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七年級語文中的文言文閱讀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是重點也是難點,為幫助大家提高文言文閱讀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原文

  甲辰春暮,餘至東粵,聞仁化有丹霞之勝,遂泊五馬峰下,別買小舟,沿江往探。

  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見絕壁無蹊徑,惟山脅裂一縫如斜鋸開。人側身入,良久得路。攀鐵索升,別一天地。借鬆根作坡級,天然高下,絕不滑履;無級處則鑿崖石而為之,細數得三百級。到闌天門最隘,僅容一客,上橫鐵板為啟閉,一夫持矛,鳥飛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巨集闊,鑿崖作溝,引水僧廚,甚巧。有僧塔在懸崖下,崖張高冪吞覆之。其前群嶺環拱,如萬國侯伯執玉帛來朝,間有豪牛醜犀,犁靬幻人,鴟張蠻舞者。

  餘宿靜觀樓,山千仞;銜窗而立,壓人魂魄,夢亦覺重。山腹陷進數丈,珠泉滴空,枕蓆間琮琤不斷。池多文魚泳遊。餘置筆硯坐片時,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舊書,愈覺味得。立高處望自家來蹤,從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縱橫無窮,約百里而遙。倘用鄭康成虛空鳥道之說,拉直線行,則五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頓挫作態,文章非曲不為工也。第俯視太陡,不能無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問:“丹霞較羅浮何如?”餘曰:“羅浮散漫,得一佳處不償勞,丹霞以遒警勝矣。又問:“無古碑何也?”曰:雁宕開自南宋,故無唐人題名;黃山開自前明,故無宋人題名;丹霞為國初所開,故並明碑無有。大抵禹跡至今四千餘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闢者,如黃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證也。然即此以觀,山尚如此,愈知聖人經義更無津涯。若因前賢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闌禁後人,不許再參一說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題目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循原路下 循:順著,沿著

  B.得一佳處不償勞 償:補償,抵償

  C.若因前賢偶施疏解 疏:稀少

  D.而遽欲矜矜然闌禁後人 闌禁:阻隔,禁錮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其前群嶺環拱 此其證也

  B.銜窗而立 約百里而遙

  C.崖張高冪吞覆之 如黃河之源

  D.文章非曲不為工也 丹霞為國初所開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聞仁化有丹霞之勝,遂泊五馬峰下,別買小舟,沿江往探。

  ***2***第俯視太陡,不能無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9.作者遊覽丹霞山後,有怎樣的心得?請簡要概括。***4分***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

  6.C 疏:對古書的註解

  7.C 其,代詞,它的;而,連詞,表修飾;之,代詞,它|助詞,的;為,動詞,表判斷,是。

  8.***1***我聽說仁化縣有風景優美的丹霞山;於是在五馬峰下停船,另租一條小船,順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訪。

  ***2***但從高處俯視山下,丹霞山確實十分陡峭, 人不能不感到害怕,於是我坐在石階上一級一級地挪步下山。

  9.名山大川被發現的時間有早有晚,沒埋沒的一定還有很多;***2分***知識無窮盡,未被理解的還有很多,因此不能侷限於前人之見,要勇於開拓。***2分***