準音,認清形;2、通過舉例,使學生初步認識了反義詞,通過遊戲,使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反義詞知識,加強了語言積累;

  3、通過對日常生活用品的認讀,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絡起來,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從教學重點難點的教授來看,我基本上在這節課中解決了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分類,同時通過與生活聯絡,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絡起來,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另外,通過舉例說明,使學生掌握了反義詞。

  第三,從教學過程的實施看,既有“微笑”,也有“眼淚”。匯入方面,我採用激情匯入法。通過“一起去語文樂園中玩幾個有趣的遊戲吧”的談話,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從學生的回答——我最喜歡玩遊戲了——可以得到體現。然後匯入學習內容。第一個內容是“我會寫”,通過邊認讀邊擺拼音卡片的方式,將卡片擺成S形狀,然後在黑板上出示兩座房子,讓學生將玩累的拼音寶寶送回家。這個環節的實施,學生基本能區分聲母和韻母,也能準確地將聲母和韻母進行分類。第二個內容是反義詞的學習。我通過一句“送完拼音寶寶回家,我們去看望一下生字寶寶吧”匯入這個環節。然後邊出示課本上已有的反義詞卡片,邊讓學生認讀生字。接著通過“出”和“入”的舉例.

  對比,使學生明白什麼是反義詞;進而再配以口頭練習進行鞏固;最後通過“對字”遊戲和一張練習卷,讓學生基本掌握反義詞。但由於我的考慮不夠周全,使練習卷出現了不符合學生實際程度的難認字,致使學生個別不會做;另外由於調控課堂不夠穩當,使得學生與家長交流過多。第三個內容是“我會連”。在這一環節中,我從問話“那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那些地方認識漢字呢”激發學生從生活中認字的興趣,匯入第三環節的教學。然後出示課本已出現的詞條,讓學生認讀;接著出示圖片,請學生用剛讀過的詞條進行說名;最後通過“我點你讀”的遊戲,讓學生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絡起來,在生活中認字。但這一環節同樣存在不足之處,比如,在學生讀完詞條後,本應該出示圖片,讓學生用詞說名的,但由於思維的短路,使得這個步驟與接下的課外延伸出現了交*現象,致使後面“我點你讀”的遊戲有些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